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科学实验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与实践研究
2020-09-10陈琼花
摘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教师建构高效的小学科学课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验是小学科学学科的主要内容,科学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主要活动。因此,在实施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时候,教师要立足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优化教学,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提供机会,使学生成为学习科学的主人,并使学生通过体验多样活动,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笔者在实施小学科学实验的时候,对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效课堂的建构进行了探究,总结了经验。在本文中,将详细阐述核心素养下小学科学实验教学高效课堂的建构策略。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核心素养;高效课堂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建构高效课堂,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提出的教学要求。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教育领域提出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此要求的提出,不但丰富了高效课堂的内涵,还为建构高效课堂指出了方向。即在建构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教师要是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因此,在核心素养视角的指导下,教师要优化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应用多样策略建构高效课堂,提升教学质量,驱动学生发展。具体做法如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以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教学活动为基础的。教学实践证明,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受到积极的心理活动倾向的影响。因此,在建构小学科学实验高效课堂的时候,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使学生受到学习兴趣的积极影响,主动地走进科学课堂上,与教师或其他学生互动,通过多样化的探究科学实验,掌握科学知识,发展科学能力,为形成核心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课程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创设教学场景的教学要求。因此,在建构高效的小学科学实验课堂的时候,笔者把握课堂导入环节,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通过体验场景活动产生学习兴趣。
以“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为例,影子是学生们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经常遇到的现象,早已建立了感性的认知。立足学生的生活经验,在开展课堂导入活动的时候,笔者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了生活情境。具体地,笔者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们展示了学校的旗杆,在不同的时间,投射在地面上的影子长度变化情况。熟悉的生活现象,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在观察的过程中,学生们发现,不同时间的旗杆的影子长度是不同的。基于此,笔者顺势提出问题:旗杆的影子长度变化规律是怎样的呢?受到问题的驱动,学生产生了探究兴趣,主动地走近科学课堂,准备借助实验操作的方式,真实地获得实验现象,透过实验现象探寻到问题答案,掌握科学知识。
二、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思考,是学生们参与科学实验课堂教学的主要活动,也是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具体体现。通过主动思考,学生不仅可以锻炼科学思维能力,还可以借助对问题的解决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提高科学学习效果。学会思考,是学生们必须具备的一项能力,也是培养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要点。在建构小学科学实验高效课堂的时候,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们展示科学实验现象,还要将围绕实验现象向学生们提出问题,用问题驱动学生思考。
以“生活中的静电现象”为例,静电现象是学生们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种现象。而且大部分学生对静电现象有着浓厚的好奇心,渴望知道静电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如何减少静电现象。基于学生们的科学需求,在实施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时候,笔者直接拿出一把梳子,梳头发。慢慢地学生们发现,笔者的头发炸起来了,甚至会随着梳子的不断提高而不断地往上升。立足学生们的实验发现,笔者提出问题:这是什么现象呢?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呢?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们联系实验现象,主动地展开思考,通过解决此问题,实现对静电现象及其产生原因的理解。
三、提供机会,学生操作
学生是参与小学科学教学活动的主体,在科学教学活动的开展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科学实验是一项具有实践性的活动,学生的动手操作是不可或缺的。通过动手操作科学实验,学生不仅可以获得科学学习乐趣,还可以从实现现象中获取科学知识,尤其锻炼科学探究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为形成必备的品质和关键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建构小学科学实验高效课堂的时候,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联系教学内容,设计实验,提供材料,驱动学生自主动手操作,获取实验现象,探究科学规律。
仍以“生活中的静电现象”为例,在组织教学活动之前,立足课堂教学需要,笔者搜集了碎纸屑、塑料梳子、支架等实验器材。在课堂上则联系教学需要,引导学生们操作这些器材。比如在实验活动一中,笔者要求学生们拿出两条吹塑纸,用绸布摩擦吹塑纸的一端。之后,将一条吹塑纸放到支架上,将另一条吹塑纸握到自己的手中,慢慢地靠近被绸布摩擦过的两端。在学生们操作实验的时候,笔者提出问题:会发生什么现象呢?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呢?借此驱动学生们边操作边思考,有针对性地探究实验现象,从现象中初步地认知科学知识,做好深入探究的准备。
总之,在建构高效的小学科学实验课堂的时候,教师要在核心素养培养要求的指导,联系教学需要,创设教学情境,激發学生兴趣;提出问题,驱动学生思考;提供机会,引导学生操作,使学生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既能掌握科学知识,又能锻炼科学能力,切实地提升科学学习效果,夯实形成核心素养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霞,张荻,胡卫平.核心素养价值取向的小学科学教学模式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8,38(05):99-104.
[2]姚伍生.浅谈如何实现小学科学高效课堂[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26):37+39.
陈琼花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第十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