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建筑设计中的人性化设计方法

2020-09-10冯博吴桐

环球市场 2020年7期
关键词:公共建筑人性化设计

冯博 吴桐

摘要:几年来,随着人们对于生活的要求逐渐提高,也提升了对公共建筑的人性化的要求。这也给公共建筑的设计带来了考量与挑战。当下的公共建筑设计上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比如老旧,配套设施的不完善,都给公共建筑的人性化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促进现有问题的改善与改进,本文从多个方面论述公共建筑人性化设计的一些具体策略。

关键词:公共建筑;设计;人性化

建筑设计是一门具有一定复杂性的工作,这里面包含了很多关于美学和结构学科知识内容。随着精神文明的高度发展,当前人们对于建筑艺术内涵的要求标着也逐步提高。所以在建筑设计时更要体现一定的人性化特点,建筑设计规划中要突出设计理念要求,尤其在设计中要体现出人文性关怀特色,在建筑的外部和内部结构上更要体现出对人的生理以及心理上的现实需求,从而为人们营造出更是自然和谐的建筑空间。

一、公共建筑中人性化的基本原则

(一)服务性

公共建筑的服务对象是人,因此,公共建筑的设计与考量等都必须从人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有关公共建筑的在外形上的变化,都能直接影响人们的心理感受和直接体验。所以,公共建筑必须服务人,这是公共建筑存在的基本特性所决定的。如果,公共建筑不能满足于人们对服务的需求,那么它就违背了公共建筑设计的初衷。公共建筑的服务性质不能够直接体现在活动中的话则会引起民众的哀怨以及愤怒。在热播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因为,区长对于信访大厅的柜台设计过矮,就造成了人们与信访专员沟通不畅,甚至难以沟通的场景。继而引发了对相关人员的责任追究。这样的设计就违背公共建筑服务于人的性质,是不可取的。在建筑构成的初期,我们需要设身处地的考虑到人们的服务需求。

(二)无障碍性

公共建筑人性化设计中要本着人性化主旨理念原则实施开展,并根据设计中出现的具体情况完善提高设计效果。同时要在具体条件下摒弃掉一些与人性化主题背离的客观因素,从而达到简约美观效果。真正为客户打造出自然舒适良好的宜居环境,尤其为老弱病残的人们提供更加便捷舒适、安全可靠的生活空间。进而更加全面贯彻了人性化设计理念要求,确保了建筑环境居住无障碍。

(三)交互性原则

在公共建筑的设计中,还要满足信息交互性的原则。让人们能够进行在短时间内对有效信息的筛选。在信息获取的活动之中能促进入们之间的联系,加强信息的交互性。从而给公共建筑的服务者带来丰富的情感体验,增加公共建筑的使用幸福度的提升。因此,建筑的设计者就要考虑到为人们增加这种互动娱乐的环节,设计出建筑物的有效功能。在现实中,办事大厅的座席设置第一就是考虑到了人们的舒适性,第二就是为了增加入们之间的交互性,通过与其他办事人員的接触,降低人们在办理业务时等待焦急感。

(四)共享性原则

公共建筑的人性化设计要突出共享性原则理念,要通过各种丰富形式来促进彼此间的交汇融合,从而为建筑设计提供更加充分经验。在公共建筑设计中,很多方案环节是相互联系的。虽然在建筑设计中体现出具有一定舒适感的公共场所非常必要,但同时也是一个社交性空间的具体体现。因此在设计角度上分析,在设计场所上开辟出具有更多交流活动的空间可以使人们有交际机会,同时也有利于区域活动的丰富开展。

二、公共建筑人性化的具体措施

(一)注重细节

细节决定好感度,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就是细节决定成败。比如在生活中要处处留意,在办公楼的建筑中,必须要考虑到光照的问题。原因如下:一是合理的光照,能够进行自然地采光,节省了采光需求带来的高消耗。另外,自然采光带来的不仅仅是在取光上的节能,还有降低降温耗能的需求。根据研究表明,光照的耗能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白炽灯单位每平方米的照明消耗大于10W,其中超过了90%的能量都转化成了热量,荧光灯单位每平方米的消耗在3W以上,其中超过60%的能量都变成了热量。由上述数据来看,在公共建筑中如果采用自然光源将能够节省80%的照明需求以及40%的降温需求。这仅仅是建筑物在建设时能够考虑到光照方面所带来的连锁效应。因此,公共建筑物的设计中要足够多的考虑到一些在细节上的问题,就能给建成后的建筑物带来非比寻常的经济效益。

(二)确定合适的公共交通空间

在公共交通空间设计中要特别注重半交通空间的应用设计,要对客户驻足停留时间较多活动范围进行重点规划设计,力求为居民营造出生活之余自主的交际空间。此外,还要特别注重思考高层住宅人口密度相对较大的难题,要在具体公共交通空间设计过程中着重运用可采半凹入式结构,而且要在空间可允许范围内并扩充出3到5米的过渡空间范围,从而助于居住用户的安全性提高。

(三)建筑户外空间设计

建筑设计的理念方式不只是体现在建筑物的外部和内部结构上,对于公共建筑的户外空间区域设计也非常重要。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居住环境的需求并不只是局限于建筑内部范围,外部空间环境变化也会对工作生活产生一定程度影响。尤其是医院、学校、民用住宅等建筑,在建筑设计时更要充分考虑居民的实际需求来设计建筑物的外部区域环境,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对于建筑外部空间的预期,从而提高他们的居住品味。

(四)把握娱乐性

公共建筑在设计中应该适当的加入趣味性与互动性,满足大家的娱乐性需求。比如就要满足于人们文化活动的需求,满足青少年的活动需求。青少年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足够的场地进行体育锻炼。因此,公共建筑要考虑到为舞蹈,球类运动提供场馆。这类建筑的选址要在人流集中,位置适中,交通便利,方便使用的地方。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人性化公共建筑物的规划设计中,要更好满足人们现实生活需求,要深入研究分析人对居住环境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突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不断优化丰富建筑外部和内部风格,努力营造具有多元化风格的宜居环境。同时注重人们在共享空间内的交际活动设计,以此来丰富人们的内心情感,带动公共建筑艺术的发展提高,为人们提供更高品位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郑君伟.公共建筑设计中人性化设计的策略[J].住宅与房地产,2019(36):64.

[2]毛旭.居住区景观人性化设计的相关要点及措施工J].地产,2019(24):14.

[3]范靓.公共建筑设计中的人性化设计方法[J].居舍,2019(29):101.

猜你喜欢

公共建筑人性化设计
公共建筑绿色节能运维分析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内科老年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探讨
BUBA台灯设计
关于公共建筑设计功能分区探讨
有种设计叫而专
公共建筑设计中的绿色建筑设计研究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