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参与式教学在中学化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2020-09-10杜建军
杜建军
摘要:以主体参与式教学模式为探究对象,对其产生的背景、理论依据、教学原则进行初步探讨,并以中学化学教学为例,深入探究主体参与教学课堂具体模式、实践效果和积极意义,希望对进一步优化中学化学教学、提升教学质量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中学化学 主体参与 教学模式 素质教育 实践探究
一、主体参与式教学模式的提出背景
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创新,社会对学生综合素养培养也愈加重视,更加强调科学人才观的培养理念。当前社会要求人才不仅要有精深的知识理论,还要有完善的能力素养,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专业能力、沟通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等。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中学化学“主体参与式教学”模式,主要目的是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本模式的基本思路是: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以学习为主线,以科学组织管理为抓手,充分利用学生的自主反馈,通过教师的引导作用,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课堂质量。
二、主体参与式教学的理论依据和教学原则
1.理论依据
主体参与教学体现了现代教育论思想。现代教学论认为,教育工作必须以素质教育为基础,这就要求课堂教学要落实“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 的教学理念。学生只有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主动性、创造性的学习工作,才能形成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
主体参与教学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中内外因的关系。唯物辩证论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运用到教学工作中,即教师的教是变化的条件,学生的学则是变化的根据,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机制,才能够突出教师教学的作用。
主体参与教学体现了陶行知教育思想。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学并非简单的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把更多时间留给学生,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让学生在主动观察、实验、合作交流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
2.教学原则
整体性原则:教育工作必须从学生的整体框架出发,充分了解并把握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结合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在教学中发挥教学主渠道作用,促使教育工作能够协调发展。
层次性原则:由于不同学生的心理现状和学习情况也不尽相同,针对不同学生,教育者应充分利用层次性教学原则,争取多数学生能够在学习中达到培养目标。教师开展教学工作过程中,必须树立层次性理念,在尊重个体差异性的基础上探寻科学教育的基本规律,确保每一位学生能够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
主体性原则: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这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学生作为教育事业的主体,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人人格和个性特点,通过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自学能力,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发展性原则:在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评过程中,坚持促进学生更好发展的评价理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状况做出综合评价;同时,教师必须坚持教学相长的教育规律,在帮助学生发展的同时,教师自身也得到提升,形成教师和学生全面发展的良好教学模式。
三、主体参与式教学在中学化学中的实践模式探究
1.创设情境——初步参与
创设情境是启发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思维的前提,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场景,才能引导学生在教学情景中形成自主思考的思维习惯。因此,在主体参与式的教学模式中,通过构建思维启发式、兴趣激发式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好奇心。比如,在进行《氢氧化钠》这一部分的学习时,先通过一个小实验引导学生迅速沉浸在这一部分的学习环境中。教师将氢氧化钠溶液倒入空的矿泉水瓶中,发现了矿泉水瓶变瘪。然后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吗?”通过这种实验性的情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等到课程教学完成后,再问学生:“同学们,现在你们知道为什么矿泉水瓶会变瘪了吗?”这时候学生就能想到是因为矿泉水瓶中充满CO2气体。
2. 引导自学——独立参与
在引导学生自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对学生自学环节进行优化设计,采用布置自学任务、安排自学时间、合理自学引导的方法,帮助学生自觉、主动参与到自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参与式教学中自学环节的作用。以中学化学中《化学式》教学为例,在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融入学习内容的前提下,教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与学生分享,要求学生通过自学方法,回答以下问题:一是化学式表示什么;二是如何写化学式;三是化学式有什么重要意义。在教师的合理引导下,学生围绕以上问题完成了自学过程,直观发现自己能够通过自学解决需要教师帮助的问题,教师也能够明确本单元教学侧重点。
3.组织交往——合作参与
采用小组学习的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通过有效交流锻炼自主学习能力,这也是全面落实主体参与式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前面的情境创设和自学阶段,学生已经满足了参与小组讨论和交流学习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教师安排学生进行组内学习,鼓励学生与小组成员共同分享自己学到的知识以及存在的疑惑。而学生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不仅能够相互启发,查漏补缺,同时也加深了对自学中学到的知识的印象。
4.精讲解疑——深入参与
通过学生的小组讨论,教师采取各小组成果展示、问题征集的方法,记录学生前面三个环节中遗留的问题,在课程学习目标的基础上,开展教学内容针对性精讲。在这一环节,教师要重点围绕学生的疑难内容,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的方法,促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相关的知识体系。绝大多数学生对如何书写化学式存在很大的疑惑,教师就要围绕化学式的内容,进行具体指导,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化学式的书写方法,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深入讲解的过程中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5.练习达标——拓展参与
练习作为主体参与式教学的最后环节,直接影响本章节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学生的练习环节有以下两条途径:一是引导学生自主完成课程的思维导图绘制。教师在完成《化学式》的精讲解疑教学内容后,鼓励学生对这节课学到的知识进行总结,并采用框架图的方法,对知识点进行归纳。在这一环节中,学生能够对知识点进行抽象概括和系统梳理,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二是围绕教材进行随堂检测。教师可以围绕《化学式》的重点知识,布置课堂测验题目:一是写出常见物质的化学式;二是指出常见化学式表示的意義;三是通过今天的学习,总结收获。这种实时测验的方法不仅达到了练习的要求,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帮助学生对自身的学习效果有直观了解。
四、实践应用总结
通过开展主体参与式的中学化学教学实践,发现主体参与式教学的具体实践价值,验证主体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开展主体参与式教学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主体参与式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主体参与式教学更加侧重师生的双边互动,形成了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王策三.教育主体哲学刍议[ 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04):80-87.
[2]申林静.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3]赵雅明.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化学式与化合价》教学案例[ 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1,29(02):1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