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合传统节日开展德育工作

2020-09-10黄庆婵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97期
关键词:传统节日传统文化德育

黄庆婵

【摘要】四会市大沙镇一直以来大部分村都有自己的“村节”,俗称“烧炮”。偶然一次,一个外地学生向笔者问起“烧炮”的一些问题,激发了我从传统习俗或节日中探求德育工作新路径的想法。经过探索和实践,笔者发现了结合传统节日开展德育工作不仅使学生从中吸取到传统节日文化精髓,增长了见识,开拓了视野,而且还增进了感情,使校风、班风、学风有了明显的好转,使集体更加有凝聚力,向心力。

【关键词】 “烧炮”;传统节日;传统文化;德育

四会市大沙镇一直以来每年从农历正月初五开始到九月,几乎每个月都有“村节”,我们当地人叫做“烧炮”。一直以来,笔者就知道“烧炮”就是亲朋戚友高高兴兴来聚会,村村都是热热闹闹的,从来没有想过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直到有一个外地来的学生向笔者问起:“老师,怎么你们大沙镇每年过了年之后都不时有‘烧炮的呢? 这是为什么举行的呢?为什么不同的村会不同日期的呢?近几年又为什么突然又没有了呢?”学生一连的问题也引发了笔者的思考,生于斯,长于斯,竟然连祖辈留下来的传统节日都无所知晓,实在惭愧。后来,笔者通过问村中老前辈、上网和到图书馆查资料,终于找到了答案。据有关历史资料显示,“烧炮”是岭南历史悠久的民间风俗之一,它最初源于古代佛山庆祝“北帝诞”的活动。民间传说中的北帝是我国古代神话中的司水之神,相传能消灾化厄,常常大施神力、普降甘霖,惠泽黎民苍生。农历三月初三日是北帝的诞辰。人们为了酬谢神恩,就在祖庙门前举行盛大的庆典仪式,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烧炮”。番禺清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对“烧炮”有过详细记载。随着时间的推移,“烧炮”的地域范围不断扩大,“烧炮”的时间、内容、形式都有很大变化。历经演变,已然成了为人们祈福求财、娱乐、感怀清平盛世的一项文明活动。学生的偶然发问不仅让笔者“涨了知识”,还激发了笔者要从传统习俗或节日中探求德育工作新路径的想法。

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山东曲阜,参观考察孔府、孔子研究院时,他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丰富的民族传统节日也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中也包涵着丰富的文化精髓和道德内涵。《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中指出:“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蕴藏着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的确,传统节日里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发展和继承,也是本民族、本国文化的传承,这可以保留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特色。国务院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被列入国家法定假日,一方面增加了人文情结,更重要的是社会对传统文化回归的呼唤。可是由于多年来人们对传统节日的淡化和无视,加之西方节日文化的冲击,很多人尤其是中小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是知之甚少或一无所知。目前,人民对传统节日的淡化,甚至无知,是传统文化出层断层的表现,这警钟必需要长鸣。关注传统节日文化,吸收其蕴藏着的文化精髓和道德内涵,留住我们民族的“根”和“魂”。

很多传统节日都有它一定的历史渊源,还有一些美妙传说,内含着不少经典诗文,富有独特情感和趣味。这些传统节日都反映了本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还寄托着他们憧憬和愿望。了解传统节日的来历与习俗,开展寻根活动,培养他们对传统节日的兴趣,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滋养孩子的心灵,让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这与德育工作的目标是一致的。

就着本土的特色资源,笔者就从大沙镇各村的“村节”——“烧炮”开始了本次探求之路。笔者选取了高年级为调查对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组织学生开展一次“烧炮”大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烧炮”的来历,你所在村的“炮期”,这天有什么特别寓意,有什么特殊的活动, 你对“烧炮”的感受,你还知道有哪些地方有“烧炮”的习俗,等等。调查的方式:采访长辈、文化部门,上网搜索,到图书馆查有关书籍,等等。经过一周的调查和收集之后,笔者在所任教的六(2)班上了一节以《过传统节日,传承传统文化》主题班会。这次主题班会以外地学生听介绍,提问题,当地学生做主角,详介绍、解疑惑,老师适时点拨指引的模式进行。班会上作为主人的当地学生热情高涨,兴致勃勃,各自介绍自己村的“烧炮”的盛况、特色,那外地的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好像正身临“烧炮”当天那样开心。在课堂小结的时候,笔者特别要让学生互相说说各自的收获,知道“烧炮”是一种民间传统的集体活动,都有寓意吉祥、喜庆、欢聚、感恩之意。同时,笔者还提出建议:“希望大家用善于发现的眼睛,寻找身边的优秀传统文化,多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我还希望你们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自觉地做一个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发扬者,让民族精神因为有了我们而更加的芬芳美丽……”开了这次主题班会之后,笔者常听说到班里的同学说起各自家乡的一些传统节日或习俗。笔者灵机一动,就来了个反转:这次讓外地的学生来当主角,让外地的学生来说说家乡的一些传统节日或习俗。这次不仅学生参与还让把部分外来工家长也请来了课堂作补充介绍。这一次主题班会上有些外地的家长讲到家乡的传统节日时还讲到一些寓意深远和美味可口的传统食品,让听课的师生都垂涎三尺。在寒假,笔者与德育处的领导一起商量拟定了寒假德育作业。

一、寻根中国年

笔者与家长“树家风,立家训”。要求每位学生和家长整理自己家族流传下来的家风家训,或者与家长根据家风一起总结提炼用于教育子女、警励后人的家训。要求贴近生活,健康向上,富有内涵,便于传诵,能体现家庭文化的传统特点和鲜明的时代特色。(四至六年级)

二、播种中国年

(一)以“我们的节日—春节”为主题制作一份手抄报或画一幅画。一、二年级画画,三至六年级手抄报。

(二)“年年岁岁书香浓”家庭读书会活动:每个同学和父母在寒假里选择共同喜爱的书籍进行阅读。在读书中与父母交流分享读书的感受。拍张与父母同读书的照片上交。

(三)新学一项家务:这个假期你又学会了什么新的家务呢? 请用照片记录下你学会的新技能吧!(一至六年级)

三、乐享中国年

浓浓的年味里,怎能少了你的参与呢?行动起来,让自己离春节更近一点,别忘了用照片记录下这有意义的时刻哦。

(一)喜迎新年

1.1-3年级——和爸爸妈妈一起除尘、祭灶、写春联、贴春联、贴福、闹元宵等。(任选)

2.4-6年级——在家长的指导下烧一道年夜饭中的菜肴。 拍摄一张年夜饭的照片上交。

(二)微笑拜年

拜年是中国民間的传统习俗,让微笑伴随新年,对身边的人送上最动听的一声“新年好!”还要把家乡拜年的习俗记录下来,回校与大家分享。提醒家长和学生在寒假时对照寒假的德育作业与家长一起完成,并用手机或相机记录下来,留下美好回忆。要求家长把各类照片原图发送给老师上交给学校。以照片类展示的,笔者就安排德育处的领导收集好照片,到照相馆晒出,在学校的宣传展板上分类展示。这些照片都是学生们与家长在过传统节日时捕捉到的开心、难忘的瞬间。作品类如书法作品,手抄报、手工作品等就先按方案进行评比后再以实物的形式在学校的展示厅进行展示。传统食品类的,各班在开学第一周的星期五带回学校,举办一个“春节传统食品品尝会”。笔者到现在还清晰地记得学生们介绍自己带回来的春节传统食品时是那么自信、那么自豪,他们吃着各地的传统美食又新奇又幸福、满足。

结合一年的传统节日,笔者制定学校全年的德育工作计划,精心安排了系列的德育活动。“清明节”祭扫烈士陵园,参观革命遗址,缅怀先烈的英雄事迹,聆听先辈追忆那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让学生继承先烈的遗志,勤奋学习,报效祖国。“端午节”纪念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学习他的爱国精神,追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崇高境界。端午节前后各地有很多不同的习俗,这些也蕴含着不少传统文化知识。“五四青年节”培养学生破除迷信,崇尚科学、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的精神,不唯权威论,不唯书本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秋节”是一个中国人团圆的日子,开展作文比赛、演讲活动,灯笼制作比赛,猜灯谜等。“九九重阳”笔者就组织学生到敬老院,开展敬老活动,树立尊老敬老的风尚。“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节日,虽然学生都放假离校了,但笔者仍把德育活动延伸到家庭、社会中去,让学生在春节中学会礼貌待人,文明接物,学会与人交往,接受传统礼仪的洗礼,学作春联、写春联,收集有特色的利是封,等等。

经过探索,我发现结合传统节日开展德育工作不仅使学生从中吸取到传统节日中蕴藏着的文化精髓,增长了见识,开拓了视野,而且还增进了学生之间的感情,整个班的班风、学风有了明显的好转,使班集体更加有凝聚力,向心力。在这一年多的探索中,我还发现外来工的孩子进步最大。因为他们都觉得得到了更多的关注,更多的尊重,与班里的同学关系更加融洽,更和谐了,更有归属感和被认同感。

“结合传统节日开展德育工作”这一做法在全校进行了推广,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各班级老师根据各自的特点,创新地开展本班的德育工作,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去构建学生的品德美,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去培养学生的才能美,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去铸造学生的行为美。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德育工作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在以后的工作中,笔者会不断探求德育工作的新路径,为开创更加美好的学校德育工作新前景而努力。

参考文献:

[1]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人民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传统节日传统文化德育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传统节日礼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