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科学课堂趣味实验教学策略探思

2020-09-10卜凡颖

新教育论坛 2020年11期
关键词:趣味实验小学科学教学策略

卜凡颖

摘要:趣味实验能够充分吸引小学生的目光,让小学生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实验中,促使学生对实验产生更多的好奇心,教师可在实验的过程中,渗透更多学生感兴趣的元素,融合一些小学生常谈及的问题,促使学生对实验产生一探究竟的热情,趣味实验的构建,还需要紧贴科学的教材内容,教师可进行趣味实验的初步引导,促使学生的思维围绕实验不断的灵活跳跃,在实验模式下,掌握科学的真理。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堂;趣味实验;教学策略

引言:科学的教学,利用实验更加直观的展示有关信息,能够促使学生形成科学逻辑意识,在科学的互动中发散思维不断畅想,获得科学深刻的理解。教师应从学生的科学喜好出发,按照学生的日常兴趣爱好展开科学实验的逐步探索,激发学生的实验参与意识,实验思考意识,做好实验的总结工作,使得科学实验教学质量提高。

1.引入实验的趣味故事情境

兴趣是促进学生全身心投入实验教学活动的关键动力。因此,在实践探究中,教师应结合实验内容、任务,以及学生的年龄、认知特点,制定出具有启发性、趣味性和针对性的实验教学方案,并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科学思维,让其带着问题从多角度去思考实验内容、过程和结果。如教学“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时,沉浮对于学生来说还比较陌生,教师创设一个有趣的情境:“有一天你掉进了海里,这时候神仙出现了,这里有一块木头、有一块金子、有一个泡沫板,你可以选了,你们选什么?”教师还可以将这个小故事整合成PPT图文形式,只见屏幕上一个小朋友从船上扑腾一下掉进了水里,然后神仙拿着木头、大一块金条、泡沫板来救他,画面停留在这个情境下,学生们开始猜谜,有的说:“我要金条,金条值钱!”教师说:“好。”挪动鼠标点击金条,这时候金条从神仙的手中逐渐的飞到了这个受困的人手中,然后这个受困的人沉下去了,学生们惊叹:“哎呀,真是要钱不要命!”接着把木头、泡沫板都放到受困人手中,一股浪扑过来,拿着泡沫板的受困人翻了个身,拿着木头后却什么事情都没有,然后教师结合情境提出问题;“木头、金子、塑料平时都用来做什么?”学生们说出了很多木头材料的物品,总结木头坚硬、有韧性、承重力强,这时候教师演示多媒体情境的浮沉小实验,逐步带领学生认识浮沉原理,最后分析生活中的树木应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1]。

2.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發挥学生的主动性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的基础。在科学教学中,使学生学会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学会自己动手操作,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选择他们熟悉的容易亲近的、喜欢的、能动手做的、有兴趣参与的现象和事物,精心设计,耐心细致地组织引领他们像科学家一样真刀真枪地亲历探究过程,从众多的感受和体验中获得知识与技能,养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良好的实验探究习惯。作为形成良好学习方法与习惯的关键阶段,教师应把握契机帮助学生积累更多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准确把握提高学生的思维、认知能力的起点[2]。

3.创造条件开展分组实验

学生课堂分组实验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的重要环节。通过学生实验,学生能更细致地观察和研究一些自然现象,验证一些规律,熟悉一些简单仪器的使用和性能。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分组时实验时,要提出明确的要求,讲清楚实验的目的和研究的问题,交代仪器的名称以及使用方法,并提供材料超市供学生自由选材,为学生分组实验创造良好的条件。教师还应指导学生设计恰当的实验方案,进而在开发智力、获取知识的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实践操作、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我在教学《磁铁》一课时,我把事先准备好的磁铁和各种材料如铜片、铁片、木片、塑料、玻璃等,放到材料超市,并告诉学生们尽可能的多去设计试验方法,来探究磁铁的性质。学生开始设计实验,选取材料,开始实验。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经过一阶段实验,各小组推选代表汇报实验结果,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完成实验报告[3]。

4.利用有结构的材料引导学生进行设计实验

小学科学课中,我们常常要选择许多有结构的材料供学生观察、实验,从而获取知识、提高探究技能。有结构的材料同样会影响学生的设计实验能力的发展和提高。《磁铁的性质》这一课,对于实验材料的选择要经过精心研究。首先,选择大的条形磁铁和蹄形磁铁,因为小磁铁不便于研究出各个部位的磁性不同,这样就避免了不必要的干扰,而且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也容易操作和获取实验数据。其次,用曲别针来进行实验,非常安全。课前,老师就在磁铁的不同部位上贴上了英文字母“ABCDE”作为标记,采用在五个不同部位分别挂上曲别针的方法来研究磁铁的不同部位吸铁能力是否不同,这样操作直观、简便、节省时间。另外,这样的研究方法可以渗透给学生“将整体转化为局部”的研究思想。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如果遇到类似的问题,就会将本节课中的研究方法迁移到新的问题当中,帮助学生研究和解决问题[4]。

5.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开展活动

科学实验不仅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基本途径,也是科学教学的重要特点。小学科学课中的实验教学,虽然没有科学家所做的科学实验那样复杂和规范,其目的也正是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用科学实验的方法,去探索、认识自然界事物的性质和规律,让学生接触大自然,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去观察、去实验、去感知自然现象,科学课既能上得生动活泼、学到许多科学知识和方法,又能受到爱家乡、爱大自然的教育。如教学动植物,水的污染和保护、土壤等,尽可能让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自己亲手采集样本,直接与大自然接触,并注意把爱科学的思想教育和改变当地自然面貌结合起来,把科学教学的知识和当地自然资源结合起来。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科学教师应加强实验教学实践探究,增强教学实效性,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探究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在实践探究中,应结合实验内容和教学需要,注重启发和引导,要引导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实验教学活动中,从而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周金平.小学科学实验探究课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9(11):124-124.

[2]梁辰.小学科学实验课有效教学模式初探[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9(05):67-69.

[3]丰勇,姚路.优化化学实验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研究[J].考试周刊,2018(25).

[4]刘平.初探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J].新课程,2018(3).

猜你喜欢

趣味实验小学科学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高中生物课堂趣味教学法探讨
浅析初中化学趣味实验的设计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