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叙事下的未来忧虑
2020-09-10江雪
江雪
摘 要: 库布里克的“未来三部曲”代表着个人的宿命观思想。在这种思想的主导下,库布里克的科幻电影叙事形成了循环的叙事空间感来呈现无限的想象世界。在循环叙事的往返状态下,库布里克科幻电影的重点就集中在对未来社会个人与机器、个人与社会的忧虑思考中。
关键词: 库布里克;循环叙事;圆形空间;宿命论
中图分类号: J9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8264(2020)02-0078-06
一、库布里克与“未来三部曲”
作为著名的好莱坞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多次获奥斯卡奖项提名,在电影迷心目中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在他71年的岁月中,总共执导了16部电影(其中一些他不愿意承认,例如《斯巴达克斯》。他认为自己在这部电影中没有主导权)。电影的数目相较于同期的马丁·里特、西德尼·吕美特以及后期的斯皮尔伯格、马丁·斯科塞斯要少很多,但是几乎囊括了各种类型和题材并都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在所有类型的电影中,最为人称道的是被称为“未来三部曲”的科幻电影《奇爱博士》(1964)、《2001太空漫游》(1968)和《发条橙》(1972)。
有评论家称“这三部电影是他创作高峰期的著名三部曲,也是他艺术成就上的三部代表作”。乌利希·格雷戈尔则认为“未来三部曲”代表了他“偏爱的”“能够引起轰动的、具有哲学或社会学意义的题材,前者如影片《2001太空漫游》,后者如影片《发条橙》”。可以说,“未来三部曲”既展现了库布里克在电影技术和电影类型的探索成果,又表达出库布里克个人对人类社会的思考和自我的哲学思想。
《奇爱博士》是在当时美苏冷战、核武器威胁的背景下,大胆描绘未来核战争对全人类的毁灭过程。它是一部黑色幽默片,为观众讲述战争狂人杰克将军启动采用核武器打击苏联的R计划,导致美国政府由于苏联“世界末日”装置的威胁而联合苏联阻止这场打击计划。不幸的是阻击失败,“世界末日”装置启动,整个地球即将被毁灭。在奇爱博士的建议下,美苏决定一起打造地下世界,重新开始。
《2001太空漫游》分成了四个部分,讲述了人类从猿人时期到月球探索再到木星计划最后到宇宙婴儿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内容,由一块神秘的黑方碑的每一次出现启发人类技术的飞跃。按照库布里克自己的说法,这就是讲人与外太空生物接触的故事。
《发条橙》是根据安东尼·吉伯斯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未来社会中青少年犯罪而产生的一系列循环故事。少年亚历克斯无恶不作,在杀死人后入狱主动接受了行为主义的心理实验治疗,变得厌恶罪恶,他因此获得自由。但出狱后,家庭的拒绝和之前作恶导致的报复使得他选择了自杀。自杀未果的他在政府高官的主导下却宣布自己痊愈了,而他又开始了入狱之前邪恶淫乱的生活。
这三部作品分别从当下的政治情况、技术发展和社会问题出发,展开了对未来世界的描述。在未来世界的呈现中,能够通过视觉空间清晰地感受到库布里克所要表达的个人色彩和意愿。库布里克试图用视觉语言呈现一个想象的现实空间,来解读个人与社会、人类命运与社会发展以及人性的阴暗角落。库布里克曾经在谈到《2001太空漫游》时认为,“我尽力去营造一种视觉上的体验,这种体验不能机械地用语言描述或者归类,它是要用令人动情的富有哲理的内容来直接洞察和揭示人的潜意识里的东西……” 因此,在库布里克的摄影机下,这种空间视觉体验的塑造在描述科幻未来的场景就格外得心应手,将对人类的探讨置换在另一个世界,形成真实的科幻体验。在这里,还不得不提到的是库布里克的个人电影色彩。
库布里克13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送给他一台格莱相机。库布里克自此之后就迷上了摄影。他热衷于用挖了孔的纸袋提着相机出去拍摄,因此常常是低角度的仰拍。這种拍摄技法后来在他的电影中常常见到,例如《发条橙》开始部分对亚历克斯的仰拍。同时,库布里克将剪辑视为导演的生命,认为只有剪辑才将电影从摄影、绘画等艺术中区分出来。电影的剪辑对于刻意的世界空间营造和电影叙事则起到基础性作用。因此,在库布里克的“未来三部曲”中,观众清晰地感受到库布里克刻意地将这种空间感和空间的叙事循环感剪辑体现出来。
二、循环叙事的表征
库布里克的“未来三部曲”清晰地呈现电影叙事的循环。这种循环既有电影主题对现实以及文明预言的响应式循环,又有人物命运的轮回循环,还有电影结构的封闭式循环。
(一)主题循环与命运轮回
在《奇爱博士》中,因为战争狂人杰克将军的R计划导致苏联的“世界末日”装置启动,整个地球表面被毁灭。这不禁让人想到玛雅预言的“世界末日”。同时,克默德在关于基督教时间观念的历史考量中认为“原子战争是启示录中描写世界末日的俗世替代”。“世界末日”的未来书写主题是科幻电影中反复出现的一个主题,也是不少文明对人类命运的预言。库布里克将文明预言的世界末日以原子战争的形式呈现在电影空间中,实现在当代循环书写启示录中“世界末日”人类命运的主题。
按照库布里克自己的意愿,当代人因为核爆炸图片的展览以及“世界与我一起死去”的观念,对核威胁其实越发不看重。“大多数人对核战争毫无兴趣,核战争这个问题也变得更加无趣……核战争爆发时间拖延得越久,我们就会产生越大的错觉,认为我们正在不断建立安全保障体系……”因此,《奇爱博士》的核爆炸世界末日主题的循环其实是基于现实人类社会的漠视态度,来建立想象空间以直接的视觉体验直击人们眼球。主题的循环是基于人类现实与命运的考量,因此在电影处理时库布里克刻意将未来的预言现实化。《奇爱博士》是在英国拍摄,库布里克却极力地还原了五角大楼的样子,将仅出现的三个场景都着力现实化。B-52战斗机的室内空间与室外的飞行空间都处理得如同当下的情状,《花花公子》杂志和绿箭口香糖增添了现实的元素。
除却世界末日的主题循环以实现对现实的核威胁漠视态度的冲击外,文明命运循環的特征还展现在《奇爱博士》结尾的处理上。
美苏联合阻击B-52战斗机的计划因为其中一架失联而失败。失联的战斗机最终将两枚原子弹投向苏联,“世界末日”装置因为这原子弹而自动启动。此时,奇爱博士认为既然消除核污染需要92年,那么可以在地球下再建一个活动场地。根据奇爱博士的估算,大概能容纳十万人。于是,美苏当权者开始各自分配利益,甚至要打破一夫一妻制度。婚姻家庭制度是社会制度的核心,社会是从家庭开始。对家庭的破坏意味着颠倒社会的秩序重新建立。很明显,这重新建立的家庭秩序又回到了封建制度下男权社会的一夫多妻制。结局让未来社会又返回原点,人类的发展又重新从地下开始,周而复始地循环过去的命运。
这种社会历史命运的循环还体现在台词上。影片的结尾,奇爱博士说:“Mein Fuhrer, I can walk.” Mein Fuhrer 是德语,意味“我的元首”,是当年纳粹对希特勒的尊称。奇爱博士是德国法西斯战败后被美国搜罗到美洲的一批科学家,代表着纳粹的遗留。这个句子表面来看意为“我的元首,我可以走了”,其实深入理解是纳粹的复苏,“元首啊,你的事业后继有人”。这既是对奇爱博士在这场核战争中兴奋态度的解释,也是暗示着强权政治核威胁下强国在重复纳粹的道路,是对整个人类的非人道毁灭。
这种命运的循环其实体现着一种宗教的轮回观。宗教的轮回观从自然的循环体会人类生与死的循环,然后延生到对人类命运的解读。弗莱认为,“统一了开始与结尾的循环回归感来自自然——日夜、季节、年月,他们为人类的死亡和再生概念提供了一种模型。” 库布里克在电影中对人类社会命运与主题的解读其实暗合了弗莱的“循环回归感”,使得“未来三部曲”呈现出与当代科幻大片不同的趣味取向。
这种循环也体现在《2001太空漫游》和《发条橙》中。《2001太空漫游》被很多评论家认为是一种进化论的阐释。但是,从猿到人、从人到太空婴儿的节奏来看,同样也可以解读为一种主题命运循环。每一阶段的物种发展到一定的程度(诸如掌握比较先进的技术)就有了踏入新一阶段的可能,在新一阶段中又循环开始前一阶段发展的命运历程。即使是库布里克最终呈现的宇宙婴儿阶段,不受拘束地凝视着地球,也是一种回归到原始状态的体现。库布里克的宇宙婴儿似乎与中国老子在《道德经》里说的“圣人皆孩之”有相类似的倾向。当所谓的进化论上升到一定阶段,其实又是返璞归真,形成了命运的圆形结构。在印度神话中认为时间是创造大神梵天的一场梦,当梦醒了,这个世界都会消失。当梵天再次沉睡,新的世界又开始了。循环,无尽的循环。库布里克认为“上帝观念是《2001太空漫游》的核心观念”,上帝代表着更高一级的文明生物,能够带领启发人类走向新的阶段。当宇宙婴儿凝视着地球时,意味着旧的世界如同梵天一梦般消失,新的世界又要开始了。世界的死亡与新生,在无限的循环中与其他地域的神话和哲学勾连起来,形成库布里克科幻电影中具有很强解读性的意象元素。命运循环乃至宇宙循环从这一角度获得其自身意义,并且在《发条橙》中获得更直白的解读。
库布里克认为《发条橙》的中心在于探索自由意愿。有意思的是在关于自由意志的探讨中库布里克反复使用一种宿命般的轮回来表现亚历克斯的命运。
亚历克斯在开始的时候和伙伴殴打了一位流浪汉。当亚历克斯接受行为主义心理治疗出院后又遇见这个流浪汉。这一次是流浪汉和他的伙伴殴打了亚历克斯。亚历克斯入狱前为了在伙伴中确立自己的老大地位狠狠地教训了伙伴蒂姆等人。出狱后,蒂姆和另外一个伙伴成了警察,偶遇亚历克斯并对他施暴。入狱前,亚历克斯和他的伙伴在夜晚装作受伤进入作家家里,侮辱了作家的妻子并殴打作家。出狱后,当亚历克斯遭受着来自社会的歧视,并且被蒂姆等人殴打得奄奄一息时,再度无意来到作家家中求助。作家认出了亚历克斯,了解到亚历克斯接受的治疗后,开始折磨他,并以此来实现政治斗争中对要求实施这一治疗的派别的攻讦。亚历克斯最终不得不跳楼自杀。
诸多报应式的回环情节显示出电影叙事在主题自由意志上的矛盾冲突,最终亚历克斯以回归恶的行为来获得社会所认可的“正常”。这又是一重循环,回归恶的本性的循环。在这样循环主题叙事中更能显现出个人自由时期的恶与自由意志被剥夺之后社会的“恶”,二者形成鲜明而可笑的对比。
“未来三部曲”的主题和命运循环依靠电影叙事来实现,同时又赋予电影叙事循环的结构设置。在电影的循环结构中体现出结构的循环来自电影特有的空间感。
(二)结构循环:无限想象与圆形空间
诺曼·卡根在分析库布里克的“未来三部曲”时,认为库布里克的这三部电影所拥有的共同特征之一便是无限的想象。他对库布里克想象主题的解释是这样的:《奇爱博士》的人物是生活在自己的私人空间中,这种精神病似的私人空间构筑了该电影的想象世界;在《2001太空漫游》的想象世界是从意识层面来解读,分别解释了猿人、宇航员、终极形式生命的主人对待世界的想象;在《发条橙》中则是构建了亚历克斯自我生活的想象世界,包括入狱后亚历克斯对《圣经》解读的自我融入。卡根关注“三部曲”中个人空间的意识想象,也是对库布里克电影深层意识的想象空间的解读。科幻小说最早来自乌托邦想象。“未来三部曲”作为科幻电影,它本身就是对人类世界的一种想象,是乌托邦或者说是恶托邦的无限延伸。
在想象的无限延伸中,库布里克将电影空间塑造成圆形空间来表达个人的思考。《奇爱博士》从开头到结尾的叙事形成循环的圆形空间,人类最终由高科技时代导致的动乱返回已经被推翻的高压统治一夫多妻时代。密闭的叙事模式使得想象力的塑造更具有爆发力,同时讽刺和隐喻的对象在封闭的电影空间中获得更强的表现力。在《发条橙》中,每一重叙事都是一个报应式的循环,这种循环在结构上就构成了一个圆形的结构,出发就是终点,终点就是出发。未来时代的社会依旧存在甚至有更严重的个人意志与道德或者社会规约的冲突问题。当下即是未来,未来即是当下。而三部影片中对圆形空间结构塑造最突出的应该是《2001太空漫游》。
从元素来看,《2001太空漫游》电影充满了圆形的构造,例如太空船、飛行器、宇宙婴儿的外壳。在飞往木星的计划中,弗兰克在太空船内运动时奇妙地实现了室内圆周的运动,展现了视觉上的奇迹体验,同时也形成了一个小的圆形空间。人类的运动永远处于一个无休止的圆中。电影为了体现计算机HALL-9000的人性特质,不少镜头都是尝试从HALL的角度来实现。透过HALL的圆形镜头,看到戴维的绘画,看到飞行器内戴维和弗兰克隐秘的对话场景。这种圆形的视角镜头将整个电影空间呈现为有限空间内的圆形表现,在密闭的空间中实现对社会的监视。看和被看在电影空间的呈现中表达得淋漓尽致,当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整个人类社会都是生存在被监视的社会状态中。唯有圆形的空间能够表达这种封闭的体验感。观众在电影外的世界看电影的世界,电影世界里HALL又监视着戴维和弗兰克的行动。同样,弗兰克和戴维又在圆形飞行器中窥看着HALL。收缩的空间体验感将一切表演置于圆形构造中,获得空间感的再度增强。戴维·哈维认为“时空压缩”的后现代解读能够给予电影尤其是科幻电影在封闭式空间表演的意义,解放常规约束中的形象。库布里克让圆形的构造元素充满整部电影,实质上展现着一种密闭空间循环往复的状态,以有限的空间来容纳无限延伸的想象世界。
从《2001太空漫游》的主体架构来看,圆形空间的解读能够得到更好地呈现。杰里米·伯恩斯坦在采访库布里克关于《2001太空漫游》创意的时候,库布里克认为“我们已想出的术语中最好的一个就是‘太空奥德赛’,它与荷马史诗《奥德赛》从某种角度上有一定的可比性。我们突然想到,就像现在太空对于我们这一代人一样,巨大无边的海洋对于古希腊人来说,一定具有某种遥远而神秘的性质。”库布里克的话显示了这部影片的架构创意来自荷马史诗《奥德赛》。众所周知,《奥德赛》是关于回乡、回归的主题,出发的目的是为了回归。那么它本身就是一个圆形的构造。约瑟夫·坎贝尔在《千面英雄》中对这类故事进行了一个结构式的归纳:
“将故事以图表的形式表现为一个从‘出发’到‘返回’的圆圈。从其日常所居的茅棚或城堡出发的神话英雄,被引诱到挟持到、或是自愿地走到冒险活动的入口。在那里,他碰到一个幽灵般的存在,守卫着这一通道。这位英雄可以击败这个势力,或者设法赢得其欢心,从而活着走入这个黑暗王国……他也可能被对手杀死,降入冥世(肢解,上十字架)。越过这一入口后,这位英雄开始了在一个充满陌生的而又奇怪地熟悉的势力的世界中的旅程,其中某些势力严重地威胁着他(考验),某些则提供神奇的帮助(助手)。在他抵达这一圆形神界的中心低点后,他经历一次最大的磨难,并得到报偿。这一胜利可能被表现为这位英雄与这一世界的女神——母亲的性结合(神圣的婚姻)……最后的任务是返回……这位英雄从这一恐怖王国重新升入尘世(返回,复活)。他所带来的恩物(万应灵药)恢复了这个世界。”
这样的结构图式恰好和《2001太空漫游》契合。戴维和弗兰克在最先进的计算机指导下前往木星的宇宙冒险最终在HALL的阻挠和黑石方碑的引导下穿越时空,进入莫名的路易十六时代巴洛克风格与现代简约风格相结合房间,突破死亡的界限,成为新生的宇宙婴儿。婴儿代表着重新开始的状态,也代表着至高的无邪状态。当二者融为一体,影片结束。这并不是一个垂直的上升状态,而是另一个世界的开始。一切都在循环中。戴维所代表的“奥德赛”是现代神话的书写,在宇宙的圆形世界里书写人类命运的死亡与新生所形成的轮回。库布里克认为《2001太空漫游》中是有上帝的,不过是上帝们。“上帝们”代表着比人类高级无数层次的外星生物,凝聚为黑石方碑成为影片外星文明的呈现。上帝的解读再次验证了库布里克对于影片结构的神话模式的仿照,也凸显了库布里克的宿命轮回观的心理。
循环代表着无限地往复,未知过去也未知未来,未来即是过去,过去即是未来。人类的未来社会并不会因为技术的进步而实现乌托邦,《发条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未来三部曲”在结构和主题上反复呈现循环的圆形空间感,将人类现实与未来想象融为一体,展现了库布里克在电影空间剪辑驾驭的特色和个人对于人类命运和人性思考的观点。
三、轮回观主导下的未来忧虑
在这样的循环轮回叙事中,能明显感受到库布里克的“宿命论”观点。《发条橙》中亚历克斯经历过治疗后再度回归恶的开端,亚历克斯施暴的对象最终又变成施暴者“报应”亚历克斯,无一不呈现着一种无法解脱的宿命观。在对《2001太空漫游》的解读中,评论家安德鲁·萨瑞斯认为,“《2001太空漫游》关注无限和永恒,最重要表现的是库布里克精神的内在恐惧……我们无论如何都无法摆脱自己。”这种无法摆脱的内在恐惧,在宿命论的主导下衍生出电影的许多解读点,其中很重要的就是库布里克对于未来的忧虑——人与机器、悖论的毁灭。
(一)人类、机器的异化与博弈时代
科幻片更多的是展现未来生活的状况,尤其是未来科技生活。在“未来三部曲”中,能够看到人类与机器的博弈状况,尤其是库布里克对机器又爱又恨的矛盾心理。
《奇爱博士》中,核武器所代表的技术与机器最终让全人类走向了毁灭。影片中,由于战斗机被击中导致原子弹舱门不能顺利打开。昆少校亲身到底舱中完成了舱门打开这一程序,并且骑在其中一颗原子弹上无限坠落,最后在原子弹的爆炸中死亡。这种“爱国主义”的疯狂与原子弹一起失去了人类本身的血肉意义,如同设定好程序的机器一样不顾一切直奔向投放地点。在机器时代的人类,被异化为机器的奴隶。这种状况下,机器的不可靠性被呈现在机器在战斗中受到损伤无法顺利按照程序打开。在《发条橙》中,机器的不可靠性则转为行为主义心理犯罪治疗的失败。库布里克认为:“现代科学看上去更加危险了,因为它在完全研究透彻之前,就给了我们力量去摧毁自己。”库布里克极力想要表达人的道德善恶来自人类的选择而不是机器的控制。人与机器的博弈,机器的不可靠性显示着人内心的挣扎,无论善还是恶的行为都要突破机器对人的控制。
《2001太空漫游》则展示了机器时代人类如同机器的冷漠以及机器的叛逆不可靠。弗兰克在被技术包围的环境中与父母对话是冷漠的,漠不关心。而戴维宁愿一个人下棋或者和HALL下棋也不愿寒暄几句。最突出的画面是戴维和弗兰克一同用餐,整个过程中没有任何交流,各自观看个人阅读器中关于这趟旅行和HALL的报道。在机器和技术的包围中,两个人如同机器一般冷冰冰。异化的力量不仅仅体现在人的机器化,也体现在机器的人性化。电影中的报道很明确地说了对HALL的人性化情感设置。HALL能够以充满磁性的情感语调和戴维聊天,当面对戴维决定关掉它的情况时,选择去杀死三位沉睡的科学家和戴维、弗兰克。机器已经违背了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三定律,展现出为求生存而自保的“人性”。当戴维历尽辛苦回到中控中心关掉HALL的过程中,HALL由最开始诱惑、谈判的语调转变为苦苦哀求,最终以一首《Daisy》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电影既展示了机器的人性化(也许是程序设定的),也显示了机器人并非是绝对不伤害人而具有可靠性。当技术到了一定程度,人类与机器必然存在一个博弈的场面,如同《银翼杀手》中的复制人。当机器人有了自己的行动,不可靠性就大大地增加。
库布里克在“未来三部曲”中对人类与机器的解读不仅仅是异化理论的电影呈现,也是个人对待机器的矛盾态度呈现。从库布里克的经历中,知道他对于新的技术都有较高的热情。但同时,生活中的库布里克不愿意坐飞机,开车也极慢。他坚信机器都是会出故障的,具有不可靠性。这种对于机器的矛盾态度其实质是来源于他个人内心的恐惧,无法摆脱宿命观的恐惧,对未来既充满向往,又无限忧虑。
(二)个人与规则悖论的毁灭
“未来三部曲”的未来忧虑又表现在影片中无处不在的人类社会的悖论中。《奇爱博士》中R计划是为了防止总统死掉无人发布命令的尴尬局面。杰克将军这个部队中层将领却因为个人的癫狂利用R计划来发动攻击苏联的行动。当曼德里克将军需要给总统打电话报告撤销R计划的代码时,却发现没有足够的硬币来支付电话费而被拒绝。曼德里克让抓到他的下层士兵砸开自动贩售机获取硬币时,士兵一开始是拒绝的,因为这是社会规约所不允许的。即使后来被曼德里克逼迫砸开自动贩售机,他仍在嘟囔“如果可口可乐公司追究責任,你要承担责任”。在社会完全动乱的危机时刻,士兵仍坚守着自动贩售机的社会公约,不知是该笑还是该敬佩。这样的矛盾效果凸显了个人行动与社会规则的矛盾,即使这个行动是正义的,仍然可能违背社会规则。《2001太空漫游》则体现在HALL中。人类对HALL输入指令要求HALL必须隐瞒两位宇航员此次太空之行的真实目的,但同时机器的设置指令又要求它不得向人类隐瞒。两条完全矛盾的指令让HALL迷茫不知该如何处理。于是,当显示出错时,HALL对戴维说:“这是你们人类的错误。”这里的悖论就完全是人类的秘密设置与通行的基础规约之间的矛盾,显现私心与规约的不可调和性导致了旅行事故的发生。机器的不可靠性最终源于人类自身的矛盾和悖论。而在未来忧虑中,库布里克思考得最多的是个人意志与社会要求的悖论,这呈现在《发条橙》中。
《发条橙》这部影片本身就是在探讨个人意志选择与社会规约之间的悖论问题。经过厌恶治疗,亚历克斯对一切罪恶行为感到恶心。当别人欺负他或者他想要参与淫乱行为时,治疗导致的习惯性行为厌恶就会让他感到恶心从而放弃恶的行为。但这种放弃并非他的个人选择,而是社会强行治疗后强加给他的。他没有选择的余地。他只能做一个遵守社会规则的“好人”。也就是说,此刻他的个体是不完整的,因为他失去了个人对善恶选择的控制。当最后亚历克斯宣布“我完全康复”的时候,他重新开展以前的邪恶行为,却成为一个完整的个人。个体的完整性与社会道德之间出现了悖论,这正是影片最强烈的探索意义。同时,当亚历克斯治疗完成后返回家中,他成为一个社会意义的“好人”,改过迁善。但是,他的父母却拒绝了他。当他表面宣布“我好了”再度重返恶的选择时,他的父亲又重新欢迎他回家。影片的最后,一众绅士淑女热情地围观亚历克斯的邪恶行为。这不得不说又是对社会道德和个人欲望的矛盾呈现。
个人与规则的悖论被影片呈现得淋漓尽致。这些悖论之后是无序的社会以及引发的个人问题。人性的存在从潜意识来讲是善恶兼备的,但当恶完全依靠外来的社会手段所驱除时,个体的完整性不再具备,个人被毁灭。而当无视社会规约时,社会的发展成为一个问题,整个社会的道德体系将会崩溃。库布里克看到二者的悖论,却很难找到一条出路。
库布里克个人的宿命观呈现在影片中构成了他对未来社会的忧虑。同时,在宿命观主导下,他的电影空间叙事自然采取了循环的叙事方式来加强这种宿命感,从而无限放大未来忧虑。库布里克科幻电影的叙事最终还是以现实主义的风格和形式,来书写内心的不安和永远无法摆脱的自我。
参考文献:
[1][美]Angel,Jerome,ed.The Making of Kubrick 2001[M].New York:New American Library,1970.
[2][德]乌利希·格雷戈尔.世界电影史——1960年以来[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
[3]郑雪来.世界电影鉴赏辞典(续编)[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
[4][美]戴维·哈维.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5][美]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美]诺曼·卡根.库布里克的电影[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7][美]文森特·罗布伦托.漫游太空——库布里克传[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12.
[8][美]约瑟夫·坎贝尔.千面英雄[M].北京:金城出版社,2012.
[9][美]吉恩·菲利普斯.我是怪人,我是独行者——库布里克谈话录[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