听从内心的召唤
2020-09-10王文炎
王文炎
每个人都会面临很多选择。有些选择需要认真权衡,以免留下遗憾;有些选择则无须迟疑,那是内心的笃定;还有一些聪明的选择,既不损害别人的利益,又能更好地保护自己。面对选择,请听从内心的召唤,做一个聪明又智慧的人,让你的人生因每一次选择而精彩。
老天知道
秦医生曾在一家大医院的妇产科工作。有一天,快下班时来了一位病人,他匆忙检查了一下,然后告诉病人:“你的子宫里可能长了个东西,最好尽快做手术。”
手术很快就安排上了。打开病人的腹部,向子宫深处观察时,他惊呆了,汗珠冒上额头。病人子宫里长的不是什么“东西”,而是个胎儿。
当时他有两种选择:一是把胎儿拿掉,然后告诉病人摘除的是肿瘤,并且肯定地告诉她,“肿瘤”一定不会复发。这种选择的结果是,病人感激万分。二是迅速缝合刀口,承认自己的失误。秦医生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
当得知真相后,病人和亲属全呆住了,隔了十几秒钟,病人的丈夫突然冲过去,抓住秦医生的衣领,愤怒地吼道:“你这个庸医,我要告你!”
后来,孩子平安诞生,发育很正常。但是家属依旧不依不饶,秦医生被开除了公职。他昔日的朋友很同情他,问他为什么不将错就错,就说病人子宫里的是个畸形死胎,又有谁知道。秦医生淡淡一笑,说道:“老天知道!”
【素材解读】 面对自己的失误,秦医生没有掩盖真相,更没有逃避责任,而是坦诚认错,即使被开除公职也无怨无悔。做人什么都可以舍弃,但不能丢掉内心的善良和真诚;什么都可以输掉,但不能输掉自己的责任和良知。有时候讲真话是一件让人为难的事,你必须承受随之而来的委屈和痛苦;但讲真话又确实会让你活得踏实心安、从容自在。做人不能愧对自己的良心,要光明磊落,这是我们必须守住的底线。
【适用话题】 责任;敬业;良知;敬畏生命
冯骥才的取舍
近20年来,在中国文坛享有盛誉的冯骥才更多的不是以作家身份出現在公众视野,而是作为文化学者四处奔波。为抢救文化遗产,他做了大量实地调查,尖锐地批评各种破坏文化遗产的现象。
2004年,他发起成立了冯骥才民间文化基金会。2006年,他又率领有识之士发表了呼吁保护古村落的《西塘宣言》。
多年来,冯骥才跑了一个又一个古村,打了一场又一场“硬仗”。起初,他的呐喊时常被淹没在城镇化大潮中,行动也异常艰难,但他从未退缩。2014年6月,时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的冯骥才参与了“中国传统村落立档调查”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2016年,他在家乡宁波发出了“唤起村民文化自觉”的呼吁。为保护古村落,冯骥才不仅付出了时间和精力,还付出了巨大的经济代价。最困难的时候,他组织了几次画展,靠卖画筹集资金。有一年在苏州的画展上,他把多年存下的心爱的画全卖了,一时“家徒四壁”。
《人民日报》记者问他:“您是那样爱小说,怎么舍得放下小说而去做文化遗产抢救工作呢?”冯骥才深沉地说:“的确,这20年间,我放弃的小说至少有20部,而且好多都有腹稿,残忍地让它们‘胎死腹中’,是因为古村落的价值不小于长城,抢救工作刻不容缓。我老了,要争分夺秒地和时间赛跑。虽说这些牺牲对我个人大了点,但我想回馈给社会的,应该是比小说意义更重大的东西。”
【素材解读】 作为知名作家、画家,冯骥才本可以过上安逸的幸福生活,但他却散尽家财,自讨苦吃,只为了保护古村落。在传统村落里,有民族记忆和丰富的文化遗产,他觉得保护古村落是知识分子的义务,他有责任让人们了解自己的文化传统。这是一个作家的选择,也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中国人的选择。
【适用话题】 责任与义务;付出;文化传承;放弃与选择
“精明”的彼得
有一段时间,彼得在一家餐厅打工,他向朋友抱怨老板太吝啬,说老板连一双橡胶手套都舍不得给员工买。
“天哪,这太可怕了。”朋友尖叫起来,“这样下去问题会很严重。我是说,或许你该自己买一双橡胶手套。”
“这不可能!我为什么要替老板买单?”彼得大叫起来,他的声音比朋友的还要高。
朋友说:“可是,这也是为了保护你自己呀。”
彼得耸耸肩膀,分析道:“我花自己的钱买来橡胶手套,然后戴着它替老板洗碗,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整整一个冬天,彼得的手都泡在冰冷的水里。终于,彼得生病了,他的双手红肿得厉害,碰一下都疼痛无比。
彼得不得不去医院接受医生的治疗。他在医院住了一个月,支付了将近两个月薪水的医疗费。
【素材解读】 彼得看起来是一个非常精明的人,他不愿意替老板买单去为自己买一双橡胶手套,从而节省下了手套钱。但这样的精明却付出了两个月薪水和自己身体健康受损的代价,可谓得不偿失。有时看似“精明”的做法,实际上却是思想上的一种短见,它让人以狭小的视野去看待和思考问题,从而忽视了更为重要、更为长远的问题。选择这样的“精明”,就是选择了愚蠢。这样的“精明”,不要也罢。
【适用话题】小聪明;短视;代价;长远目光;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