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处理关键技术分析
2020-09-10王申
王申
摘要:此文简单阐述了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具有的问题,详细分析了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处理关键技术,并研究了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处理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处理技术
混凝土施工的质量与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混凝土的施工存在质量问题,那么整体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也就得不到有效保证。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必须明确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对处理技术进行优化,切实推动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提高。
一、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一)温度裂缝
受热胀冷缩的影响,在内外温差较大的情况下,混凝土内部会扩张,使工程建筑表面出现裂缝,混凝土施工温度裂缝大小有所不同。为了规避裂缝问题,技术人员在搅拌混凝土时,可以加入适量缓凝剂,减缓水泥的水化速度,降低水化热,减少混凝土的温度裂缝;另外,还能够在混凝土中增加少量钢筋和纤维,提高混凝土构件的抗变形能力,减少温度裂缝;在搅拌混凝土过程中可以使用液压活塞式混凝土泵,降低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浇筑温度,缓解温度裂缝问题[1]。
(二)沉陷裂缝
沉陷裂缝主要是因为结构地基土质不均匀、土质松软以及回填土不密实、浸水出现不均匀沉降导致的。并且,在模板刚度不满足要求、模板支撑间距太大、底部松动的情况下,也会出现沉陷裂缝,尤其在冬季,土体中含有冻土层,支撑在冻土中的模板在冻土化冻后会出现不均匀沉降,引发混凝土结构发生裂缝现象。通常情况下,沉陷裂缝的主要形式是深进裂缝、贯穿性裂缝,裂缝的走向和沉陷关系比较密切,通常和地面垂直或呈30°-45°角,大的沉陷裂缝会出现错位,裂缝宽度一般和沉降量呈正比关系。但是,裂缝宽度不易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在地基变形稳定后,沉陷裂缝也会不断稳定。
(三)干缩裂缝
干缩裂缝会对混凝土的抗渗性能造成影响,干缩裂缝通常是在混凝土养护完成后的一段时间或是混凝土浇筑结束后约7d。造成干缩裂缝的常见原因是混凝土内外水分蒸发情况不一样造成变形不一样。相关技术人员可以利用收缩量小的水泥与粉煤灰水泥,合理控制水灰配比,预防干缩裂缝问题[2]。
(四)塑性收缩裂缝
塑性收缩裂缝通常是混凝土刚凝结时,受天气,如大风和高温的影响导致混凝土表层水分流失,混凝土体积收缩,造成建筑表面龟裂。
二、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处理关键技术
(一)配比技术
在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时候,技术人员需要注重施工现场的要求和施工成本,确保施工的经济性和合理性,确定性价比较高的配合比。施工现场混凝土集料含水量和理论值差距很大,在混凝土拌和作业之前,相关技术人员需要合理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计算混凝土各组成部分的用量,将其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集料用量误差一般在士2%以内,水用量误差在±1%以内,水泥和外加剂用量误差在±1%以内[3]。
(二)拌和技术
通常情况下,明确混凝土配合比后,要进行混凝土拌和作业,技术人员要合理控制拌和时间,确保混凝土拌和的均匀性。一般情况下,冬季混凝土拌和作业需要控制在3min以内,其他季节混凝土拌和时间约2min。
(三)浇筑技术
在建筑工程进行混凝土施工的时候,技术人员普遍采用分层的施工方式对建筑结构进行混凝土浇筑,即在第一层浇筑全部完成后,在混凝土初凝前完成第二层的浇筑,如此反复直至浇筑完成,以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减少施工缝。在此过程中,应保证分层处理的有序性和规范性,并且在浇筑施工过程中,尽量从短边开始,沿长边方向逐步进行混凝土浇筑。
(四)振捣技术
施工企业需要科学振捣,不能出现过振、漏振问题,在振捣混凝土下沉变慢、无气泡问题时,说明振捣到位。另外,技术人员需要根据混凝土的类型、施工实际情况,把振捣作业划分成机具操作和人工操作2种形式,均匀地安排混凝土振捣插入点,实现上下层混凝土的融合,减少分层裂缝问题,一般振捣作业持续时间是20s,保证边角位置振捣就位。
(五)养护技术
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在12h以内进行养护,并定期做好表面洒水作业,根据塑性低的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实行喷雾养护模式。一般情况下,养护作业持续时间在14d以上,进行养护的时候必须保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性。为了避免混凝土开裂问题,技术人员需要使用湿润的草帘和麻片对混凝土表面进行覆盖[4]。
三、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处理的优化措施
(一)加强施工现场质量管理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施工管理部门需要加强对施工全过程的控制,针对各项不利影响因素采取合理的措施,协调各施工要素的关系,为施工建设的顺利实施提供支持。
(二)做好安全隐患排除和安全指导工作
我国建筑行业人口流动性比较强,现场施工人员的文化水平需要进行提高,相关管理部门需要加大安全隐患排除与现场安全指导工作的力度,向施工人员强调安全施工要求和操作流程,并加强施工现场工作人员的管理,降低施工安全事故的出现几率。
(三)有效处理混凝土裂缝问题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处理过程中,存在很多施工裂缝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人为操作失误、环境和温度条件等,裂缝出现后,在不及时管控的情况下会更加严重。在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加强混凝土强度管理,避免出现裂缝问题,还可以引进先进技术进行预防,集中控制混凝土裂缝问题,提高混凝土内部的整体质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做好混凝土浇筑工作,加强对混凝土浇筑准备工作到养护工作全过程的监督和管理,需要从质量、安全、进度等各个角度进行分析,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控制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裂缝问题,施工技术人员需要主动学习先进的混凝土施工技术与施工工艺,提高混凝土施工水平。
参考文献:
[1]蔡保龙.谈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常见问题的技术处理[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23):224-225+228.
[2]索永军.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关键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46):28-29.
[3]徐更生.房屋建筑工程預应力混凝土施工关键技术研究[J].价值工程,2018,37(34):173-175.
[4]赵洋.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裂缝的施工处理技术分析[J].南方农机,2018,49(15):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