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力学的学习精髓
2020-09-10方丹
方丹
【摘 要】初中物理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物理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物理分析能力。力学作为初中物理的重要教学单元,需要教师对这部分教学加以重视。本文将浅谈初中物理力学的学习精髓,希望能对各位教师的力学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物理 力学教学 学生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6.072
力学是物理学的奠基石,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关键,掌握好受力分析的方法是初中物理知识学习的突破口。初中物理力学的内容是物理知识中最重要的知识内容,它是中考的重要考点。有关力学的知识都需要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正确掌握了受力分析的方法才能进一步解决力学问题。学好初中物理力学的精髓,不仅是要求学生掌握力学的基础知识,而且还要让学生具备受力分析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督促学生认真听讲,指导学生学会反思和总结。下面将介绍学好初中物理力学精髓的方法。
一、结合书本知识,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细节
初中生对物理的了解基本来源于书本,却忽略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比如: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是大家熟悉的一个定律,牛顿发现了生活中苹果为什么从树上直接落下来而没有往天上飞这一现象,通过观察生活细节以及查阅书本知识,得出这是重力的作用。同样,在我们的生活中,坐电梯的时候存在失重这种现象,这都与物理力学有关;船为什么在水中浮着而没有掉进海里,这也是物理力学浮力的知识。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时,要么物体不受外力作用,如果受力只能是受平衡力作用。如我们在乘坐火车的时候,火车以平均每小时110千米的速度行驶,这时候火车匀速运动是受平衡力的作用,车内乘客在位置上相对于车而言就是静止的状态。生活中存在物理力学的现象很多,我们要学会去观察并总结,通过生活结合书本知识,更能够学好初中物理力学知识。
二、认真学习,吸取教师的经验
学好初中物理力学,不仅需要观察生活细节,填充理论空缺,也需要学生认真听课,吸取教师教授的学习方法。
第一,培养学生注意生活细节,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力学的兴趣。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和思考生活中的各种物理细节和现象,同时将它们记录在大脑中。事实上,大脑中积累的现实生活图景越多,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随之增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结合生活细节与兴趣,驱使学生积极思考,用新鲜事物激发学生对力学的兴趣,将教学环境转变为学生容易理解的情境。通过课堂上做些与力学有关的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课堂气氛。
第二,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在物理教学实践中要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勇于提问与回答,打破固有的思想,发现新思维,让学生大胆假设和猜想,发表自己的看法。
第三,建立模型,透过现象看本質。上物理力学课时,教师可以拿些实体模型让学生参与,借助物理模型来帮助学生简化物理问题,理清做物理题的思路,让其对物体的受力分析有正确的认识。
第四,注重实验及多媒体学习。物理学,归根结底是对客观存在的自然事物的讲述。物理学优越于其他学科的地方就在于物理学中有多种实验,通过做实验,物理的一些奇特现象就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教师在讲解浮力这一知识时,可以拿一个鱼缸装满水,然后准备一个重物和一个浮力较大的物体,这样在上课的时候进行对比,就可以很好地让学生了解浮力,并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多媒体是一种丰富多彩的教学工具,物理教师可以在初中物理力学的课堂上向学生展示一些课前预先在网上搜索下载的关于浮力的视频资料,比如在水底拍摄的水底世界。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到多种物质在浮力影响下的不同状态:漂浮、悬浮、下沉等,从而很好地掌握浮力的相关知识点。可见,多媒体工具的运用既让学生学到了物理知识,也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达到教师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认真分析,学会归纳和总结
首先,要理解力的概念和特点。在初中物理课上,我们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也就是说力是发生在两个物体之间的,这两个物体都同时担任受力与施力物体这两个角色。比如我们在分析一辆小车从一个斜坡下开到斜坡上,小车这时候在斜坡中途停下来,这时候小车的力根据受力分析可知,有重力、压力、摩擦力(f)以及支持力,这个力是通过两物体间相互作用效果而得出来的。如果找不到力的施力物体,就证明这个力是不存在的。
其次,学会分析力的作用效果。物体在受到力的作用时会产生两种不同的作用效果,即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也可以让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如果力的作用可以使物体产生形状改变或运动状态改变,那么物体有相应的作用效果产生的话,就证明此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此时分析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是什么就比较好分析了。
第三,合理运用力的平衡角度。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时,这两个力就是一对平衡力,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物体在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合力为零。比如一辆车在行驶的过程中,它既有往前开的牵引力,也有地面对小车产生的摩擦力,而小车在开的过程当中受地面摩擦的影响会使小车的运动产生一些变化。又或者说一本书放在桌子上,这本书存在两个力,一个是书的重力以及桌子对书的支持力,说明这本书受到了两种力。更为具体的是用物理数字来解释,如果一本书重力为1牛,那么放在桌子上的这本书的另一个力则是方向为书重力的相反方向且力为1牛。
总之,物理力学教学中仍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初中生要学好初中物理力学的知识,并将之运用于实际生活,不仅需要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多观察与总结,而且也需要在课堂上多吸取教师教授的学习方法和经验,学会把自己掌握的知识与教师教的内容结合起来,将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这样对于学生物理力学的考试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张站军.探析初中物理力学学习的误区与对策[J].人文之友,2018,000(017):243.
[2]侯东辉.初中物理力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赢未来,2018,000(015):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