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书法艺术地位及其作用
2020-09-10彭海燕
彭海燕
摘要:书法艺术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之一,其是汉字书写的艺术,书法艺术发展需要广大群众作为基础,而且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书法艺术有很高的地位和作用。近年来,人们日常生活中对网络和计算机的依赖性不断增加,握笔写字的机会越来越少,阻碍了书法的传播和推广。基于此,本文简述了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对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书法艺术地位及其作用进行了探讨,并论述分析了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书法艺术发展。
关键词:群众文化建设;重要性;书法艺术;地位;作用;发展
书法是展示文字美的一种艺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同时对精神生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我国越来越重视精神文明的建设,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书法作为中国重要的传统文化之一,它的传承和发展需要不断提高其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群众文化是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我国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群众文化建设目的是为了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因素在不断变化,群众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社群众对文化需求也在变化提高。为了能够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必须加强群众文化建设。并且群众文化是人们社会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优秀的群众文化在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质,保障人们拥有、享受文化的权益,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二、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书法艺术地位及其作用
1.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书法艺术地位。书法艺术是一种具有独特性的艺术,它能够在发展和探索中吸收其他群众性艺术的意蕴和精髓,并结合自身的艺术感染力。其他的群众性艺术也会受到书法的影响,融入书法的艺术精髓,并呈现出更多的艺术魅力。例如,现在比较常见的平面设计,令人眼前一亮的字体在形象和风格上都受到传统书法的影响,通过传统书法创造灵感。中国的传统书法比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书法都要历史悠久,是中华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也将是人们永远的精神财富。中国书法代表了一种生机勃勃和积极向上的文化精神,这种精神历经了历史的沧桑后流传了下来,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展现着人们对文化的理解和对美的追求。人民群众应该更加全面深入地挖掘和发现书法艺术中蕴藏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内涵,更深层次的理解文化发展和文化传播,并在这个过程中陶冶个人的情操,收获更多的知识与启发,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并带动更多人投入到书法奇妙的艺术世界中去。所以,书法艺术在群众文化建设中地位和作用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当今社会,书法艺术不仅没有日益衰落,反而受到更多人的欢迎与青睐。
2.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书法艺术作用。(1)突显出群众文化的群众性。人民群众的文化活动是群众文化的主体,所以群众性是群众文化最显著的特征。书法艺术与其它許多艺术形式不同,它的学习门槛低,对年龄、性别、文化层次、社会地位等因素没有什么要求,是一种群众性的文化艺术。毛泽东同志创造了“毛体书法”,其既具有高超的技术性,又有广泛的群众性,充分实现了雅俗共赏这一目标。毛泽东同志在追求更高的书法境界的同时也不忘人民群众的文化诉求,始终以为人民群众创作和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毛泽东在书法中加入标点符号和将落款上传统书法中的农历时间改为公历时间这一创造性的方式也充分体现出“毛体书法”对群众文化的高度重视,这也是“毛体书法”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旺盛的艺术生命力的原因。书法艺术是促进群众文化精神调节的一种重要方式。(2)丰富群众审美体验的重要方式。书法艺术审美接受门槛要高于音乐与绘画,书法作品并不能被所有人接受和欣赏。音乐和图画能够更加轻易地触动人们心中的情愫,也许一个牙牙学语的幼童也能跟着音乐有节奏的扭动身体,在看到清新的图画时感到放松和快乐。而没有受过专业训练,没有审美经验的人则很难理解书法作品的价值所在,无法有规律的鉴赏书法中的符号形象,也不能深入理解作者的创作情感,表达出一定的审美体验。具体来说,书法十分讲究笔墨纸砚,墨润色的细微之差,下笔的不同之处也很难被人理解。而那些具有书法鉴别力,或长期训练书法的人可以感受到这些历经历史变迁的书法作品的作者的情感和志向,也能全身心的投入到作者的書法意境中去,收获自己的审美体验。鉴赏书法时,人们需要调动自己的文化素养和精神观念,也需要在鉴赏中不断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三、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书法艺术发展
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书法艺术需要从自身发展情况和发展目标出发,不断适应时代变化以及文化需求变化。为传播、发扬书法艺术,应抓住书法艺术的群众性,将其群众根基发展的更广泛、更坚固,所以书法艺术应该更加贴近人民的日常生活。为此,可以通过相关宣传部门举办书法展览而进一步在民众间进行书法艺术的普及,文化部门可开展关于书法艺术的定期讲座,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书法艺术更高的层次,提高民众的书法欣赏能力。面对科技对传统书写方式的影响,书法艺术也可以主动借用网络技术的力量,借助网络广泛的影响力进行有效的宣传,逐渐扩大书法艺术受众范围,帮助越来越多的民众认识书法。为得到更好传播的效果,可以尝试着让书法艺术融入到学校的教育,让更多地区的更多学校开设书法课程,使学生们认识并爱上书法,教育学生重视书法,从而在学生成长为人之后可以更好地为书法艺术进行宣传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书法长达千年的历史积淀和强大的生命力不断传承着民族文化的精髓,也在不断适应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文化的新需求。目前书法已经融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从学生们的课本到大街小巷的广告,再到人们过年贴的春联,书法艺术一直都在承担着传播文化传承文化的重任。所以书法艺术并没有走向衰落,而是不断发展,融入到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进程中,展示出其旺盛的生命力和独有的时代性。人们依然尊重和推崇书法,并不停地研究和探索书法。
参考文献:
[1]陈涛.浅议书法对群众文化的意义[J].大众文艺,2017(04).
[2]周丽云.浅谈书法艺术在群众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J].艺术评鉴,2017(24).
[3]蒋日豪.浅议书法艺术在群众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国文艺家,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