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效应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2020-09-10赵广栋

启迪·上 2020年8期
关键词:心理效应历史教学教学应用

摘要:心理效应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心理现象和规律,是某种人物或者事物的行为或者作用,引起其他人物或事物产生相应变化的因果反应和连锁反应。因此心理效应如果应用到我们历史教学中同样可以产生良好的效果,不仅可以促进教师的教学,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兴趣。但是我们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并且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情况下才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效果。本文以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为例,阐述了心理效应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历史教学;心理效应;教学应用

一、导入新课环节——善用“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洛钦佩提出的,也叫做优先效应或者第一印象效应。是指交往双方首次见面后形成的第一印象对以后交往关系所带来的影响,也就是“先入为主”带来的效果。同样的,一堂优秀的历史课堂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开头,如果教师善于运用“首因效应”,精心的设计导入新课环节,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模式,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的学习。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善用“首因效应”?以《夏商周的更替》一课为例。在导入新课时,向同学们展示仿制青铜文物——遂公盨,使同学们直观的感受文物的魅力。因为初一的学生感性认识比较强,但是对文字式的教材没有很高的兴趣,如果展示直观的教具,可以快速吸引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快速进入到课堂学习中去,教师也可以顺势的提出一系列的问题,例如:青铜文物上刻的是什么?上面又描述的是什么场景?进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这不仅可以使学生主动去思考问题发散学生的思维,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

二、讲授新课环节——多种心理效应相结合的原则

(一)善用“登门坎效应”

“登门坎效应”是指人们一开始往往会拒绝接受自己难以做到或者违反意愿的要求,但是当人们一开始遇到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时,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者想给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他们接下来就可能接受更高的要求。体现在历史教学中就需要教师在提问题时,教师不能直接提出一个让学生难以回答的问题,需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提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知识结构的问题,才能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善用“登门坎效应”?以《夏商周的更替》一课为例。在讲解分封制的内容时,不能直接提出分封制带来的影响是什么,首先应该让学生了解分封制的含义,分封的人都有哪些,并且通过图片让学生直观的阅读分封诸侯的示意图,对分封制有个大概的了解。其次让学生知道分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拥有怎样的权利与义务,循序渐进,一步步地提升难度,让学生真正的理解分封制的一系列知识,最后让学生综合分析分封制的内容,让同学们认真思考分封制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二)善用“圆桌效应”

“圆桌效应”是指所有人不分上下,统统围绕着圆桌而坐,体现了出所有人一律平等、协商的含义,圆桌所呈现出来的柔和感和圆周曲线美使所有人很容易联系和产生出“亲切的关系”、“和谐的闲聊”、“融洽的气氛”等形象和感受。具体到在教学中的启示是,通过圆桌方式,可以让教师真正融入到学生集体中去,做到教师和学生同为学习者这一共识,有利于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心理距离,便于教师认真倾听学生的建议,鼓励学生大膽思考猜想,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创设一种民主、自由、和谐、轻松的教学环境。圆桌模式让学生之间可以更容易地互相讨论问题,集思广益,促进同学之间不同观点的碰撞和交流,加深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以《夏商周的更替》一课为例,教师积极让学生进行小组互动讨论,努力让学生融入到课堂中来,鼓励学生大胆思考猜想,营造一种自由、民主、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例如在讲解本节课的难点——西周分封制的影响时,教师积极让学生小组互动讨论,集思广益、提出自己的不同观点和建议并且总结答案,同时教师努力融入到学生群体中去,解答各小组的疑惑,了解各小组讨论的答案,便于下一步的课堂教学。

三、巩固新课环节——善用“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是指人们总是对最近识记的知识印象深刻,与“首因效应”相反,“近因效应”是指在多种刺激一次出现时,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来出现的刺激,即交往过程中,我们对他人最近、最新的认识占了主体,掩盖了以往形成的对他人的评价。具体到在教学中的启示是,教师在课堂结尾时,要设置巩固小结环节,便于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及时回顾,加深对本节课知识点的记忆。教师可设计提纲式的板书、试题等形式,作为巩固小结环节。

以《夏商周的更替》一课为例,本节课的重点为夏朝建立的标志、知道夏、商、周三代更替的时间,本节课的难点为分封制的作用和影响。通过设计提纲式的板书,帮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总之,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可以运用适当的心理效应来融入到教学中去,不但可以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知识,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同时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相信今后通过教师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定能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为国家服务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程鹏等.教学中的“登门坎效应”与“拆屋效应”[J].中小学管理,1999,(2):3-5.

[2]齐建华.教学中的“圆桌效应”[J].中小学管理,2005,(6):18.

[3]朱秋丹.心理效应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以《秦统一中国》一课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20,(6):17.

[4]侯明忠.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心理教育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3.

重庆师范大学 赵广栋

猜你喜欢

心理效应历史教学教学应用
让政治课紧扣“心”弦
心理效应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策略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阶微分方程的初等解法及应用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