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质灾害成因及其勘查方法

2020-09-10王超孙祎娆

环球市场 2020年7期
关键词:防灾泥石流滑坡

王超 孙祎娆

摘要: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原因引起的,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直接或间接损失的现象,主要包括滑坡、崩塌、泥石流、采空塌陷、地裂缝及地面沉降等。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向艰险山区等复杂地质环境的逐渐深入,一系列严重的地质灾害问题不断凸显,亟待解决。基于此,本文对地质灾害成因及其勘查方法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地质灾害;勘查方法;地质灾害成因

近年,崩塌、滑坡以及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次数较多,会对居民的生活稳定性产生极大影响,并且会导致灾害发生地区遭受较大经济损失,还会对周边地区的人员安全产生极大威胁。在这方面,有关部门和建设单位要充分重视科学研究的发展,针对客观存在的各种问题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和计划。

一、地质灾害特征和危害阐述

一般情况下,地质灾害主要以泥石流与滑坡为主。泥石流是指长时间的暴雨天气致使雨水量骤增,最终爆发山体洪流,洪流中掺杂大量的泥沙与石块,因此,泥石流灾害主要出现在地质条件复杂的山区或丘陵地区,人们大肆开采与砍伐树木是引发泥石流的主要原因。滑坡是指边坡地势不同,人们在坡脚施工或砍伐树木,雨水侵蚀日益加剧,从而导致山体滑坡。例如,在道路附近从事开采工作会严重破坏地质结构,这是山体滑坡的形成的主要原因。

二、引发地质灾害的原因

(一)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导致滑坡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来自地质条件、地貌条件两个方面,由于我国山区的特殊地质结构,通常会出现由上述两种因素引起的滑坡地质灾害。广义上分析,导致山体滑坡的主要因素是岩层类型。因为山区地势的特殊性,结构较松散的、抗风化性较弱的、抗剪力度较低的岩石在湍急的水流冲击下会产生根本性质的变化,易导致滑坡灾害的发生。除此以外,岩石结构的黏土部、松散覆盖层、板岩部以及地质附近水文条件也会影响滑坡灾害的发生。

(二)工程活动因素影响

随着经济及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对水土资源的需求及开发也越来越多,如地下水开采等相关活动,进而引发越来越多滑坡、崩塌以及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问题[3]。在地质灾害中,由于工程活动而造成的灾害占总地质灾害的50%以上,但是,这种由于工程活动而造成的灾害是可以通过进行预防与控制的,同时,也是现今地质灾害防治研究的重中之重。

三、勘查滑坡地质灾害的方法

(一)浅层地震映像法

浅层地震映像法通过人为激发地震波的方式,确定地震波在地质层中的传播路径以及规律,进而勘查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在实际的工作中,会采取一定的方法解析浅层地震印象中所标注的测点。依据时间变化时测点所反映的参数,可以确定地浅层水是否存在异常情况,根据水质判断水层附近地质变化。该方法使用的原理:人为激发地震波时,岩层会在分界面上受自身弹性特征的影响而出现发射、折射等情况。辅以专业测量仪器设备,可对地震波的传播具体情况进行科学、专业地分析及记录,最终得到地质详细参数,再进行计算即可勘查滑坡地质灾害。

(二)3S勘查技术

在对矿山地质灾害进行勘查的过程中,利用3S技术是当前最为普遍的勘查方法。3S技术主要包括RS技术、GIS技术、GPS技术。将三种先进的勘查技术进行综合应用具有更加突出的优势。利用RS技术可以对矿山具体环境地质情况进行宏观勘查,可以获取精准的卫星勘查结果,能够有效提高矿山环境地质勘查水平。在矿山地质灾害勘查过程中,利用RS技术获取的勘查信息可以对矿山的具体情况进行直接反映,对提高勘查工作的效率有重要帮助。而 GIS技术以及GPS技术的充分应用不仅可以降低传统矿山地质灾害勘查作业的强度以及难度,而且利用这两种技术能够扩大矿山地质灾害的勘查范围,提高数据信息获取的精准性,有利于开展矿山地质灾害全机构勘查工作。这主要是因为GIS技术以及GPS技术可以忽视矿山地质环境对勘查作业产生的不利影响,减轻勘查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对提高勘查工作效率以及质量都有帮助。

(三)电阻率法

高密度电阻率与一般电阻率的使用原理大致相同,皆是直流电阻率法[2]。该种方法的特点是高效率、测量数据庞大、测点距离较近等,可以直接地反馈出地质中导电体的异常变化的具体信息,该方法普遍适用于土质滑坡地质灾害预防中。

四、地质灾害预防治理措施

(一)确立完善的地质灾害防控体系

逐步确立完善的地质灾害防控体系,对地面塌陷、沉降以及地面裂缝地区加强地质灾害隐患排查。过度开采地下水是引起地表坍塌的主要原因,因此,地质灾害具有区域关联性。加强对地面沉降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必须提前规划地质灾害防控办法。例如,我国长三角地区在防治地质灾害时取得显著成效,华北地区经常出现地表沉降,不断完善地质灾害防控体系能够有效降低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通过完善地下工程建设与空间管理办法,严格审核项目施工程序,避免过度开采地下水与矿产资源,有效预防地质灾害,最大限度保障我国公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加大防灾宣传

做好滑坡地质治理工作的前提,是提供群众对防灾的重视性,而提高重视性最便捷的右带去是加大防灾方面的宣传力度。切实地做到上述一点可以通过教育部门与宣传部门的帮忙,例如:教育部门可将防灾知识刻印入教材中,让学生在学校便熟悉防灾相关知识,有一个明确的认知。在教学体系中可添加预防地质灾害的培训课程,最大宣传度地向学生宣传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宣传部门可在每年乡镇汛期来临之前,分发宣传资料與报纸,借助展报等媒介向周围群众宣传防灾知识。而对于地区较为偏远的乡村,相关的防灾知识了解不足,需要宣传部门在乡村的集镇及村里进行口头宣传。最后,对于地质灾害发生频繁的地区,应建立自动检测雨量站,进一步确定雨量对土质的影响。

五、结束语

为了对地质灾害进行更好的预防,必须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地质灾害进行准确勘查。同时要掌握准确的地质灾害产生原因,根据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开展有效的勘查工作。这样能够明确矿山地质灾害隐患的具体情况,有利于采取有效的手段对地质灾害进行预防以及处理。

参考文献:

[1]王小霞.地质灾害成因及其勘查方法[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9,39(15):144-145.

[2]李宬.浅谈矿山地质灾害成因及其勘查方法[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16):136.

[3]霍然.矿山地质灾害成因及其勘查方法[J].世界有色金属,2018(07):168-169.

猜你喜欢

防灾泥石流滑坡
某停车场滑坡分析及治理措施
中国“防灾减灾日”问答
自然灾害高风险区居民防灾素养调查
“安全”开会
夏季大山里的隐形杀手——滑坡
泥石流
地震让日本防灾食品热卖
机械班长
夺命泥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