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企业内控管理模式解读

2020-09-10雷洁琼

环球市场 2020年1期
关键词:内控管理模式国有企业

雷洁琼

摘要: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经济市场的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国有企业内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强化国有企业内控管理模式的建议。

关键词:国有企业;内控管理;模式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建立,国有企业逐渐进入市場竞争。但在市场环境中,国有企业逐渐暴露出许多内控管理中的问题和弊端,严重影响了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也对国家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一、目前国有企业内控管理的存在的问题

(一)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导致内部控制缺乏健康运行的环境

国有企业内控管理模式形成了特殊的委托代理关系,企业运行效果和效率的评价更多地依赖于数据的报送,缺乏独立客观地评价和监督机制,管理模式与现代的企业管理要求差距较大。在构成完整、高效的治理结构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内部审计机构、高级管理层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和沟通报告的渠道等收到“官本位”思想的影响较大,难以形成独立的审计监督机制,权威型的管理风格在企业管理中占主导地位,权力逾越内部控制导致内部控制失效。

(二)国有企业的规模和业务的综合性加大了内部控制的难度

近年来国有企业的发展越来越追求规模,在市场拓展方面行业跨度越来越大,在开发多种经营的同时,难免涉足不够擅长的领域,形成了一种管理层级多、行业分布广泛、综合性较强的业务模式。不同的行业具有不同的管理特征,但复杂的管理环境和超强管理能力的匮乏共同作用,使得生产经营中逐渐暴露出诸多问题,在旧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的同时,继续追求规模扩张和多元化发展再次产生新的缺陷,复杂的业务导致企业难以在短时间内建立一套设计科学、行之有效的内控体系,同时业务的复杂性和管理层级过多导致内部监督缺乏明确、完整、统一的标准,监督审核工作量大、审计资源匮乏等一系列问题进入恶性循环,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用,也反映了国有企业内控管理中的严重缺陷。

(三)信息管理滞后,会计控制失效,前馈与事中管理作用发挥不显著

国有企业的管理层只有在掌握了真实的数据之后才能里根据数据分析企业的经营和管理状况,全面掌握企业的整体现状,缺少实时的监控、分析和评价的工作机制,同时,国有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相互连接沟通并不紧密,信息大多数是单向性流通,因此也就造成企业管理层在事中难以掌握企业真实的运营状况,严重影响企业经营决策的正确性和方向性,严重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财务会计以核算为主要理念,在资产管理、税收筹划、资金运作等方面的预测、监督职能发挥不到位,导致成本控制失效,潜在亏损不断扩大,形成企业内部的资金链威胁。由于这些现象的存在,事前预测、预警机制、事中检查和纠错职能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地发挥,使得内部控制的运行失效。

二、强化国有强企业内控管理的模式建设

(一)推进国有体制改革,改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构建科学的内部控制环境

随着今年来体制固有缺陷的暴露,各级国有企业监管机构开始关注解决优化国有企业的问题。进行科学的板块整合,适当地压缩管理层级,以降低管理难度,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同时准确地识别低效、无效资产,及时处置僵化、没有经济效益的企业,适当地采取收缩策略,实现国有企业的高效运转等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同时,通过建立健全独立董事、外派财务总监、审计委员会、内部审计部门等工作机制,明确管理责任,梳理优化工作报告流程,最大程度地保证审计监督等职能机构的独立性,加强内部监督的权威性,建立国有企业内部制衡相互牵制的内部环境,为内部控制有效运行、及时纠正提供保证。

(二)强化全员对内控的认识,建设国企内部控制管理环境

内部控制的本身是一系列管理过程,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组织中的每一个成员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和理解。明确企业内部各管理层级的职能、责任,在设计内部控制制度时就与各级管理人员取得良好的沟通,尽量取得每一个管理单元对内部控制的认同,以实现内部控制在运行时得到最大程度的执行。同时,作为利益相关方,适当地宣传内部控制的宗旨,通过“软控制”使得员工认同企业的价值观,坚强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责任感,使每位成员都认识到,内部控制是企业中每个人的责任,内部控制是每个人工作职责中的一部分。

(三)建立完整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目前国有企业的内控管理制度的制定是为了满足监管部门的强制要求而进行的形式上管理制度,不能保证制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没有实质的管理意义,没有真正起到内控管理的作用。国有资产的监管部门需要根据目前市场经济状况以及企业科学发展的要求制定各种形式的文件,严格指导各国有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制定和落实。不同行业、不同企业都有着不同的行业环境和特点,因此不同企业的内控管理模式也有不同的要求。因此,监管部门需要区别对待,根据实际情况推进内控管理工作的实施,形成符合企业特点和发展要求的内控管理模式。

内控管理制度需要做到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责任、权利以及分工,严格要求员工的工作行为和职业操守,建设合理分工、权责明确、纪律严格、相互监督的企业生产环境,严格绩效考核制度以及奖惩制度,强化员工主动纠错、相互制约的工作态度,紧密协调各部分之间的工作,实现信息的相互流通,使各部分相互协调、相互合作,实现内控管理的高要求和高水平,提高企业内控管理能力,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四)建立独立的企业内部风险评估机制和审计体制

建立风险评估机制能够使国有企业认清市场中出现的状况以及对自身发展带来的影响,独立的评估机制能够为客观地审计建议提供合理保证,进而使管理者保持清醒的头脑,准确判断企业发展的方向和状态。国有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行业发展态势已经自身经营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风险评估机制,以此来弥补内控管理约束的不足之处。

三、结束语

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的主体,我国以国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体制也就决定了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直接关系着国有经济的发展状况。加强国有企业的内控管理,建立健全内控管理模式,对国有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同时也对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市场环境的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炜铮.初探国有企业内控管理及财务风险防范思路构建[J].现代经济信息,2015(06):261.

猜你喜欢

内控管理模式国有企业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关于集团预算及内控管理的思考
浅谈电力施工企业内控管理的重要性
珠三角西岸精密制造产业新城规划及公共服务平台构建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企业建立健全会计内控制度的重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