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大运河

2020-09-10康玉梅

关键词:世界遗产大运河运河

康玉梅

“运河和长城一样伟大,一样了不起,一样是国宝,一样是世界奇迹。”

——舒乙《运河,残缺的辉煌》

大运河和长城,同为中国古代的宏伟工程。有人说,万里长城的一撇,大运河的一捺,在华夏历史的版图上,赫然写就了东方巨人的强壮。

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由隋唐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京杭大运河(北京至杭州)、浙东运河(以宁波为中心)三部分组成,全长达3200多千米。在目前世界上人工运河中,中国大运河开凿较早、规模最大、线路最长、延续时间最久。它的长度是苏伊士运河的16倍,是巴拿马运河的33倍,堪称世界第一运河。

大运河并不是一次性建成的,其开凿始于春秋时期,在隋代完成了第一次全线贯通,在元代完成了第二次大沟通。迄今为止,大运河已经度过了2500余年的风霜历史。

世遗印象

大运河既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之一,也是世界运河史上的里程碑。它在国际舞台甫一亮相,便获得了专业人士的一致盛赞。

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在《国际运河古迹名录》中将中国大运河列为最具影响力的水道,称其为世界上“具有重大科技价值的运河”。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的专家莉玛·胡贾、姜东辰表示:中国大运河代表人类创造精神,是一种建筑、建筑群、技术整体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现了历史的重要发展阶段。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上,“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其遗产分布在中国6个省、2个直辖市,包括27座城市的大運河河道遗产27段,以及运河水工遗存、运河附属遗存、运河相关遗产共计58处遗产点,河道总长度1011千米。

世界遗产委员会对中国大运河的评价:

1.表现人类创造力的经典之作;

2.呈现有关现存或者已经消失的文化传统、文明的独特或稀有之证据;

3.关于呈现人类历史重要阶段的建筑类型,或者建筑及技术的组合,或者景观上的卓越典范;

4.具有显著普遍价值的事件、活的传统、理念、信仰、艺术及文学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结。

遗产价值

大运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大地史诗”,在开凿和利用的过程中,中国劳动人民创造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运河文化。

1.宏大的水利工程体系

大运河流经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及直辖市,它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连成统一的水运网,是中国历史上南粮北运、商旅交通、军资调配、水利灌溉的生命线。

大运河是世界历史上唯一一个保障粮食运输的漕运体系,它出色地解决了中国古代南北自然资源不平衡的问题,实现了在广大国土范围内物产的大跨度调配。自从有了大运河,南方的粮食、丝绸、茶叶、糖、竹、木、漆、陶瓷等不断地运往北方,而北方的松木、皮货、煤炭等也不断地由运河南下,促进了不同地域间的经济繁荣。

2.罕见的线性文化遗产

线性文化遗产是指在拥有特殊文化资源集合的线形或带状区域内的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族群,大多代表了人类社会的运动路线,并体现着地区文化的发展历程。

大运河是仍在使用的“线性文化遗产”,它把建筑、艺术、历史等众多元素连接起来。除了河道本身的水利设施,如桥梁、堤坝、码头、仓库、船闸等,大运河还贯穿了沿河兴起的城镇、村庄、民居、寺院,以及钞关、官仓、会馆、驿站等相关设施,形成了世界罕见的大型线性文化遗产。

3.独特的运河文化长廊

大运河沿岸涉及诸多文化带,如中原文化、河洛文化、燕赵文化、齐鲁文化、苏北文化、安徽文化以及江南文化等。伴随运河而兴盛的一系列城镇多达2000余座,它们是镶在运河上的一串文化明珠。大运河把中原文化带到了北方和南方,同时也把北方草原游牧文化、南方鱼米桑茶水乡文化带到了中原,实现了中华文化的多元互补和共同繁荣。

围绕大运河,孕育了众多的文化经典。如四大名著《水浒传》里的水泊梁山即是大运河水系;《红楼梦》里,林黛玉正是沿着大运河投靠贾府的;京剧的起源——“四大徽班”进京,也是利用了大运河。可以说大运河好比一条流动的“丝带”,串起了我国东部珍贵历史文化遗产的粒粒珠玑。

猜你喜欢

世界遗产大运河运河
中国的“世界遗产”
独占鳌头的运河传奇
秀美大运河 千年韵古今
中国的世界遗产
跟淘气章鱼巡游世界遗产
文化,让运河“活”起来
《中国运河志》简介
如泰运河谣
大运河:最后的绝唱
放歌大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