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管理研究

2020-09-10原京禹

环球市场 2020年1期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

原京禹

摘要: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是一项复杂度、专业水平要求较高的施工技术,如果施工时因为技术原因出现了质量问题,会导致整体工程的力学结构受到破坏,相应房屋的安全稳定性也会下降,因此在原则上施工单位有必要对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进行分析,并围绕技术要点来制定相应的管理要求。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一、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影响因素

(一)混凝土原材料和配制因素

混凝土的性能如何,其质量以及材料配比情况会起到决定性的影响。在使用期间,时常会出现材料质量、配制情况不符合施工要求的情况,从而无法确保混凝土施工的效果。对混凝土质量控制不力,主要是因为检测工作不到位,未能根据有关要求来采取合理的检测,而且在选用材料,并对其采取保存和运输期间,没有做到有效的管理,从而无法确保混凝土的质量。此外,出现混凝土配制不合理的情况,则主要是由于并未根据施工技术的要求来给配比采取正确的运算,只是利用以往的工作经验,从而造成配比以及材料所具有的性能無法形成一致,混凝土所具有的强度以及坍落度不符合设计要求,这样就无法确保建筑的整体质量。

(二)混凝土强度、水灰比因素

水泥是混凝土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水泥的强度越高,那么制造出来的混凝土就会具有较大的强度。而由于土木工程类型之间具有名下的差别,造成所使用的混凝土的强度也各不相同,所以一定要根据设计需求,以及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来正确的采用水泥,这样一来就能够确保土木工程的整体质量。另外,水灰比情况也会决定混凝土结构的强度,所以若想确保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效果,那么就要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来合理的分配水灰比,并要符合有关的标准需求,从而就可以确保土建工程的整体质量。

二、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应用

(一)运输和搅拌

运输和搅拌是混凝土施工环节必不可少的工序。混凝土搅拌前要对构成材料进行严格检验,确保砂石料、石灰、水、各种添加剂等的质量符合施工标准。并根据混凝土结构要求确定混凝土结构最佳配合比,要通过科学计算,多次试验来确保混凝土配比的科学性。搅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搅拌顺序和相关操作规范进行,同时要控制好搅拌温度,以此降低搅拌过程中各种干扰因素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混凝土的运输时间、转载次数都要控制在最低限度,同时运输过程中要通过涂刷防粘液的方式来降低离析现象的发生几率。运输到现场的混凝土还必须经过严格的检验,在塌落度等指标满足施工标准的前提下方可使用,若发生混凝土离析现象,要经过二次搅拌处理后才能使用。

(二)严格控制浇筑程序

混凝土的浇筑程序是混凝土结构施工的重点控制环节,浇筑质量的好坏对混凝土结构的整体质量有着直接影响。基于此,混凝土浇筑环节要严格依据浇筑规范标准、操作流程等有效开展,同时要合理控制好浇筑时间和浇筑高度。整个浇筑工作要采取分层推进的方式,在上层混凝土完全覆盖住下层混凝土时方可进行浇筑,并且要严格控制好相邻两层混凝土之间的距离,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出现因浇筑时间、浇筑高度、厚度不合理引发的混凝土层与层之间的凝固现象。外界自然环境中的温湿度等对混凝土结构具有较大影响。

(三)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浇筑和振捣完成之后,应该放置七天,挡混凝土完全凝固之后再将模板拆除,之后使用塑料薄膜将混凝土进行包裹,最大程度的保证包裹的密实程度,最后再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采取适当的养护方式。如果施工现场的气温比较低,则可以使用草垫来进行保温,而如果施工现场的温度较高,可以适当的增加洒水工作的频率。

三、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注意事项

(一)注意水泥水化反应带来的影响

水泥在凝固的过程当中会发生水化反应,从而能够释放出很大的热量,如此一来,就会对墙体造成严重的影响。如果混凝土内部和外部之间所存在的温差过大,则会造成混凝土有鼓包或者是收缩的情况出现,有时还会有涨缩缝,使得整个土木工程建筑的质量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

(二)优化设计方案

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管理和最初的工程设计方案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在进行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过程中,管理人员要注意加强设计前期的调研工作。在进行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过程中,最初的设计方案设计包含了混凝土结构具体施工过程,但是很多混凝土结构管理工作人员没有监管设计人员的调研过程,在进行设计之前忽略了设计人员有没有对工程施工地点进行详尽的调查。建筑施工的现场勘查过程可以提供混凝土结构建设中需要的环境参数,根据环境参数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合理设计,可以提高后期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管理的效率。土木工程的设计现场的地形和环境对设计技术具有很大的影响,不同的地形和环境对设计中原材料的配比、设计的时间都有很大的影响,这些因素会影响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

(三)注意金属部件的腐蚀问题

所谓金属部件的腐蚀,其主要体现在混凝土结构内部的钢筋和金属件等物体受到腐蚀。再施工过程当中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则会造成混凝土内部的水分或空气在混凝土水化反应,从而使得锈蚀的程度更加严重,进而降低了混凝土内部钢筋连接件的强度,降低了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四)混凝土施工材料质量控制

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材料质量控制,需要对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进行高效把控,不断加强对混凝土材料质量的监控,在混凝土材料质量控制中,第一要素就是水,施工中要严格把控水的多少,严禁使用未经任何处理的污水和工业废水,第二要素就是水泥,水泥质量要达标,施工先施工散装水泥,按照品种、强度等级和出厂批号等分类储存,运输到工地的水泥,则是要依据实际使用要求,做好防水防潮处理,已经受潮结块的水泥先要进行处理和检验,检验合格后,才能应用到实际施工。第三要素是骨料质量,骨料一般是优选选择江砂或河砂,泵送混凝土则是可以选择中砂,为严格控制混凝土骨料质量,要按照实际施工准则,对水泥中的骨料进行筛选和检验,符合标准的才能应用到实际施工中。

四、结束语

凝土结构是我国土木工程建筑中主要使用的结构,其施工质量与建筑物的质量具有很大的关系,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在整个土木工程中起到奠定基础的作用,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管理策略,可以提高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军平.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的思考[J].居舍,2018(33):63.

[2]龚剑.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8(9):179-180.

猜你喜欢

混凝土结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
基于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的“混凝土结构”教学改革研究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浅谈混凝土裂缝的研究
基于专业评估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