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2020-09-10杨伟
杨伟
摘要:当前,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且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它是一种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相结合的高新技术。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类型多样,规模逐渐增大,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技术已经不适用于现阶段的社会经济发展。本文将先介绍BIM技术的特点,再说明其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工程管理;应用
一、BIM技术的特点
(一)模拟性的特点
将BIM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管理中,最重要的一大特点就是可以利用BIM技术的模拟性,将建筑工程的零部件及各项结构特征模拟出来,在建筑工程设计之前进行模拟实验,以清楚表明建筑工程的外观结构和性能等特点,所以模拟性特点也是BIM技术的最重要特点。除了能够模拟出建筑工程的外观和结构外,还能模拟出在特殊情形下或者在危险状况下的情况,比如当发生地震时,建筑工程的抗震性能等。通过模拟实验可以帮助人员了解建筑工程实际情况,根据工程造价和预算控制工程成本,提升建筑单位的经济效益。
(二)统一性特征
建筑工程中涉及众多的零部件和各项结构等,这需要建筑部門的共同参与,需要每个部门都发挥好各目的职能,整个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过程都不是某一个部门的职责,而应是多个部门的共同职责,一旦发现问题,需要及时解决。管理人员从自身的管理职责入手,各部门共同商讨,最终制定出对策方案。BIM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管理,可以帮助人员清楚建筑工程的分布,明确自己的职责,安排建筑工程的各项施工零部件,发挥其统一性和协调性。
(三)可视化特征
可视化特征也是BIM技术的显著特征,随着建筑工程类型的多样化,传统的建筑工程设计工作已不能满足现阶段建筑工程的发展,而且设计图纸为平面呈现,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施工时,施工人员还需要自行想象,这样与设计图纸的内容存在偏差,不仅浪费了工程时间,还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使用BIM技术,可以在建筑工程中呈现三维结构,通过实物的结构呈现,以可视化特征将建筑整体全部呈现,使施工人员更加清楚直观,保证施工方案的顺利执行。
(四)接连性特征
在建筑工程中,采用BIM技术可以建立起详尽的三维数据库,在数据库中表示记录每一施工阶段的信息,以便施工人员对信息数据及时掌握,更好地安排施工进度。BIM技术贯穿于整个建筑工程结构中,其应用也是连续的,随着建筑工程施工地进行而进行,避免发生信息中断,影响工程施工。
二、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的作用
(一)提升管理质量
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与现代建筑工程的发展不相适应,在建筑工程管理中运用BIM技术,可以提高管理质量,使其满足当前建筑工程发展的需要,将BIM技术与建筑工程管理方式相匹配,利用工程中已有的场地资源和材料资源等,将技术与应用信息协同,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优化管理,达到可以促使各部门人员相互配合、相互合作,将建筑工程与互联网信息联系起来,将建筑工程信息呈现在网络平台上,对工程整体进行审核,最终实现资源信息的共享,提高建筑工程的管理质量。
(二)提高工程经济效益
BIM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管理中,不仅能够提升建筑工程质量,还能够节省成本,减少工期,提升工程经济效益,最终使建筑工程的管理模式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采用BIM技术统一协调工程的各项资源和材料,减少工程资料浪费,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提高。
三、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BIM技术现阶段在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它是除CAD之外的又一项高新技术,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建筑工程相结合,随着BIM技术的应用,也逐渐代替了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技术,这也为建筑工程的发展带来了价值。可见,将BIM技术运用于整个建筑工程中,具有显著成效。比如将其运用于建筑工程的设计阶段、勘察阶段和施工阶段等。
(一)BIM技术在勘察设计阶段的应用
在建筑工程的勘察设计阶段,可以运用BIM技术在建筑设计中建立起三维模型,将工程中的每一环节连接起来,比如根据施工方的要求建立起相应的建筑模型后,可以将模型交给设计人员,让其根据勘察设计内容设计施工图纸,设计工作完成后,再由设计人员将数据录入,这样就可以节省工程设计的时间,保证设计效率。传统的设计阶段中需要由设计人员亲自手绘,而且图纸是平面结构,平面图纸设计完成后,进行三维建模,这样的环节不仅浪费了工程时间,质量也难以保证,利用BIM技术可以省略设计平面图这一步骤,直接进行立体构图,避免了劳动力的浪费。操作BIM技术时,可以及时发现设计环节中的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将数据信息自动输入到软件中,比如可以对一些新型节能建筑进行分析。工程模型建立完成后,人员可以计算工程所需要的预算成本,帮助人员完成工程的预算和评估。
(二)BIM技术在施工阶段的应用
无论在侗种工程中,安全管理都是第一位的,在建筑工程也同样如此,安全管理需要放在首位。将BIM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中对安全管理也有巨大作用。根据实际工作经验,运用BIM技术可以在建筑工程中建立起安全管理模型,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在该技术中通过运用数据源和模型层等建立安全模型结构,这一数据主要运用Revi1模型建立,模型层也是在基于建筑工程实际数据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应用层主要是4D模型,通过对周围施工场景的规划和分析,帮助人员明确施工场地周围的风险因素,同时达到安全防范的目的,这样也减少了人力检查的次数,提高了检测效率。
(三)BIM技术在运维阶段的应用
在建筑工程的运维阶段,BIM技术主要可以对建筑工程的空间安全进行维护,财产进行维护等,比如在建筑工程的运维管理中,运用BIM技术可以实现互联网与建筑工程的连接,在此阶段提供一个网络接口,在运维阶段,利用BIM技术可以帮助人员快速找到问题及故障发生的位置,并根据位置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在BIM初期阶段,可以为后续的工作提供基础和支持,使人员更好地进行设备维护,因为BIM技术的初期阶段具有集成化和统一化特征,这可以为后续的数据提供支持,更好地进行物业管理;运用BIM技术还能对建筑工程进行商业管理,提高经济收益。
四、结束语
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BIM技术逐渐成熟和完善,在建筑工程中,BIM技术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将BIM技术运用于建筑工程中,能帮助单位人员快速找到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参考文献:
[1]陈良荣.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2017(1):45-47.
[2]董艺.BIM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3):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