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精神渗入小学班级管理之我见
2020-09-10赵成霞史志志
赵成霞 史志志
【摘 要】班级管理的有序进行是多方面因素共同创造的,人文精神是现代教育的核心,良好的班级管理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本文将就以人为本精神渗透入小学班级管理阐述笔者的个人见解。
【关键词】小学教育 班级管理 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6.052
班级管理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班级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有序进行。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民族的希望和未来。如何进行具有以人为本精神的小学班级管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人格理想的养成。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精神就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培养学生健康成长和轻松学习的精神,就是尊重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的精神。笔者根据新时代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精神指导,对如何完善小学的班级管理工作做尝试性的探讨。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践行以人为本精神的前提
传统的班级管理环境中,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对我们的小学班级管理是不利的。因为,这样做直接导致学生被动参与班级各项活动的局面。新时代,在以人为本的精神的指引下,教师应当尽力在重视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方面,多下功夫、认真总结。有的教师认为,小学生的各个方面还没有成熟,在很多班级管理的事务方面不需要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只要要求他们认真遵守班规班纪就可以保证班级的管理。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全面的。还有一些教师则认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对教师主导地位的威胁。这种想法也是不正确的。真实的班级管理环境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实现并不是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小学时期的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是最旺盛的。如果教师在班级管理工作上过于压抑他们的天性,就会影响到学生的一生。教师应当在平时的班级管理计划安排时,友善亲切地多跟学生交流意见,咨询学生的真实感想和体会。教师了解了学生的真实感受和迫切需要之后,就要在班级管理中多考虑学生的感受,适当做出调整。
总之,身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小学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时,要尽力做到教师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实现,这是践行以人为本精神的前提。
二、分析和把握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践行以人為本精神的关键
因材施教是以人为本精神的一个重要体现,在班级管理中的具体实践就是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小学生的重要性格特点主要包括:(1)好奇心旺盛。小学生的好奇心是非常旺盛的,对身边大大小小的事物都非常好奇和感兴趣。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时,就可以合理利用学生的这一年龄特点。(2)争强好胜心比较强。一线的小学教师都知道,表扬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是非常有效的鼓励方式。教师的一句表扬和一句夸奖,都能够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这一点特点,在班级管理中有效地运用这一管理策略,班级管理就能更加轻松和得心应手、事半功倍,也为学生营造了更加合理有序的学习环境。(3)创造力旺盛。长久以来,中国的教育界不得不承认的一个很尴尬的现实是,中国学生的创造力普遍比较薄弱。其实,小学阶段的学生的创造力是很旺盛的。但是很多教师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过分压抑了学生的这一天性。在小学阶段,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时,要找到教会学生遵守班规班纪和发展创造力的平衡点。(4)自觉性和自律性比较低。小学阶段的学生还都很年幼,在自觉性和自律性方面明显是比较低的。因此,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对学生适当严格要求还是很必要的。总之,分析和把握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是践行以人为本精神的关键,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时,一定要重视这一点。
三、关注和重视班级文化的建设是践行以人为本精神的人文基础
班级文化建设主要包括班风学风建设。班风学风建设是教师开展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精神基础,也是践行以人为本精神的人文基础。小学时期的学生受环境影响非常大,俗话说“学坏容易学好难”,学生在不良的氛围中容易形成心理学上的“破窗效应”。所谓“破窗效应”指的就是学生在目睹其他学生的违反班规班纪的行为之后,也会滋生不良行为。因此,为了避免学生之间不良行为的互相影响和传染,教师必须重视班风学风的建设。实践证明,有了良好的班风学风,学生在和谐的班级氛围中,往往能够更加自觉地学习和学会与人相处。总之,班级文化建设一定要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它是教师践行以人为本精神的人文基础。
四、开展生动有趣的课外活动是践行以人为本的管理形式的有效途径
班级管理不仅仅要强调课上的“管”,也要强调适当地开展课下的活动。二者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收放自如是班级管理的理想境界。小学时期,学生的课业任务不是很重,每天的上课时间也比较轻松。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开展和组织学生课下活动。课下活动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必不可少的部分。课下的行之有效的活动具体包括组织学生春游、参观图书馆、观看励志电影等。这些课下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的集体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最重要的是,学生在一次次的集体活动中,感受到集体大家庭的美好和遵守纪律的重要性,更加热爱集体,更加配合教师的班级管理工作,师生之间互相尊重和理解,班级氛围会更加和谐。在开展这些活动时,教师一定要注意安全问题,时刻谨记学生的安全问题无小事。总之,小学阶段的班级管理工作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有重要的影响。在教师的小学班级管理践行中,开展生动有趣的课外活动是实现以人为本的小学班级管理思想的有效途径,教师在平时的班级管理工作中一定要勤加运用、不断钻研和改善。
综上所述,将以人为本的精神和理念渗透到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是大势所趋、刻不容缓的。教师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有很多,除了上文提过的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展课外活动外,还包括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等一些有效的策略。教师要善于多研究和分析相关的理论和案例,早日提升自身的管理素养,努力为小学生创建一个和谐、美好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刘宇萍.以人为本强化班级管理[C].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二卷),2012.
[2]杨真.小学班级管理中的人文主义教育观念探析[J].科学中国人,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