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0-09-10陶英

环球市场 2020年1期
关键词:内控制度财务事业单位

陶英

摘要:事业单位相较于企业而言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模式下,很多事业单位的运行经费都是由政府全额拨款或部分出资支持的,这样的模式下,导致一些事业单位对于经费的使用较为粗放,缺乏内部控制的意识,在财务内控制度的建设上也存在诸多欠缺。在新时期的事业单位改革中,对事业单位资金利用的合理性、高效性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事业单位加强自身财务内控制度建设,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也成为了必然的选择。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问题;对策

当前时期,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已经进入转型关键期,社会各领域对于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可持续性都加强了关注。对于事业单位而言,虽然事业单位大多为非盈利性单位,但在新的经济环境下,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压力和挑战,加强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的建设,不仅有助于提高事业单位自身的风险防控能力,也有利于保证事业单位运行资金的有效利用率。

一、当前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务风险预警機制建设滞后

事业单位运行资金来源的特殊性,决定了事业单位往往不需要考虑资金的可靠性,有资金使用需求时,可以通过向上级政府部门申请,获得资金拨付支持。由于长期缺少自负盈亏的风险刺激,导致很多事业单位在财务风险防控意识上十分薄弱,在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建设上存在很大的滞后性。由于缺少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很多事业单位内部工作人员在日常财务资金使用上,常出现不规范的操作行为,单位涉及资金利用的重大决策上,虽然会向上级申请,但自身缺乏风险评估与判断,导致实际的风险防控预警能力不足,容易给财务风险的发生埋下隐患。

(二)财务内部审计制度存在缺陷

审计工作的开展,是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但从当前我国一些事业单位的财务内控实践情况来看,在审计环节更多依赖于外部审计工作,内部审计实施上存在很大不足,在财务内部审计制度的建设上也存在缺陷。我国在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方面都出台了具体的法律,为外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法律保障,但内部审计的相关法律制定相对滞后,事业单位自身对内部审计重视度不足,内审制度建设较为随意,无法对内部审计控制工作的开展进行有效指导。另外,内部审计制度中还缺少对内审工作独立性的相关规定,导致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受到外部因素影响,难以保证内部审计控制的效果。

(三)财务支出审核制度存在漏洞

财务支出是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财务支出审核的规范性、严格性和有效性,直接关系着财务支出的合理性,也影响着财务内部控制的水平。当前一些事业单位对财务支出审核的严谨性把控还存在不足,所制定的财务支出审核制度存在漏洞,对审核具体操作没有做出规范细致的要求,对于审核控制的相关责任划分也不够清晰。同时,对审核工作实践的监管也没有落实到位,整体导致事业单位财务支出的审核缺乏效力,把关作用发挥不到位,难以实现对不合理支出的有效控制。

(四)财务预算控制体系不够健全

由于事业单位在资金运行方面会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且相关管理规定要求事业单位按财政年度进行预算编制,在预算编制时需要很大程度上依靠财务人员的以往经验,结合历年预算使用的情况,作出估算。而一部分财务人员在进行预算编制时,并不能对各方面的细节要素进行全面考量,导致预算编制较为粗略,精细化水平不足。加之很多事业单位对预算控制的重视度不足,预算控制体系不健全,对预算编制的审核评价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大大限制了预算控制对于财务内部控制作用的发挥。

二、事业单位加强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策略

(一)加强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建设

事业单位加强财务风险预警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在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建设中,应当提高对财务风险预警的重视,尽快建立起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具体来看,事业单位应做好对新的发展环境的分析,梳理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结合历史数据进行合理推断。制定财务风险预警制度,明确财务风险识别、预警及管理的相关要求,并确定财务风险预警防控的责任分配。在此基础上,加强事业单位内部的全面宜传教育,提高单位全体成员的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共同参与到风险防控工作中。

(二)突出财务内部审计制度的独立性与完善性

面对当前财务内部审计制度中的缺陷,事业单位应当转变对审计工作的认识,明确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重要性,并对财务内部审计制度进行有效完善。在财务内部审计制度的制定和调整中,突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明确内部审计工作者的独立开展工作的权责范围,同时明确要求各部门不能干预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开展,保证内部审计落实的规范性、可靠性。同时,还要注重对内部审计制度的细化,明确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具体范围、审计标准、操作规范等,为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保证财务内部控制的实施效果。

(三)建立严谨规范的事业单位财务支出审核制度

对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环节的严格把控,是财务内部控制的要点。在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过程中,还应当尽快建立起严谨规范的财务支出审核制度,通过有效的财务支出审核,对不合理支出加以控制。在财务支出审核制度中,应当明确财务支出审核的工作内容、相关支出项目的报销范围及审核标准,给出严谨规范的审核操作流程,并对审核责任进行明确划分,为财务支出审核的实施提供规范依据。在此基础上,加强对审核工作落实的监督,保证审核操作执行的规范到位,保证财务支出环节控制的有效性。

(四)建立健全的事业单位财务预算控制体系

预算控制作为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发挥着事前控制的重要作用。在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中,还需要建立健全的财务预算控制体系。在财务预算环节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全面做好财务预算分析工作,合理判断各方面因素对年度财务预算的影响。同时结合大数据分析,开展精细化的预算,加强对财务预算所有项目的细节把控,并加强财务预算方案的审核评价,整体保证财务预算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强化预算环节的内部控制效力。

参考文献:

[1]陈梅兰.浅析公路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和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交通财会,2017(6):16-19.

[2]魏炼红,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建设问题及优化对策--基于内部控制系统的角度[J].财会学习,2019(18):152-153.

猜你喜欢

内控制度财务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财务审计的重点
财务自由这扇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财务风险的对策与探究
浅谈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