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社会现实,提升作文思辨力
2020-09-10唐恬
唐恬
2020年高考全国语文试卷作文题共11道,其中5道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全国Ⅰ卷、Ⅱ卷、Ⅲ卷、新高考Ⅰ卷、Ⅱ卷),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各独立命制1道,北京命制2道(议论文、记叙文二选一)。试题以材料作文为主,命题关注社会现实,紧贴时代精神,加强应用写作能力的考查,同时也需要学生有较强的逻辑思辨能力去审题立意,组织行文结构。笔者认为,这11道作文题注重考查考生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思考、信息的适应与开放、认识自我与他人这三大类。本文试从关注社会现实这个角度去分析其中几道作文题。
一、考查角度
2020年上半年发生的最重大的事件恐怕非新冠肺炎疫情莫属。1月底,疫情爆发,全国上下一心共抗疫情,各地医疗队千里奔赴疫区,武汉封城,企业停工停产,学校停课停学。医务工作者、人民子弟兵、警察、记者、快递小哥等平凡的劳动者仍然坚守工作岗位,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高考是选拔人才的考试。国家需要什么人才?需要的是关注社会现实,愿意把目光投向国家、投向社会、投向身边的人与事,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有温度的青年学子。因此,为了考查学生是否了解、关注和思考今年最重要的新闻事件——共抗疫情,各地高考全国卷有4道作文题是考到或用抽象化的语言涉及到对疫情的考查。考查的角度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隔离而不孤立(高考全国Ⅱ卷、新高考Ⅰ卷)
1.世界青年携手共创未来(高考全国Ⅱ卷)
全国Ⅱ卷提供了三段材料,分别是“没有人是一座孤岛”(疫情使人隔离而不孤立),世界人民对中国的支持,以及中国人民对世界的帮助与祝福。以中国青年代表参加“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作为背景,要求考生写一篇“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为主题的演讲稿。这道作文题的思考方向颇多:疫情使人们隔离却不孤立,国与国之间互帮互助,人类命运共同体、青年的担当精神。考生可以根据命题材料的三个层次对应来写,也可以从个体和国家的不孤立、携手面对困难,写到人类命运共同体,再在结尾呼吁各国青年勇担勇于承担重任,携手共同面对世界性的困难,共创美好未来。这样层层深入地去写,多用修辞手法增强语势,要有交流感,符合演講稿要求。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精神在近几年的高考作文题中常常出现,值得考生们去思考和积累相关素材。
2.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全国新高考Ⅰ卷)
全国新高考Ⅰ卷作文题目前半部分讲的是防疫拉开了人们的物理距离,后半部分则是从各行各业工作人员的坚守岗位与传递温暖和力量的事迹中,体现了抗疫使得人们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了,要求以“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为主题写一篇文章。物理上的距离(A)与心灵上的联系(B)构成了“A&B”二元对立的命题逻辑,思辨性很强。因此,考生既可以写得理性清晰,具有逻辑感,又可以写得感性温情,具有文学性。实际上,这个命题与全国Ⅱ卷类似,考查了考生对疫情“隔离而不孤立”的思考:隔离的是物理距离,然而我们共抗疫情的心是连在一起的,不是孤立存在的。正如高考全国Ⅱ卷的材料上引用的英国诗人约翰·多恩的诗句:“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如果考生在居家学习期间对疫情有所关心、了解与思考,积累相关素材,以上两道作文题并不难写,可以说能轻松解题。
(二)疫情中的“中国面孔”(天津卷)
天津卷:“中国面孔”是全球热播纪录片里充满家国情怀的杜甫,是用中医药造福人类荣获诺贝尔奖的屠呦呦,是医务工作者厚重防护服下疲惫的笑脸,是快递小哥在寂静街巷里传送温暖的双手……也是用各种方式共同形塑“中国面孔”的你和我。走过2020年的春天,你对“中国面孔”又有什么新的思考和感悟?请写一篇文章。
无论是坚守在抗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还是穿行在大街小巷为市民传递温暖的快递小哥……2020年的春天,网络上一张张“中国面孔”的照片,感动了无数网友,也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体现了全国人民共抗疫情的决心和毅力。从命题中我们不难悟出,中国面孔的核心是齐心协力、团结一致、不畏困难的中国精神!这些中国面孔、中国精神不仅感动了我们,还走向了世界,令无数外国网友也纷纷对我们中国竖起了大拇指。天津卷的这道题借“中国面孔”考查了考生对疫情期间温暖的人与事的关注与思考,同时也考查了中国精神走向世界,被世界接受与认同的大主题。
(三)疫情的抽象化表达(上海卷:转折)
上海卷: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笔者在考前曾对学生说:“‘疫情在高考中有可能不直接出现,而是用一些抽象化的表达,例如,困境、危机、考验等。”结果上海卷就用了“转折”这个词。当然了,考生可以不写对疫情的思考,但是,既然高考是选拔人才的考试,选拔那些更关注社会现实,关心中国,希望未来为建设中国做出贡献的年轻人。那么,在考卷中如果能表现出你对社会重大事件的关心与思考,并且写得清晰有逻辑感,而又符合题意,阅卷老师自然会对你的卷子莞尔一笑,给出赞赏的分数。
二、备考策略:关注社会现实
以上四道作文题从多个角度考查考生对疫情的思考,我们在备考时可以有以下几个思考的角度:(1)躬身入局——英雄;(2)勇于担当——逆行者;(3)并肩协力——全球化。每个角度可准备一两个素材,练习写作,形成完整的论述段。也可通过阅读《人民日报》精彩的时评文章积累丰富的素材,学习专业评论员强大的行文思辨性和逻辑感。例如,以下三篇《人民日报》时评的文章,就有大量且丰富的素材可以参考学习:《英雄的城市 英雄的人民——献给疫情防控斗争中的武汉人民》(2020年02月25日12版)、《不是生而英勇,只是选择无畏》(2020年05月12日11版)、《挽紧团结合作的臂膀》(2020年05月11日04版)。这三篇文章对应的是上述三个思考的角度。
对2021年高考的考生而言,关注社会现实仍然是必要的,不能再继续做“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我们要把目光投向现实事件中的人与事,多阅读、多了解、多积累、多思考,在思考中提高思辨力,在写作中提高逻辑感。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谈谈最近的新闻事件,表达正确的观点,分小组学习与做新闻专题的研究等,以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提高思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