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武术转型的社会动因剖析
2020-09-10许婷
许婷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0)05-025-02
摘 要 社会矛盾推动着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近代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历经了政治革命与内忧外患的时代,并影响了近代武术的传播与发展。基于此,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历史研究法和逻辑分析法从社会学角度探讨近代中國武术发展历程中的功能转变,反思影响近代中国武术发展的社会动因。建议未来武术要适应时代、求同存异,在矛盾中发展,以期为武术实现科学化以及走向国际化的道路提供思考。
关键词 近代武术 功能转变 社会动因
一、近代武术转型的功能转变
武术发展随着社会矛盾的变化,其功能也随之发生了转变。随着西方体育的冲击,武术技击的本质属性不断弱化,武术价值功能逐渐转向大众健身服务,主要体现在健身本质功能和文化本质功能。根据泰勒的文化理论,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相对于武术来说,武术的技术体现其物质文化,武术的规章制度体现了制度文化,武术的价值观念体现其精神文化,其影响一个民族的行为方式与发展[1]。
在晚清时期,中华武术主要沿用功夫、自卫的方式。但是,它从义和团走到民国整个时期,赋予了国家和民族强大的功能,主要以军事目的进行武术操练。晚清至民国时期,武术发展也彰显出中华文化在西方科技冲击下的艰苦历程。民国时期,尚武精神与国家融合是近代武术发展中的一个鲜明特征,以武术救国为旗帜,大力开展了一系列武术活动来增强国民体质。近代时期,强国强种口号的提出,国家试图通过武术这一途径振奋人心[2]。武术技击训练不断为军事服务。随后,社会阶层中开始建立以武术技击为主的武术团体,出现以尚武精神为文化载体的武术书籍、编著以及大众传播方式来宣传武术功能。在抗战时期,武术以技击为主要形式进行教学,主要服务与国家军事,在维护国家利益与民族尊严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文化运动下,武术受到文化的冲击和批判,各学者掀起了思想的热潮,人们开始对武术教育价值进行探索。这时武术的价值功能主要体现在文化争鸣上。因此,武术在社会中的传播受到阻碍与质疑,各武术人士提出从科学的方法改良武术适应时代的需要,给武术发展提出新的挑战。在土洋之争的背景下,武术又受西方兵操的冲击,不断学习西方体育竞技,开始向竞技武术转型,武术开始从搏斗、实战的应用形式转向赛事竞技,不断完善武术的表现形式,实现武术的多元化[3]。直到新中国成立,武术的俗文化特征以及技击功能的特质受到政治背景转型的影响。武术作为一种文化象征,在对外交往与文化推广中不断发挥重要作用,但中华武术从传统武术走向大众将不断失去技击的本质属性[4]。
二、影响近代武术转型的社会动因
(一)战争对武术转型的影响
近代时期,我国主要的社会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之间的主要矛盾,中国近代处于内忧外患的局面,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等战败,让清政府认识到武术以及冷兵器的使用不能满足战事的需要,中国武术被迫转型到民间,逐渐丧失其在战场上的价值。到20世纪后,日俄战争让中国人看到军国民教育的成果,武术被用作军国民教育的手段,把武术兵操引入军队进行训练,武术体操化改造成为其发展的契机。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后,日本接连在中国制造事端,使中国人民陷于水生火热之中。中国人民为了救国存亡,提出武术救国论,由此,武术再一次体现其实用性,刺激了武术的发展。
(二)社会运动对武术转型的影响
近代社会运动中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等都直接或间接影响着近代武术的转型。洋务运动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自强救国运动。这次运动受传统文化的冲击,逐渐重视西方科学技术,武术受到新文化的抨击,开始质疑武术的功能与价值。戊戌变法这一救国存亡政治运动的发起,社会引来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废八股,建立新的学堂制,为武术传播以及武术地位的变化创造了条件。同时期戊戌变法也促进女子身体和思想的解放,为女子武术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此后,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致使中华传统文化的进行革新。社会各界人士用科学的精神对中华文化进行理性的批判,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武术运动遭受科学性的质疑,大家开始对武术科学化问题进行关注。
(三)意识形态对武术转型的影响
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意识形态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代表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并具有政治服务、社会价值、社会整合以及经济功能。晚清时期,西方文化的侵入,冲击了传统封建地主阶级的意识形态。甲午战争之后“中体西用”思想逐渐取代“理学经世”思想,成为新的国家意识形态。五四运动时期,意识形态的基本特点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由萌芽转变到基本成熟,弘扬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倡导个性自由。由此,学者们开始批判和改良武术,探索武术的多功能价值。
(四)政治角色对武术转型的影响
政治角色对国家的经济发展、文化以及社会事业都与政府的政策息息相关。封建时期,重文轻武是影响武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清朝的天下得益于马术,因此,清政府害怕人民叛乱而禁止习武,习武之事只能在民间和秘密组织中进行传播。义和团运动,清政府企图通过义和团对抗外敌,把武术作为军事服务的工具。义和团战败后,清政府禁止习练武术和私藏兵器,武术再次跌入低谷。1903年清政府废武举制,武术在军队中的价值宣布终结,但军国民思想的实施,使武术进入学校教育得以实现。在政府的支持下,1928年中央国术馆成立,把武术改为国术,并且把武术作为强种救国的途径,来振起民族固有之精神、维护民族之独立。政府提倡武术,赋予了武术强种救国的任务,主要注重实战,而非体育健身,是促进武术转向政治化之路的基石。
(五)经济因素对武术转型的影响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是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基础。晚清到民国,中国传统农业仅仅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而不能满足工业发展的需求,因此武术在这一时期传播较为缓慢,多为民间自发行为。1930年以后,中国进入了内战和外战交替的战乱时期,物质上极其缺乏,武术传播较为缓慢,这一时期对武术发展多以实现军事服务为主,以强身健体来抵御外敌。新中国的成立以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基本的生活条件得到满足,对精神文化与健康的需求逐渐增长,加之国家政策的经济支持,武术在大众领域中得到了认可并广泛传播。
三、近代武术转型下的思考与启示
(一)求同存异、和而不同
武术在中国近代时期作为土体育,遭受了西洋体育的冲击,并且武术的发展面临着诸多科学性问题。中国武术根深蒂固,武术虽受西洋文化的冲击,但其在文化冲击中仍保存自身独特性与民族性。武术的发展虽然在社会转型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但从本质上来说,更是对武术自身科学性、价值性以及时代性等多功能的不断考验。武术的发展就应该正视在传播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以包容、开放的心态去吸收和接纳异质文化中带来的优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促进中华武术自身本土化和可持续发展。此外,在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过程中,要注重文化的双面性,善于运用辩证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既要吸取异质文化的积极因素,又要保存自身文化的民族性与独特性。
(二)适应时代、在矛盾中发展
社会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无论是文化还是个体,都应不断去适应社会变化。武术的发展也应如此。武术在不同时代背景下都以不同表现形态所存在,且受国家需要所驱动。在战争时期,武术主要服务于军事需要;近代武术发展与尚武精神所结合,民国武术的发展为振兴民族精神,这一过程都与时代背景相切合。如今,在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建设背景下,武术的传承与发展应注重武德与武技并重的武术发展道路。此外,武术应根据时代的需要,不仅要加强孔子学院等跨文化传播与交流,还应该拓宽以中国武术为独特符号的全球传播方式,使武术向国际化方向发展。
四、结论
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近代武术伴随着社会转型而不断传播与发展。由此可见,近代武术的发展历程与时代政治背景下的趋势相吻合,也反应了武术自身文化所独有的特质。然而,目前研究者对于武术自身技术的演变与发展的探讨较为匮乏。因此,在未来研究中,应充分考虑社会背景因素的影响,从社会矛盾研究方法去认识问题、揭示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断实现武术发展的科学化,为弘扬和发展中华武术提供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尹洪兰.近代中国武术的转型研究[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16.
[2]蔡宝忠.对近代中国武术史研究中几个问题的重新认识[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25(6):494-500.
[3]李义君,尹碧昌.“土洋体育之争”的回顾與启示[J].体育学刊,2015,22(5):17-21.
[4]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编.中国武术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