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中华传统文化的 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2020-09-10贺欢欢

今古文创 2020年32期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

【摘要】 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根基,需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作出调整,为实现传统文化的新发展,自然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推进二者之间的会通和融合既有助于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深度发展,又有助于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32-0044-02

一、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提出

中华传统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经受着考验,从未中断,且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彰显着我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一方面,作为一种具有兼容性和开放性的文化,中华传统文化能够包容多民族文化,既包含着不同民族的文化,又体现着各个民族的独特性。另一方面,中华传统文化来源于社会活动,影响着人民的生活方式,是人们生活实践的成果,同时服务于人们的生活,注重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以及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促使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进而改变着人们思想观念。随之而来的是对传统文化更高层次的需要。

当前,我国正处于文化转型时期,建设文化强国成为主要任务。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新发展。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中,就已经提出创造性转化中华传统文化,这是党面对新情况所做出的重要决定,是对新时代的文化建设所做出的应对策略,是与时俱进的重要表现。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

创新性发展中的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成果,指导着中华民族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全过程,这些都得益于马克思主义的指导。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党的行动指南,无论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不能有丝毫的动摇,因此,在实现中华传统文化新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思想之所以能够指导传统文化的新发展,是因为二者之间具有共通之处。一方面,二者在价值追求上具有相似性,馬克思主义就十分注重人的思想,强调要实现人的解放,极其看重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亦是如此,其中也有许多关于人的描述,如“仁爱”“民贵君轻”等思想;二者都致力于现实中的人的解放和发展,反映了人们对平等、 幸福的追求。另一方面,二者都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根据各个国家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是与时俱进的。中华传统文化也是这样,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变化、丰富和完善。随着人们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等的改变,以及社会发展状况的变化,文化交往方式也需要做出调整,摒弃不合时宜的文化。二者之间的联系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提供了必需前提,有助于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传统文化相融合,同时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在丰富马克思主义深刻内涵的同时,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新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指导

在马克思看来,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性作用,只有实践能够检验认识的正确与否,马克思主义也经历着实践的考验,也是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同样,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实践的智慧,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过程中,在处理各种关系的实践过程中创造和积累起来的,并不是天然就有的,是实践中慢慢形成的。正如中华传统文化,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建立的,由起初单一的农耕文化发展到今天多样的文化,正是时代发展的结果,是实践的结果。实现新时代更高要求的转化和发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要根据具体的社会发展现状做出调整,立足国情,利用已有的现实条件,选择正确的转化和创新道路。也就是说,在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新发展的过程中,在挖掘传统文化深刻内涵的过程中,在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协调发展的过程中,既要利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赋予其新的内涵,又要紧跟时代的潮流。

(三)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指导

在马克思看来,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决定者,创造着历史,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并且,文化作为人实践的产物,是由人民群众所创造的,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离不开人的参与,只有依靠人民群众、相信人民群众、扎根到人民群众中,才能创造出优秀的文化。中华传统文化的新发展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不单单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更重要的是对新时代传统文化的重新塑造,在这个过程中,人民群众的意愿要尊重,人民群众的看法要倾听,人民群众的诉求要了解,要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创造和转化文化。因此,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新发展必须要深入群众,把人民群众视为发展的主力军,发挥群众丰富的创造力和高超的创造智慧。同时,要保障转化和发展后的文化让人民群众积极主动接受,不能远离人民群众。要使中华传统文化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的繁荣发展。

(四)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的指导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维是发展、变化的思维。认识到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世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的存在,要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问题。同样,中华传统文化作为实践的产物,与其他事物之间必然存在着多种联系,例如农耕社会中就形成了农耕文明。因此,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新发展必然要从各个方面的相互联系中进行,在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优秀元素的同时,还必须要立足现实,根据新时代的社会发展状况以及人们的精神诉求等方面进行文化创新,在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进行创新,在创新的过程中进行新的传承,最终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新发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三、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

创新性发展的路径

首先,既要弘扬和挖掘其当代价值,又要与时俱进。一方面,必须要把握好继承和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没有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新的发展就会失去根基,没有继续发展的诉求,也就无所谓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二者相互依存,缺失任何一方面都是没有意义的。

因此,实现这一创新,必须要吸收和借鉴其中的合理成分,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另一方面,没有什么文化是永恒的、一成不变的,文化也是不断发展的。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也要紧跟时代潮流,直面社会发展需求,根据人们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等的变化做出调整,利用已有的现实条件,选择正确的转化和创新道路。

其次,要正确对待西方文化,以开放包容的态度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随着国际间文化产业的流通,现在正处于文化交流日益普遍的时代,中华传统文化必然会与西方文化产生联系。在接受西方文化产业的同时,要坚定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信心,谨防文化渗透。

同时,对待西方文化的到来,既不可故步自封,也不可全盘否定中华传统文化,而是要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在立足国情、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特点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吸收和借鉴,在平等交流中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正如推进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传统文化的会通和融合一般。在吸收借鉴西方文化的同时,要注意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特点。

最后,要明确当前的困境,有针对性地做出调整。一方面要明确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能够正确区分文化的好坏,及时调整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文化因素,保持傳统文化的时代性。另一方面,要根据新的时代特色和社会需求,明确能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那部分文化,明确能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进行新发展的那部分文化,根据社会发展状况以及理论指导做出调整。

四、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意义

首先,通过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新发展,使其紧跟时代的潮流,不断满足社会发展的新需要,有助于挖掘中华传统文化新的时代价值,继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延续中华灿烂的文明史。同时,中华传统文化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有助于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

其次,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文化,本身就具备着西方的思维方式和理论方法,将其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相融合,将一些抽象的原理通过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出来,通过促进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传统文化之间的会通和融合。

最后,在跨国际交往日益广泛,以及越来越多外来文化渗透的背景下,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目的是为了避免“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的西方文化中心论者对本土文化的冲击,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自信,激起了人们对传统文化发展的关注。从而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树立决心和信心。

实现传统文化新发展是时代变迁的必然选择,是社会发展变化的新要求。这既是新时代的发展契机,但是又面临着各种的困境。为实现这一新的发展,必须要抓住时代机遇,冷静面对发展过程中的困境,以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新发展,使传统文化在今天乃至未来能够更好继承和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N].人民日报,2014-1-1.

[2]林国标.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中的作用[J].湖南社会科学,2019,(06):120-126.

作者简介:

贺欢欢,女,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猜你喜欢

中华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
浅析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发展状况
如何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谈如何在小学教育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论孙中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
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与动力源泉
中华传统文化与资助育人的“四化一体”融合机制研究
让中华传统文化在小学思想品德课堂中绽放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