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奖励中的智慧

2020-09-10李虹静

南北桥 2020年16期
关键词:小班幼儿行为习惯

李虹静

【摘    要】小班是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运用恰当的培养途径和方法。奖励策略对于小班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幼儿园实践中我们发现,部分教师和家长在运用奖励策略培养幼儿行为习惯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误区,如:奖励形式单一、奖励过度、奖励时机不当等。通过本文的分析和研究,笔者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策略和建议,包括采用灵活多样的奖励方式、重视奖励过程、把握奖励的度以及注重奖励适时等原则来帮助小班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奖励策略  行为习惯  小班幼儿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6.180

奖励是调动孩子积极性,鼓励孩子上进,塑造孩子良好行为的重要手段,通过树立榜样、正面鼓励、持续教育等有效的奖励策略,能够帮助小班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然而,目前部分教师和家长在运用奖励策略的过程中,存在奖励方式单一、奖励时机不当、奖励过度等错误行为,使得小班幼儿的行为习惯并没有得到显著提高,奖励策略的教育作用没有得以发挥。因此,本文试图通过深入幼儿园开展研究,进一步了解奖励策略在小班幼儿行为习惯养成中运用的现状以及奖励的不同方式对养成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影响,从而提出一些能够改善教师和家长奖励策略运用的方式方法,促进小班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小班幼儿行为习惯养成中奖励策略运用的主要误区

小班幼儿正处在塑造良好行为的重要阶段,他们对教师的奖励最为关注,合理恰当地运用奖励策略有利于肯定儿童的行为,帮助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但是在幼儿园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发现,部分教师并不能够有效地使用各种奖励策略,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误区:

(一)奖励形式单一

小班幼儿年龄较小,物质奖励是最能刺激他们改善其行为习惯的。其中最常用的是贴花奖励,贴花奖励虽然能够直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如果长期只使用这样一种单一的奖励形式,幼儿也会对其失去兴趣。

(二)重奖励结果,轻奖励过程

在幼儿的行为习惯教育过程中,教师有时常常只根据幼儿行为的最终结果来评价幼儿,忽略了对幼儿行为过程变化的细致关注。那些经过努力却还是做得不合老师标准的孩子总是得不到表扬和奖励,长此以往,必然会打击和挫伤孩子继续努力的信心,导致他们树立急功近利、只求结果等不健康的价值观。

(三)奖励过度

凡事都要掌握适度的原则,奖励也是如此。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对幼儿进行适度的奖励,既不夸大幼儿的行为,又能够对幼儿的行为起到积极的肯定作用。多次重复针对幼儿的一种良好行为进行表扬和奖励,就会使被表扬的孩子变得沾沾自喜,滋生骄傲情绪,也使其他孩子觉得老师似乎有些偏心。这样的奖励失去了教师原本的初衷和效果。比如明明小朋友上课积极发言,各方面的表现也都很优秀,教师经常表扬明明爱动脑、讲卫生,并给予各种不同的奖励。多次得到老师奖励的明明越来越得意,然而其他小朋友却觉得老师偏心明明,越来越不喜欢跟他一起玩了。

二、运用有效的奖励策略帮助小班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了解了目前教师运用奖励策略促进小班幼儿行为习惯养成中存在的误区后,为了进一步改善小班幼儿的行为习惯,笔者通过观察与思考,尝试为教师提出了以下几种有效的奖励策略和建议:

(一)采用灵活多样的奖励方式,促进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为了促进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师首要应改变的就是奖励方式,单一的奖励方式用久了幼儿会不再感兴趣,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变换采用灵活多样的奖励方式:

1.口头表扬法。口头表扬就是教师运用一些简单的语言来表扬幼儿,表示对幼儿某种行为的肯定,因其使用便捷,具有直接性和及时性的特征,对于幼儿每一点行为上的变化,教师如果能很快给予口头肯定,将会为其行为习惯的养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2.肢体语言法。研究表明,在人际交往过程中,80%的信息是依靠肢体语言来传递的,肢体语言在师幼互动中同样发挥着巨大的影响作用。教师对幼儿的肢体语言奖励常常伴随口头表扬出现,主要包括目光接触、点头、微笑、拥抱、抚摸、亲吻等,这对于加强儿童的行为是非常有效的,有时教师的肢体语言奖励作用更能激发幼儿的情感,甚至超过口头表扬。

(二)奖励要遵循个别差异性原则

在任何教育的过程中都应当遵循个别差异、因材施教的原则。在教师奖励幼儿的过程中,对待表现较好的幼儿,奖励的标准要高一些,而当一贯表现较差的幼兒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出现较大的进步时,教师应马上给予适当奖励,并鼓励他再接再厉。

(三)注重奖励适时,巩固小班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奖励的适时策略主要是指对儿童良好的行为表现进行奖励要及时和准确。行为主义心理学中强化原理告诉我们,当一种行为发生后及时给予刺激和强化,会有效促进这一行为下次继续发生。及时的强化使幼儿很容易把行为过程和奖励结果联系起来,行动的积极性就会大大增强,从而出现更多良好的行为以获取更多的奖励,并在这一良性循环过程中自然而然形成较好的生活行为习惯。相反,一旦幼儿的努力没有得到老师及时的反馈和肯定,势必会挫伤幼儿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不利于他们的进步发展。

“寓教育于生活”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实施原则,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点滴的积累而逐渐习得的。因此,教师应当注意观察每个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发现问题及时提醒,有了进步也及时给予奖励,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行为习惯意识,潜移默化地帮助幼儿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张冬梅.代币法在班级幼儿行为塑造中的运用[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1(7):20-24.

[2]杨志群.有效利用奖励机制智慧打造小班“天使宝贝”[J].新课程研究(学前教育),2012(1).

[3]朱湘云.“小红花”对于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5):113.

猜你喜欢

小班幼儿行为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小班幼儿角色游戏中篡位与偏区现状指导策略分析
小班幼儿“自我中心”的表现与分析
小班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
小班幼儿数学区域活动要体现“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