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初中体育的德育优势,强化初中德育工作

2020-09-10钟育明

启迪·上 2020年9期
关键词:初中体育

摘要:体育学科是初中学科体系的重要门类之一,在新课改的形势之下,体育课也随着进行改革。现阶段体育课程改革的宗旨是需要将德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之中,进而将德育作为体育课程的日常性教学内容之一。因此,体育教师要在体育教学课堂,从根源上推进德育教学工作,通过多元化的德育教学模式来增强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凸显德育与体育之间的关联。

关键词:初中体育;德育优势;德育措施

前言:在传统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与体育教育毫无关联,起码很难凸显出其重要价值。而新课改强调,要从根源上改变这一教学形态,让学校的体育教育更侧重于德育工作,强化德育提升体育教学的根本方向。学校只有采取新的教学模式,并能促进师生的紧密配合,方可激发初中生的体育潜能,创新热情,开拓精神,以及养成更为健全的人格品质。

一、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价值

新的教学大纲要求体育教学进入全新趋向,其中在教学模式上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体育课堂不再单纯地教授体育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还要注重对学生德育的培养,意志力的提高,人格健康状况的关注,积极人生态度的培养。由此可看出,初中生的德育教育在体育课堂中也成为必要的内容之一,教师应不遗余力地落实相关的教育法规和教育政策,为学生树立全方位的教育奠定基础。只有采取良好的教育方式和正确的教育途径,才能培养起学生,协作意识和健全的品格乃至坚韧不拔的意志力。

初中生处于成长的关键期,身体各方面的机能尚未成熟,在精神品质方面也有待强化,环境适应能力相对较差。学校教育一定要抓住学生的特点,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将德育教育植根于日常教学之中,在潜移默化的教育推进之下,塑造学生应有的品格和优化相关德行。

二、德育教育优化措施

(一) 体育课堂渗透德育内涵

体育课堂本身存在德育因素,尤其是协作类体育项目。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下,教师对德育教育并不重视,缺乏相关知识的渗透和相关素养的培养,仅仅将体育相关知识传授于学生,而学生不光要有健康的身体,还需要有健康的人格和优良的品质,这方面需要在体育课堂不断地渗透德育内涵方可实现体育教学的全面优化。

(二)引导学生树立秩序原则

初中体育课堂会开展一些集体性的体育活动,这些活动不仅要求学生尊重游戏规则,而且要培养学生树立秩序原则。教师只有积极地引导学生正确进入课堂的各个程序和环节,才能避免体育课出现散漫和随意的现象,也强化了体育课的纪律性。教师要全面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德育状况,消除巨大的个体差异,形成规范的行为习惯,让体育活动更加有序文明,从而激发学生对于体育课的学习兴趣。

例如针对篮球训练而言,不仅要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还要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力,以及顽强面对苦难的能力和心理。教师只有在学生运动以及体育活动中加以强调,予以积极的引导,才能消除学生的退缩心理,强化其集体荣誉感,克服篮球训练以及对抗性竞争所存在的问题,提升相关的运动能力和水平。

(三)增强协作精神

社会是由无数个体构成的集体,协作精神在任何一个团体中都不可缺少,因此在体育课程教学中,一定要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将其作为德育教育的重点来抓。无论是篮球训练,足球训练还是拔河训练、短跑接力,都涉及一定程度的协作,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优良品格。嗯,体育教师务必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协作意识,消除学生的逃避心态,为其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状态而做努力。

例如针对接力跑就是增强学生协作能力的最重要的时机,教师首先要为全班同学进行分组,然后通过各组的默契协作完成相关的任务,在比拼中提升学生的协作精神,发扬学生紧密配合的默契感,进而让学生在此活动中不光收获的是身体上的锻炼,短跑知识的习得,最重要的还有德育层面的巨大提升,彰显体育教学与德育相联系的价值。

三、强化德育教育内涵

(一)密切联系体育实践

体育锻炼是体育实践的重要形式之一,而教师要让体育锻炼,成为学生的日常行为之一,通过体育锻炼不仅要增强学生体质,更要帮助学生激发体育实践热情,形成良好的意志力。在不同体育活动当中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存在差别,而个人能力的提升,以及德育内涵的渗透,都需要长时间才能完成。因此,体育教学要将相关理念和意识渗透到学生的日常锻炼之中,全方位来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优化其与之相关的人格特质。

(二)加强师生配合

师生配合对于体育教学效果的提升非常关键,而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中,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缺乏有力配合。教师针对此种情况采取的措施也不当,应有针对性的予以积极的引导和有效的心理疏导,让其意识到体育教学活动的规则意識的重要性,并能够主动融入愉悦的体育活动之中。

(三) 感恩教育融于德育教育中

初中德育教育的核心内容包括感恩教育,因此在体育课程的德育渗透中也不可缺失。若学生缺乏感恩心态,则会表现出性格孤僻,待人冷漠等不良行为,这对其成长和发展极其不利。只有教师在课堂中给予真诚的关爱和欣赏,激发学生的感恩意识,并逐渐形成完美的人格和健全的性格。

结语:初中德育教育要全面开展,需要依赖于日常教学活动,以及教学之外的其他教育行为。务必要将德育教育与体育教学紧密联系,才能探索出具有针对性地教育举措,以便在未来的体育教学实践中,落实德育教育相关理念,强化德育教学行为措施,为学生形成良好的德育行为和优良的品质习惯提供保障,进一步增强中学生对于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在适当时期形成自我教育。

参考文献 :

[1]顾建霞. 发挥中学体育的德育优势增强中学德育工作[J]. 高考, 2019(18).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高潭中学 钟育明

猜你喜欢

初中体育
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篮球教学中三步上篮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