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教学模式探讨
2020-09-10黄安庞宇舟
黄安 庞宇舟
[摘 要] 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是一种壮医特色疗法,临床适应症广泛。为更好地传承祖国少数民族的中医药文化,应努力探索如何将该疗法更好的传授给广大的医学生,为更多的患者带来福音。
[关键词] 教学方法;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探讨
[基金项目] 2018年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以胜任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壮医学专业课程整合与教学方式改革研究与实践” (2018JGZ124);2018年广西本科高校特色专业及实验实训教学基地(中心)建设项目(壮医学专业)(桂教高教[2018]52号)
[作者简介] 黄 安(1988—),男,广西昭平人,博士,广西中医药大学壮医药学院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壮医藥教学、理论、临床、科研研究; 庞宇舟(1963—),男,广西博白人,博士研究生导师,广西中医药大学教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壮医药教学、理论、临床、科 研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4-0276-02 [收稿日期] 2020-03-23
一、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的定义
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是将壮医针刺术与壮医灸法有效结合用于治疗疾病的一种壮医特色疗法,该疗法根据壮医对穴位的认识和针灸治疗疾病的选穴规律,以点燃的壮医通路药艾采用温和灸的方法探明体表龙路、火路的热敏点,并对这些热敏点进行针刺,通过人体网络的传导,调节气血、阴阳,增强人体抗病能力,加速毒邪化解或排出体外,使三气复归同步。本疗法能够调气血、和阴阳、扶正气、逐毒邪,从而达到逐毒治病的目的。临床适应证广泛,尤其适用于寒、瘀、虚、郁等引起的以痹、痛、麻、痒、痞、虚劳等为主的病症。
二、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的技术要点
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的技术要点在于如何准确探寻到热敏点、如何对热敏点进行壮医针刺。
探寻热敏点包括选穴、探穴两个重要步骤。选穴即选择待探查穴位或部位。需要先辨病,再辨病因病机,确定病因病机后根据疾病对应的道路及壮医治疗该病的用穴经验,如“寒手热背肿在梅,萎肌痛沿麻络央,唯有痒疾抓长子,各疾施灸不离乡”等选取待探查的穴位或部位。探穴即对待探查穴位或部位进行探寻,找出热敏点。初步确定待探查穴位或部位后使用点燃的壮医通路药艾进行温和灸探明热敏点。探穴时应遵循“先主穴后配穴”的探究方法,使用点燃的壮医通路药艾(成分为壮药大风艾、姜黄、艾叶、山苍子等)在皮肤上方2cm左右施行回旋式或往复式温和灸,当患者感受到出现腧穴热敏化现象时,此穴位即为热敏化腧穴(热敏点),反复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所有的热敏化腧穴均被探查出[1]。在施灸探穴时,可先温和灸患者关元、气海、神阙等穴20分钟,以调动、激发患者体内正气,更利于探查热敏点。
七种热敏化现象[2]分别为:(1)透热:灸热从施灸点皮肤表面直接向深部组织穿透,甚至直达胸腹腔脏器;(2)扩热:灸热以施灸点为中心向周围扩散;(3)传热:灸热从施灸点开始循经脉路线向远部传导,甚至达病所;(4)局部不(微)热远部热:施灸部位不热或微热,而远离施灸部位的病所处感觉甚热;(5)表面不(微)热深部热:施灸部位的皮肤不热或微热,而皮肤下深部组织甚至胸腹腔脏器感觉甚热;(6)产生其他非热感觉:施灸(悬灸)部位或远离施灸部位产生酸、胀、压、重、痛、麻、冷等非热感觉;(7)上述灸感传导之处,病症随之而缓解:施灸部位产生的热、胀、痛等感觉发生深透远传,所到之处,病症随之缓解。
热敏探穴结束后,即对探查出的热敏点进行壮医针刺。根据针刺部位选择合适尺寸的毫针,以单手或双手进针手法将毫针刺入合适深度即可,壮医针刺注重患者主观感受,进针后无须施以运针手法。留针15~20分钟即可出针。
三、针对技术要点开展的教学方法
(一)病例讨论结合现场操作教授方法
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是用于治疗疾病的方法,针对罹患不同疾病的患者,施术者首先要根据患者的疾病确定探查的穴位或部位。因此,开展本疗法的教学应以病例作为切入点进行课堂分组讨论,让学生进行如何选穴的思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深对选穴原则的理解,同时也能够活跃课堂气氛。
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作为一种壮医特色外治疗法,具有极强的操作性,在充分讨论并确定初步探查穴位后,任课教师应进行操作过程的完整展现,并配合视频课件详细的讲解7种腧穴热敏化现象,使学生对整个探穴过程有初步的印象。随后应提供全套的设备,如壮医通路药艾、酒精灯、打火机等,安排2人一组相互进行探穴操作,练习探穴手法,体会腧穴热敏化现象。由于热敏化现象在健康人群中出现的概率约为10%,在探穴过程中如受术者出现热敏化现象,施术者即可对热敏点进行壮医针刺,如未出现则可选取常用穴位避开禁忌证进行壮医针刺,完成整个疗法的操作。
在上述过程中,任课教师需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问,针对合理问题进行详细解答,教学相长,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正确掌握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同时也可以加深教师对授课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思考,从而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
(二)医院实习结合临床实践检验方法
诊疗技法的教学重在实践,医院则是临床实践最好的教室。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的教学应安排一半以上的课时进行实习与临床实践,保证充足的时间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临床常见疾病的治疗当中。经过理论学习与操作练习,熟练掌握选穴、探穴、针刺的方法后,可将学生根据实习医院科室的设置及病人的数量,分成若干小组,在带教老师的协助下与病人进行沟通,开展常见疾病的选穴、探穴、针刺操作,确保每一个同学进行至少一次完整的治疗。治疗结束后,应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获取反馈,并真实记录整理完整的医案。任课教师在结课前应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根据治疗的疾病进行分组,相互分享经验,讨论遇到的问题,并积极思考可能的解决办法。对于在治疗当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及时向任课教师反馈,由任课教师帮助解答。
四、教学成果检验
每一门课程的学习都需要进行结课检验,笔者认为,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课程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相结合进行教学成果检验,且应调整好各考核方式所占的比例,侧重实践操作与病案汇报。
(一)理论考试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充分掌握理论知识才能较好的开展临床实践。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的理论基础包括壮医针法、灸法理论,并借鉴了腧穴热敏化理论。理论考试内容应以上述理论知识为主,并辅以疗法的适应证、禁忌证、操作注意事项等知识,考试形式可以传统笔试的方式进行。使学生学习、复习具有针对性,体现所考即所学,所考即所用的特点。
(二)实践操作
实践操作能力是检验该疗法学习情况的重要指标。任课教师应根据该门课程的特点,在教授完毕操作方法后于学习中期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进行考核。可以病案提问的形式,让学生针对病案的内容进行回答如何选穴,模拟治疗的方式进行探穴、针刺的操作。最后由任课教师进行评分。
(三)病案汇报
病案汇报内容应为学生在医院进行实习、临床实践、讨论后形成的完整医案,它是一个完整的辨病、诊断、治疗过程,是学生过渡到临床医生的有效锻炼方式,更是学生学习能力的综合体现。病案汇报应以PPT形式进行,且不应对治疗结果进行限定,既可汇报成功案例,也可汇报失败案例,最后由任课教师对病案相关内容进行提问、评分。
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作为一项壮医特色疗法,其实用性和有效性已经得到了较好的认证。笔者作为民族医学的一名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去努力探索如何更好地传承该疗法,将其请上课堂,教授给广大的医学生,使其能够服务更多的患者。
参考文献
[1]庞宇舟,徐晶,黄安,等.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及其临床应用[J].环球中医药,2015,8(7):872-873.
[2]陈日新,康明非.腧穴热敏化及其临床意义[J].中医杂志,2006,47(12):905-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