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2020-09-10李金绘

启迪·上 2020年9期
关键词:创新思维能力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摘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当前最重要的培养目标之一。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教育目标,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是加强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特别是数学这样的逻辑学科,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因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谈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中数学;创新思维能力;教学策略

创新思维能力主要是突破常规思维,以新的独特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一种高级思维形式。当然,在高中阶段的教育中,学生的思维发展还不够充分,不能直接对学生提出高要求。具体来说,高中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主要是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产生比较新颖独特的思维成果。在此基础上,教师应更准确地把握创新思维能力的内涵和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发展水平,在实施更具体的教学活动组织战略的同时,适时完善和优化各教学环节。这样可以更好地保障教学活动的质量,逐步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一、更新教育理念,培养创新意识

不言而喻,教育行为的变化取决于教育理念的创新。从传统教育活动来看,教师具有的教育理念的重要特点之一,特别是关注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效果,忽视学生能力培养,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非常不利。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教师必须深入解读教学内容,根据主要教学内容设定三维学习目标。利用这种教育理念,有利于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

以“几何概型”为例,在本部分内容的教学中,笔者分析了相关知识的重点,初步了解了几何概型的概念,提取了技能学习重点的几何概型概率公式,分析了学习用该公式进行简单计算和应用的几何概型与古典概型之间的联系和差异,正确了解了某个概型是几何概型还是古典概型。在提出主要知识内容的学习目标后,笔者又提出了该课程的过程方法目标和情感价值目标。具体来说,过程方法的目标是利用发现、预测、收集和处理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把现实生活中的概况转化为数学问题,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情感价值目标主要是在数学探索活动中理解数学的严谨性,形成切合实际的态度。最后,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明确学习素质的发展方向,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发展创新思维能力具有积極的促进意义。

二、改变教育方式,激发学习热情

从实际情况看,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欲望一样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前提。但是,从学习现状来看,学习热情的缺乏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教师应该从教学方式转变,改变传统乏味、简单的教学手段,采用更有趣的教学内容。这样可以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积极思维中激活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教育“算法与程序框图”的时候,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笔者利用有趣的故事引进了教育内容:一个人带着三只狼和三只羊过河,河里只有一条船,这艘船能同时容纳两个动物和一个人,没有人的时候,狼的数量比羊的数量多的话就能吃羊,这个人怎么能安然无恙地过河?然后学生结合故事内容考虑了解决问题的程序。很明显,这个故事包含了算法和程序思想。因此,学生完成思考后,笔者提出了这门课题。最后,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还可以使学生明确基本的想法。

三、优化学习氛围,促进学生质疑

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落后的原因之一是教师重视“教学”教育,学生习惯于接受性的理解。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思维必然得不到有效的训练。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室氛围,这引起了学生的疑问。这样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发散,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为了营造容易引起学生疑问的教室氛围,笔者试着采用了一些教育手段。例如,第一,创造疑问状况。形势化学习活动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参与和自主探索。因此,笔者创设了与学生的知识经验相矛盾的疑问状况,不仅刺激了学生的思维活动,也有助于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第二,组织变式练习。变式是指主要通过改变问题中的特征性知识、连续的变式练习,避免多次反复练习,使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分析和判断问题。第三,重视追究过程。对学生问题的思考结果,笔者立刻提出了相关的新问题,引起了学生的新的思考。最终,通过各种方法,学生的疑问力提高了。

四、组织良性竞争,鼓励学生进取

竞争性学习活动使学生思维活动更加活跃,激发学生的向上心。因此,有必要促进学生的良性竞争。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间的竞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教师应以适当的方式适当指导学生,帮助学生取得更理想的学习效果。

在“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的教育中,笔者组织学生开展了合作与竞争相结合的探索活动。首先,笔者按照一定的标准把学生分组,并且提出了矢量加减法和几何学意义、矢量加减法则、两矢量共线的等效条件等知识相关问题,让学生在这些问题的基础上进行了合作交流。之后,各组展示了自己的研究结果,讨论了不同的结果。最终,这种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思路更加广泛。

目前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重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从教学手段出发进行合乎目的的调整。只有这样,才能优化教学过程,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小霞,李建军.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刍议[J].新一代(下半月),2015(9):120.

[2]杨舒怀.数学思维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培养策略分析[J].文理导航(中旬). 2018(03)

[3] 王奋志.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 西部素质教育. 2019(20)

彭水县民族中学校 李金绘

猜你喜欢

创新思维能力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途径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