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劳动教育背景下培养小学中年级学生的习作能力初探

2020-09-10梁少英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97期
关键词:素材劳动教育评价

梁少英

【摘要】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难题,习作的起步教学,则难上加难。教师往往耗费大量的精力却得不到满意的效果。为了有效解决这个教学难题,笔者根据中年级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在劳动教育背景下从多方面探索培养小学中年级学生的习作能力,让“学语言和用语言”真正发挥作用。

【关键词】劳动教育;百字作文;素材; 评价;能力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小学生语文习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特别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能不拘形式写出自己观察所见、所想、所感,能够对自己感到有新奇有趣、印象强烈、内心深受感动的事件用文字准确予以表达。小学第二学段习作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中年级学生习作的兴趣,增强对于习作的自信心,初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在劳动教育背景下,如何培养小学中年级学生的习作能力呢?笔者将从以下几个具体方面展开详细论述:

一、结合劳动教育,开展相关的劳动项目,让中年级学生的习作真实发生

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把劳动教育纳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要求之中,将构建五位一体的全面培养教育体系给予明确。劳动教育离不开课堂,为祖国培养劳动人才是教育最终目标。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设计多种多样的劳动活动项目,让學生在活动中体验、思考,在活动在接受教育。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梯度地设置劳动教育活动项目。其主要包括:文质劳动教育的校本课程、家务劳动、社区公益性实践活动。写作,源于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参与劳动,获得生活的体验,再动笔写生活,写体验,让习作真实发生。将习作教学与劳动活动合作有效相融,以进一步培养中年级学生的习作能力。

二、运用“百字作文”,丰富习作的内容和形式,降低写作的难度

百字作文是及时记录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悟的微型习作。它的字数一般在50-150字以内,篇幅短小,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形式与内容灵活多样,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达随心所欲地写想写的内容,给予学生极大的空间和新鲜感。同时,切入点较小,可以写一个小情境,一件小事,一小段想法甚至一个表情等。从细处着眼,从实处下笔,微中见精,微中见准。百字作文,既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也能够激起学生习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巧妙选择习作素材,使习作内容“轻装上阵”

在习作中,普遍出现内容繁杂,重点不突出等现象。因此,教会学生选择素材,是十分必要的。选择素材时,教师指导学生可遵循以下原则:

1.真实。习作要突出“真”的特点,不仅习作中的事件是真实性的,产生情感更要真。唯有如此,才能深深打动读者的心灵,激发读者与作者产生共同情感共鸣。

2.新鲜。如果把习作比作一道佳肴,那么素材就是原材料。新鲜的原材料,就是味道的保证。在习作教学中,要指导学生选用“新鲜”的素材,如近期的所见所闻、亲身经历等。

3.最具典型性的。

习作素材的选择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因此,要指导学生初步学会选择典型的素材。怎样选择最典型的素材呢?我们可以初步教会学生使用“思维导图法”。比如“有强迫收拾症的”爸爸,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列写几个能表现爸爸“有强迫收拾症的”的事例,比如,爸爸周末闲下来时会收拾家里摆乱的东西;在下班后,爸爸都会把家里收拾得干净整洁;有一次,凌晨一点多,爸爸想起书桌还没有整理,于是就从床上起来收拾整洁再安心睡觉。经比较,第三个事例最能表现“有强迫收拾症”这个主题了。

四、通过有效的师生评价,促进学生习作能力提升

科学、正确的评价不仅仅能够帮助学生增强学生习作自信心,同时还激发学生进行自主习作的积极性。它主要包括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

(一)教师评价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有力后盾。

评价习作中的优点与不足之处,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修改习作,都需要通过教师的评价来实现。在不断修改习作的过程中,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鉴赏和习作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教师的评价应当遵循多鼓励,多启发,多引导,多创新的原则。具体的评价围绕真、活、实、新、趣、奇来开展。好文章的标准应当“真”,情感真实感人;语句应当“活”,鲜活且有时代感;内容应当“实”,事情、人物真实存在;“新”,内容新颖、形式创新;“趣”,人物、事件应生动有“趣”;“奇”,奇特有趣。儿童是天生的冒险家,他们有出色的语言天赋和好奇心。教师评价应当始终以保持儿童的写作热情为宗旨。

(二)学生评价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条件。

教师应当初步培养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和评价意识。学生的评价应当以鼓励性、趣味性为原则。评价围绕通、清、真、活、趣来开展。“通”,是否有错别字、语句是否通顺,标点是否使用正确;“清”,内容是否表达清楚;“真”,是否感到作者的喜怒哀乐;“活”,是否发现有新鲜感的语句;“趣”,是否觉得有趣。评价的形式更要富有多样性,以使中年接学生保有对习作新鲜感。

总之,作为教师,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站在学生的角度了解他们的需要,运用多元化的方法,有效促进中年级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升,进一步彰显语言的生活实用性。

参考文献:

[1]叶圣陶.怎样写作[M].中华书局:北京,2013.

[2]张洪玲,陈晓波.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小学语文)[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夏丐尊,叶圣陶.文章讲话[M].北京:中华书局,2012.

[4]叶黎明.写作教学内容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

[5]王栋生.王栋生作文教学笔记[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

[6]于漪.于漪老师教作文[M].上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素材劳动教育评价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移动互联开发的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