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分析

2020-09-10李奉遥

环球市场 2020年1期
关键词:功能作用后浇带建筑施工

李奉遥

摘要:建筑是人们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利用自己拥有的材料,按照科学规律和一定的美学原则,创造的一种非自然环境。在现代建筑中,尤其是大城市的商业建筑和住宅建筑中,建筑高度往往高达几十米甚至几百米。建筑物的质量关系到人们能否安全、正常地进行各种生产、生活活动。因此,为了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经常采用多种方法,其技术保证其质量。在现代一般建筑中,后浇带由于其不均匀沉降或收缩而能有效地防止建筑工程产生裂缝,造成建筑质量安全问题,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

关键词:建筑施工;后浇带;功能作用;施工技术;分析

近年来,从建设项目的施工情况来看,后浇带施工技术已经是一项较为普遍的技术,并在施工中取得了一定的防裂效果。鋼筋混凝土工程会受到不同温度的影响,产生不同程度的收缩和膨胀,进而产生裂缝。因此,工程技术人员应在结构设计和施工规范中适当预留后浇带,以满足物理收缩和膨胀要求,并通过填充混凝土保证施工质量。结合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当前施工过程中的发展,阐述了如何提高后浇带施工技术。

一、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技术的功能作用

(一)后浇带技术介绍

在施工过程中,采用后浇带技术是由于钢筋混凝土本身的原因。不均匀的应力和温度变化会导致下层出现不均匀裂缝,影响建筑质量。因此,根据设计要求,基础板、墙、梁等相应位置的施工可以预先留有可操作的间隙。原则描述:整个施工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根据构件的收缩特性,当一部分完成时,另一部分通过建筑物前期预留出的施工缝连接。使用条件:浇筑温度必须设定在较低的范围内,以增加一定的强度。后浇带预制模板必须根据实际施工条件和材料特点确定。

(二)强化建筑工程质量

后浇带结构施工的主要作用是避免建筑结构因温差过大和结构不当而引起的收缩和膨胀。当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温差较大时,会产生一定的拉力,也会产生一定的挤压力,造成结构的强烈变形,甚至出现严重的裂缝。后浇带的施工目的是以保持施工部位预留裂缝的方式,充分考虑整个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热荷载,保护整个建筑结构,提高混凝土结构裂缝收缩和凝结过程中的施工质量。

(三)优化建筑结构问题

后浇带具有结构优化和基础强度提高的优点。在建筑物的一般施工过程中,如果建筑物基础的承载能力被破坏,地基的沉降会发生,同时也会引起建筑结构的严重结构问题。后浇带施工改造技术可以计算和验证建筑结构的浇筑时间、强度参数等抗力参数,模拟整个建筑的内应力,有效解决问题,优化平台结构和建筑基础结构。

二、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后浇带的技术

(一)规划好合理的建筑断面构造和后浇带的施工时间

在后浇带施工中,建筑物截面结构的选择至关重要。合理的截面结构可以有效地减少甚至避免由于建筑物本身的压力问题而引起的建筑物结构的变形。合理规划后浇带后,应避免后浇带因垃圾、踩踏、建材等原因产生内部变形,不利于后浇带的施工和维护。目前,为保证后浇带能起到有效稳定的作用,施工时间一般选择在两个月内,视建筑环境和施工条件而定。

(二)后浇带混凝土建筑技术

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是保证建筑物施工质量的基础。浇筑前,应全面清理混凝土结构和施工区域的杂物,清除杂物。后浇带浇筑过程中,要保证两侧构件表面的润湿性,并保证能保持一天以上的润湿性。后浇带施工中的钢丝网,要清理积水和杂质,避免生锈,影响后浇带的质量。在后浇带施工过程中,为了避免连接裂缝的产生,影响新旧混凝土的科学连接,必须清除周围的松散混凝土。如果浇筑方式属于水平后浇带,则需要控制钢丝网侧压力,在保证钢丝网稳定的基础上,进行后浇带混凝土的振捣作业。在振捣过程中,应采用振动器控制与模板的距离,避免混凝土浆液流失。

(三)规划好合理的宽度等内容

受到不同用途建筑的影响,后浇带的宽度也有不同的限制,在现行的施工标准中,后浇带的宽度为80cm、100cm以及120cm这三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后浇带宽度大多在70cm~100cm之间。后浇带中还有许多类型的接头,如直接头、槽口、楼梯等。对于后浇带内部所需的加固,目前主要方法是切断再施工或不切断单独设置。此外,对后浇带所需的混凝土也有严格的要求,后浇带通常采用比建筑膨胀混凝土更高的微膨胀等级。

(四)后浇带养护施工技术

在混凝土后期养护中,必须对后浇带进行清理,避免积水,严重影响后浇带的施工质量。一般情况下,施工队在后浇带两侧安装挡水砖,拦截两侧积水,并在后浇带内壁涂刷防水材料,避免后浇带进水。后浇带的原表面铺设大量铁皮材料和木板材料,后浇带周围设置大量围栏,并用砂浆挡水带保护积水,避免周围环境污染,垃圾等污染后浇带。后期维护的关键是防止积水侵入,避免影响其温度,进而提高后浇带的功能。

(五)后浇带垂直缝控制施工技术

后浇带竖缝施工时,要用钢钎振捣施工裂缝,保证后浇带混凝土的密实度。在施工过程中,要安排专人对冲洗工作进行全面检查,注意检查人员的责任心,制定相关的施工检查标准。在后浇带温度控制方面,要科学控制混凝土浇筑温度,理顺混凝土浇筑过程,确保后浇带与原混凝土结构结合的有效性。一般来说,10℃是最科学的混凝土施工温度,能保证混凝土的强胀缩组合。后浇带施工中,要科学控制后浇带施工时间,保证后浇带施工期在3天内结束,防止混凝土开裂。

三、后浇带施工工艺的应用意义和施工注意事项

(一)后浇带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建筑设计缺陷。但对于建筑结构裂缝,应考虑该技术的应用要求,同时采用后浇带技术。这种方法的采用主要取决于技术特点。其效果通常很复杂,有伸缩和沉降作用。因此,必须充分了解和掌握施工后浇带的结构。

(二)后浇带技术是一种施工技术,与其他类型的技术一样有严格的标准,施工期间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后浇带施工前,后浇带的材料是第一个关键。因此,特性材料不能满足要求,不能作为替代材料使用,必须加强质量管理和检测。后浇带制备完毕后,确保12小时内混凝土浇筑完毕,并用覆膜、覆盖或其他方法防止水分挥发。此外,通过样品鉴定,可以简化试验贯入度和耐水性。

(三)由于建筑材料的固有特性,温度、湿度等因素会产生一定的裂缝,采用后浇带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施工质量,而且可以保证工程的整体稳定性。

(四)其他常见问题:搅拌桩体不符合止水和支撑要求,止水钢板嵌入位置不正确,混合搅拌过程出现地面台层高,施工后缝等都是后浇带技术在施工应用时所需的考虑因素。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后浇带在现代建筑的施工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特别是对于22层以上的建筑,可以有效地解决由于沉降问题引起的问题。施工方应做好施工过程中后浇带的规划和具体施工,分析平时后浇带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总结施工经验,解决这些问题,不断提高其质量帮助中国建筑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冯金龙.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施工技术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30):138.

[2]朱炳芳.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的后浇带设置与施工技术[J].工程技术研究,2018(2):87-88.

[3]金向向.浅谈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2(6):125-126.

[4]刘晓凤.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对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影响及其技术要点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3):202.

猜你喜欢

功能作用后浇带建筑施工
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提高建筑施工安全
土建施工中后浇带的施工技术及应用探析
建筑施工管理中危机管理意识的运用
基于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研究
歌唱嗓音共鸣声效在歌唱艺术中的功能作用
音响技术在舞台上的功能和作用
浅谈建筑施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