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口语表达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2020-09-10多存娥

南北桥 2020年9期
关键词:小学教育专业成因分析现状

多存娥

【摘    要】就目前的小学教育专业来说,学生需要提升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这样才可以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便利。作为教师来说,应寻求提升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方法,使学生能够流利地表达出教学的内容,使听者能简单、快速地接受,因此,需要教师使课堂内容具备趣味性,遵守口语表达规范,推荐学生阅读相关书籍,尊重学生自尊,注重教学方式并及时纠正语病,使学生从真正意义上提升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基于此,本文对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口语表达的现状及其成因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教育专业  学生口语表达  现状  成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9.070

一、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口语表达的现状及其成因分析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

首先是通识课程和实践课程的设置比例上存在较大的缺陷,实践和技能类课程占总课时的比例仅为5.72%,很难体现小教专业的实践性。其次是学校安排教学课时过多,学生很少有进行训练的时间。再次是课程体系不合理,忽视了教师口语与其他学科教学的相关性,导致了学生教育实践活动与口语技能训练环节的脱节。

(二)教学和考核方式单一

在《教师口语》的三大模块中,教师职业口语技能是重点,但在实际教学中,其地位却远逊于普通话训练,教师往往把教学核心定位在围绕“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进行方言辨正、词语正音、短文念读、简单对话等方面,注重浅层次机械模仿,忽视学生的参与性和主体性,从而使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被削弱。在教学方式上,大多数教师还在沿袭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方式,教师一言堂代替了学生的技能训练,没能体现出教师口语的实践性,不注重在语言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另外,单一的考核方式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调查中有半数以上的师生认同学校现行的以普通话水平检测代替教师口语测试的方式,但这种模式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它必然会对学生形成误导,认为学习教师口语就是学习普通话。

二、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策略

(一)教师多加鼓励,使学生对口语表达拥有自信心

不论何时何地,对人最大的认可就是鼓励,对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也是如此,老师应加以鼓励,在学生口语表达有困难和失败时,要让学生知道困难和失败并不可怕,只有战胜自己,努力坚持,才是对抗困难与失败的正确方法。因而,老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发现某些学生在口语表达能力方面存在问题时,要加以鼓励,除了让学生多加练习之外,还要在适当的时间加以积极的鼓励,使学生拥有自信心,有效提升口语表达能力。相反,如果老师没有重视学生的自信心是否充足,而是仅仅关注学生对口语表达的学习深度,就会使学生只是提升书本上的能力,在具体的口语应用中不会有任何提高,对学生今后的教学工作也不会有所帮助,还会使学生对口语表达更加没自信心,久而久之,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也不会有所提升。

(二)制定科学的课程设置方案

《教师口语课程标准》中规定,师范专科不得少于72学时,中师不得少于100学时。这样看来,小学教育专业的“教师口语”至少应不少于72学时,但实际的课程设置方案却并未达标。在有限的学时内普通话训练比例较大,“教师口语”课程完全变成普通话课程,教育口语训练完全被忽略,这样的分配极其不合理。笔者认为,在小学教育专业的“教师口语”的课程设置上要做较大调整,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方案。可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增加课时,增加到96课时左右,普通话训练占30学时左右,一般交际口语训练占20学时左右,教育口语训练占46学时左右;另一方面增设选修课,以弥补有限课时达不到预期效果的缺陷。

(三)建设一支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目前,小学教育专业“教师口语”教师大多来自汉语言文学专业,对小学教育专业背景、小学课堂的实际需求等方面不了解、不熟悉,没有办法达到此专业的培养目标。特别是有一些教师来自非师范类学校,缺乏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等相关知识,更难开展教学。因此,建设一支专业化的教师团队是“教师口语”课程改革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建设专业教师队伍,可以设置一个系统、可行的“教师口语”师资培养方案:可以通过提供进修、培训的机会,让“教师口语”教师取得普通话测试员资格、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背景;可以设置假期“教师口语研修班”,邀请教师口语及相关方面的专家、教授、学者进行系统培训;可以让教师在设立“教师口语”硕士点、博士点的院校进行深造;可以安排教师深入小学挂职、调研,了解小学实际情况;等等。

(四)开发第二课堂,拓展更多学习渠道

在网络化资源配置丰富的今天,其实只需要转变僵化的思维就能开拓更广阔的学习之地,比如口语教材有的章节过于偏向理论,比较单调,教师可以在网上看看其他教学视频、教辅资料,等等,以便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变单调的问答环节为互动式教学,将具有代表性的教学环节搬到教学过程中去,多角度分析和对比其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和值得学习的地方,与小组互动交流环节、小学实践环节多方位交叉结合,以求找到更多学习的交叉点,增强学生学习的多样性和互动性,真正有效开发第二课堂,增强口语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综上所述,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的方法需要教师加以重视,而且要遵守科学且合理的方法加以执行,这样才能够确保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培养成果得以完美地呈现,促进学生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为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严谨性,为今后进入社会、立足社会提供良好的條件。

参考文献

[1]蔡培.师范生汉语口语表达能力培养模式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8(23).

[2]李丹.基于实践取向的小学教育专业教师口语课程教学策略研究[J].教育探索.2016(11).

猜你喜欢

小学教育专业成因分析现状
道路桥梁结构加固措施与方法分析
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模式
从大学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的设置看如何培养儿童教育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