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典进课堂”实践中反思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2020-09-10陈媚芳
陈媚芳
前几年,学校围绕骨干教师的培养目标,开展师徒结对的活动。一位语文导师为徒弟们引入一种全新的语文实践课——经典进课堂。这是基于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语文改革实践活动。为此,我们进行了为期一个学年的语文课程改革。率先开展经典进课堂的是六个实验班,分别为五年级两个班,三年级两个班,二年级两个班,之所以每年级选择两个班,是为了在实践中有互相学习和研究的同道中人,探索路上能互相切磋。
实践中,我们发现,要实现经典进课堂的目标,必须将有限的语文课时进行压缩,赢取经典进课堂时间。但是如何压缩?这显然不是多少节语文课的简单问题,而是如何高质量使用教材,如何高效率开展课堂教学,如何实现教学环节优化的问题。围绕这些问题,老师们开展了大胆的尝试,经过一个学年的实践,结果六个实验班的实验情况如下:
其一:完成教材的时间:四个班采取先完成教材教学,再进行经典进课堂的方式,分别在第十二周左右即完成教材的教学,然后进行大概一个月的经典学习;另外两个班十六周完成教材学习,他们是采用教学教材和经典学习交叉推进的方式进行。
其二:期末考核质量:五(2)考核总评处于镇的第一名,比上学期进步3名;五(3)总评处于镇的第一,比上学期进步1名;三(1)总评处于镇的第一,比上学期进步2名;三(3)处于镇的第三,比上学期进步了6名;二(1)保持在镇的第一名;二(3)处于镇的第三,比上学期退步2名。
这些实验的结果让我们悬着的心终于放下,因为我们最担心课程改革影响教学质量。同时也很受鼓舞,因为实践结果表明:整体的进步是明显的。虽然也有个别班级出现轻微的退步,但是从学生的作文语句使用,课堂的语言表达,中下生的情况,我们都欣喜地发现,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悄悄发生可喜的变化。可以预见,这一批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不久的将来会发生质的飞跃。在收获研究成果的同时,也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反思如何落实课外阅读,培养阅读能力的问题
在2011版的《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明确指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显文言文。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字以上。”这是课程标准里关于阅读内容和能力的明确要求,但是,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这个任务又完成多少呢?有一份调查显示:2019年4月,人民日报公布一组数据,2018年全国人均阅读量为4.67本,同期美国是9本,日本是40本。调查还发现,青少年的阅读量在不断减少。这样的结果怎不令人担忧!
如果在语文课堂上,能利用有限的课时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开展课外阅读,那上述的问题就不会出现了,课程标准中的相关目标就指日可待。但是,语文课时本来就少,如何压缩?
二、反思语文课堂的“瘦身”问题
先来看一个教学案例:某教师教授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草原》,老师光是出示需要品味的句子就有8句之多,在第一自然段添加了关于关联词的使用效果的对比,在第二自然段添加了关于比喻句的仿写,在倒数第二段增加了关于场面的仿写,在最后一段增加了关于相关草原诗句的积累。无可否认,这是一个用心备课的老师,他把能补充的基础知识练习都补充了。但是,这样的容量,两个课时能完成教学吗?不能。还有,这课书的教学重点是什么?学生应该主要掌握什么语文技能?老师似乎很模糊。
其实这不是偶然现象。一线的语文教师经常有这样的困惑:语文教学涉及面太广泛了,真不知道如何取舍。而且语文的教学效果很难直接反映在课堂上,它不像数学,新知识学生是否掌握,在当堂的练习中就显露出来。因此,语文课教什么?教多少?似乎都不好把握,及至测试的时候,还经常发现很多知识老师在课堂上 “没有讲到的”。多次尝试这样的失败之后,老师就学“聪明了”,只要与这课书能关联到的,都安排练习,尽量做到“滴水不漏”!于是,就出现上述这种现象,语文课堂越来越臃肿。显然,这种拼精力的做法已经让语文老师疲于奔命,也把学生陷于题海之中,师生俱累。所以,我们的语文课堂该进行“瘦身运动”了。
三、反思如何真正落实因材施教问题
作为一线的教师,有些现象一定感同身受:不管是哪个班级,总有些学生接受能力差一些,这是现实。而这些学生呢,不管教师在课堂上怎样“扶”,结果都一样——跟不上,学生学得累,老师教得苦。圣人孔子早就说过:“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我们深刻地知道,在课堂上,我们根本没有完整的单位时间去单独辅导那些中下生,只能牺牲课余时间来“因那些材施各种教”。那么,有没有办法让那些学生学得从容一些,学得有尊严些?返还老师们的休息时间?
从这次的“经典进课堂”实践发现,其实是有这个时间的。如果我们能按照计划提早一个月完成教材的内容,那么,在开展经典进课堂的同时,就可以腾出比较充裕的时间帮助学困生,让学困生踏踏实实把没背通的书背完,把听写不过关的词语多听写几遍……把没过关的课本知识补上去。当那些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全身心沉浸在经典学习的时候,那些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可以从容地学习,慢慢地掌握……可能有人会质疑,那不就是课內不足可外补吗?教得那么快,不是制造更多的学困生吗?其实,只要你细心,就会发现,一个新知识的传授,一个班一般有70%左右的学生只需要老师讲一次就懂了,剩下的30%可能要讲3次甚至更多。试想,如果老师把一个知识重复三次,对于那些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不是很不公平吗?这是典型的“吃不饱”现象。倒不如就讲一次,让那70%学生继续学习其他知识,让他们始终处于热烈的求知,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余下的30%,就帮他们慢慢地补上来,因为他们的能力就是“吃”那么多,“吃”那么慢,还他们一点从容学习的尊严吧。
四、反思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问题
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里明确指出:“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那么,什么是语文素养?它包括哪些方面?语文素养既包括语文的基础知识和语文能力,更多的是运用知识于生活的能力,是语文知识与能力的综合素质。人们常常提起的“大语文”观,就是着眼于语文素质。在无孔不入的应试教育大环境下,语文教学更多是偏重于语文知识的传授,对语文能力的培养往往“蜻蜓点水”。那么,如何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解决问题的途径还是在于课堂,在课堂中大量补充阅读的机会,丰富学生的积累,引导学生开展阅读与领悟,引导学生进行自学与整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将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的全部问题都可归结为阅读问题。”大量阅读,丰富学生的积累,在阅读中丰富相关的知识,在朗读中领略祖国丰厚的文化底蕴,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适当补充教材中缺失的内容,这才是真正落实“大语文观”。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次的“经典进课堂”实践,我们且行且思,边实践边改进,对语文科的教学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