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幅图教学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习作能力的实践
2020-09-10黄彩媚
[摘要]看图写话是低年级习作能力向更高层面过渡的一种教学形态。多幅图教学,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展示多个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以达到提升习作能力的目的。本文将以此为切入点,浅谈运用多幅图教学提高小学生习作能力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小学;多幅图;习作能力;实践
写作教学一直以来是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小学阶段的习作教学,对学生的长远发展起到奠基作用。习作由于其综合、统整的特性,对于学生表达能力、创造能力等综合素养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因此作文水平是衡量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重要标志。然而,如何在小学阶段运用丰富的手段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这是教师习作教学中的一大难题。笔者在多年教学探索中,运用多幅图教学,大大提高了低年级学生的习作兴趣。
多幅图教学,也就是常见的看图写话。多幅图写话是对低年级学生观察能力的一种考察,也是写作能力的一种提升。下面,笔者从四个方面入手谈谈多幅图教学的经验。
一、第一步:观察图片(如图所示)
针对左边的图片,笔者在教学中,运用“三个看”策略,一步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从图片的三个维度,通过提问的方式,探究图片内容,引导学生主动讲出自己的想法。“三个看”操作模式如下:
1.看出顺序
学生刚刚看到图片,就会发现每幅图的右下角都有不同序号的记号。有用小圆点表示的,有的用数字表示,不管哪种表示都能分辨是第几幅图,一个圆点表示第一幅图,数字1表示第一幅图,以此类推,学生就能掌握图片的顺序了。
2.看出相同
这几幅图共有什么景物或共有什么人物?通过认真对比,从顺序上可以看出几幅图共有什么特征。学生能根据提示顺利找出来。如下面的教学片段:
师:这四幅图里都有什么共同有的东西?
生一:兔子
生二:田地
生三:蓝色的围栏……
由学生们的观察与回答,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本次看图说话故事的主角,以及故事发生的地点和故事大概的主题。
3.看出变化
让学生从几幅图按顺序看,观察发生了哪些变化。如时间的变化,事件、画面也一直在变。孩子们只要能观察到有变化,就不难找出事件也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了。
二、第二步:想图、说图
通过认真观察几幅图后,学生迫不及待地想说出图片的意思。这时,要求他们必须按顺序说出每幅图的意思,必须想清楚才能更好地表达出来,并提醒他们:“别忘了用上好词好句”。通过提示,学生会通过想象讲述画面的内容,得到让你意想不到的效果。
当然,有的时候,教师发现学生在经过观察和思考后,写出来的文字仍然平淡无味,究其原因,是学生未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只是简单的描述自己所见的景物。这时,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天马行空为故事主角赋予新的色彩,甚至可以让学生在已有的图画上加工再创作,然后讲出自己创作的意图。
通常情况下,笔者还会引导学生观察附近的生活场景,比如周围的农田、小卖部等,将这些熟悉的场景运用到自己的看图说话中,然后鼓励口头表达能力较强的几个学生给全班同学做一个示范,表扬他们用哪些好词好句,好在哪里。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们的倍心倍增,都禁不住想表现自己,生怕落后他人。为今后写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第三步:写话
低年级学生掌握的词汇量不大,写一段完整的话,是比较困难的。但是有了前面的第一步,第二步的辅垫。学生都已经把几幅图的意思口述出来了,要怎样才能连在一起组成一段或一篇完整的话呢?这时,我会让学生运用时间的变化,或事件的变化,用早上、过了一会儿、到了下午、天黑了等一系列词语去过渡到另一幅图。当然,低年级学生能把多幅图的意思完整地描述出来,让人读后留下简洁明了的印象,就达到基本要求了。
四、第四步:强化看圖说话训练
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看图写话的能力,离不开教会学生正确的读图方法和引导他们表达内心所想,更重要的是,要强化看图说话的训练,定期上相关习作课,使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教师也可以通过多次展开的习作课,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能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指导训练。
看图写话是低年级写话教学的一个难点,它对培养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书写能力非常重要,是写作的基础。只要我们用正确的方法去引导学生热爱生活,感知生活,积累素材,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并让学生在平时多读多练,对学生今后写作能力的提高具有很大的辅助作用。
参考文献:
[1]梁育红. 谈小学语文看图写话教学策略[J]. 学周刊, 2013(3):113-113.
[2] 吴艳玲. 小学语文看图写话教学问题与对策[J]. 语文建设, 2014(03):18-19.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淡水第八小学 黄彩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