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前预习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2020-09-10付文娟

启迪·上 2020年9期
关键词:课前预习教学方式习惯

摘要: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包括预习,听教师教授和复习。现阶段,我国正在大力推崇素质教育,随着素质教育在人们心中的不断深化,地理学科的教学方式也正在发生着变化。高中地理教师已经由传统的灌输式教学,逐渐演变成多样式教学,多样的教学方式具有灵活性和可选择性,深受教师与学生的喜爱,然而,无论教学方式如何变化,课前预习都是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辅助学生进行知识理解的重要途径。

关键字:高中地理;课前预习;明确目标;培养习惯;高效教学

目前,高中学生在课前预习地理中存在着许多问题。首先很多学生预习是由于教师的督促,教师布置了预习的作业,学生才去预习,教师如果不提这档事,学生根本不会去做。其次,很多学生预习都以为只是浏览一下要学习的内容,看过一遍就当作预习完了,预习的方式十分敷衍。一个高效的预习,可以使学习过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谈课前预习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希望对广大教师有所帮助。

一、明确课堂教学目标

课前预习对于学习地理来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模式,预习具有提前感知重难点、扫除知识盲区、增加学习趣味性等特点。要知道地理这一门学科囊括的知识点非常多,每一课的信息量都很大,整体关联度也较高。如果学生不预习的话,在学习起来容易把握不到重点,也就是说,学习目标不够明确。相反,若是进行了预习,那么,学生能够在预习过程中明确哪些是已学过的知识,哪些是这一节的重点知识,明确了课堂教学目标,既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更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

例如,在教授“西气东输”这一节课时,布置预习作业前我向學生提示道:“大家可以将西气东输与南水北调联系起来进行预习。”在课上,我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现了西气东输的路线图,并在让学生看这个路线图时,向他们进行了一些提问。通过简单地发问,我能感受到学生确实预习了本节内容,回答的速度和答案都令我满意。接着我再来联系南水北调启发学生,引导学生探究西气东输和南水北调的原因,进而分析出我国资源分布不平衡的问题。在这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循序渐进,因为学生事先进行了预习,所以这节课学生几乎都能跟得上,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能对学生的学业成绩产生影响,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各项相关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才。到了高中阶段,习惯在学生学习和备考的过程中具有着重要意义。那些在以往的学习中上课不认真听讲的学生,想要收下心来好好学习,是一个很难的过程,因为他们的惰性习惯早已经使他们难以适应认真学习的状态。所以说想培养课前预习的这个良好学习习惯,那就一定要早些开始,最好从刚步入高中就养成这样一个习惯,久而久之,一定能给地理成绩带来积极作用。

例如,高一时,学生刚刚步入高中,作息时间还没有完全适应,因此这一阶段我只是偶尔布置课前预习作业,但当学生逐渐适应了高中的作息时间后,我便会严格要求学生在每节地理课上课之前都要做好课前预习。如在教授“地球的宇宙环境”这一课时,为了督促学生完成预习,我要求学生预习过程中思考:地球在宇宙当中处于一个怎样的位置?这个位置对地球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刚上课时的前几分钟,我还对学生进行预习作业的验收,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能够早日养成这样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这一习惯的最终目的不只是为了让学生的地理得到高分,还有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学生也可以沿用课前预习的形式,综合提高自身的水平。

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授地理离不开地图的教学,地图是授课时的灵魂,也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因此,它是广泛运用于实际教学中的教具之一。地理文字知识很抽象、晦涩、难以理解,看了地图后,学生便能直观、典型地理解教师讲授的知识点,能够使学生快速的、深刻的理解抽象的知识。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若没有提前进行预习,那么在课上边看图边学习,将会浪费课上很多时间,使教学进度受到影响。学生经过了预习,就会对书上的各种地图、图例有一个系统地了解,这样在授课时就不会浪费太多时间,教学效率可以大大提升。

例如,在教授《喀斯特地貌》一课时,可以让学生预习的时候思考“什么是喀斯特地貌”?思考“喀斯特地貌是如何形成的?”“喀斯特地貌都是分布在哪个省份”?教师也应该为学生提供喀斯特地貌的图片。课上讲到这里时,我开始引导学生根据课本知识,让学生认识喀斯特地貌的形态、分布及形成原因,学生就都能很快地反应过来,并且找出图中典型的例子。

总而言之,课前预习作为一种自主学习行为,应当成为高中生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自主学习离不开课前预习,学生步入高校以后,这种学习行为能给学生带来很大学习上的益处。如今,许多高中生抱怨自己时间紧,没时间去预习,面对这种问题,地理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抓紧碎片时间,做好预习工作。当学生意识到课前预习的重要性之后,学生才会愿意付出时间、耐心去完成预习,而学生也会在预习中不断强化自己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肖勇勇.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05)

[2]韩忠同.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探讨[J].亚太教育,2015(33)

湖北省孝感市外国语学校黄陂路高级中学 付文娟

猜你喜欢

课前预习教学方式习惯
习惯
上课好习惯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好习惯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课前预习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探讨
做好课前预习
增进健康的8个好习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