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接大健康产业发展需求的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020-09-10宁小春彭迎春孙秋芬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34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

宁小春 彭迎春 孙秋芬

[摘 要] 通过对大健康产业人才需求分析,提出要加快技术服务型、复合型、实践创新性人才的培养,针对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服务区域大健康产业发展人才需求为导向、产业、企业、学校协同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教学模式及教学内容、整合与大健康产业相关的行、企、校、各类教学和科研资源,创建“产、教、研、训”教学平台等改革路径。

[关键词] 大健康产业;人才培养模式;体育保健

[基金项目] 2019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GXGZJZ2019B099)

[作者简介] 宁小春(1974—),女,广西陆川人,硕士研究生,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运动科学与健康学院院长,副教授,主要从事职业教      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4-0130-02    [收稿日期] 2020-06-29

大健康产业,横跨三次产业,覆盖面广、产业链长、发展潜力大,它以诊疗服务业、养生养老业、保健品和健康食品业、健康数据和互联网医疗业等为主体,并与文化业、教育业、体育产业等互相融合构成共同体体系[1]。新兴产业的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剧增,但从目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来看已无法满足产业更新速度,人才的匮乏严重影响大健康产业发展,本文从大健康产业所需人才分析,并探索适应大健康产业发展的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希望能更精准的发力完成专业人才培养助推产业发展。

一、大健康产业发展人才需求分析

(一)技术服务型人才需求

当今我国在老龄化日趋严重等发展趋势下,人们更注重身体健康管理,体育锻炼意识不断提高,大健康产业的分支中体育健身产业、健康管理产业、养老服务产业作为三个重点发展模块近年来呈现出爆发性增长趋势。产业的迅猛发展对技术服务型人才的需求剧增,基于此背景下,培养的人才不仅仅是技术要过硬,在服务意识、素质等方面更要加强,更多的是要从客户的角度出发提供更精准的服务,即培养“服务与生产一体化”人才。

(二)复合型人才需求

复合型人才应该包括合理的知识结构、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跨行业的综合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升级对高职学生在适应环境、获得新知识、与人沟通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高职学生过去的单一职业岗位能力已经不能满足综合性岗位的需求。综合素养和综合意识,包括工作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终身学习能力、职业素养、道德素养、文化素养、法制意识、安全意识等。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培养人才的理念向“产业发展需求—企业雇佣需求—创业能力需求”转变。

(三)实践创新型人才需求

在科技發展迅速的当下,大数据的应用渗透到大健康产业中,大数据服务与个性化、社会化、人文关怀等健康实体服务的完美结合,是当今大健康产业发展的趋势,面对大健康产业庞大的市场规模和创新机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会成为大健康产业中的每一个企业需要具备的基础核心内涵[2]。在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下,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融合到了大健康产业中,需要高校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培养人才,除了要培养人才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还需要培养人才的实践创新能力[3]。

二、大健康产业背景下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路径

(一)以服务区域大健康产业发展人才需求为导向

大健康产业结构优化变革为人才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方向,针对健康广西的区域战略对整合体育行业和卫生健康行业的大健康发展对人才需求提出新要求,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按照体育和卫生行业互通、体医融合的原则,精准服务大健康产业,构建“双行互通、精准育人”人才培养模式。精准育人的内涵:一是精准对接大健康产业,实施产教融合精准育人。二是精准对接职业岗位,重构课程体系,确定岗位知识和技能素质、人文素质需求等。三是精准对接职业标准,依据职业分类大典,结合保健、康复、运动防护等职业标准,融入课程标准、课程内容的设计和实施中。四是精准对接工作过程。融合课程内容与工作过程,以岗位要求来组织设计不同实践教学模块,并通过强大的社会服务项目提升学生实训能力。五是精准融入1+X证书的内容:在课程体系中融入失智老年照护、运动营养等1+X证书的考评内容,提升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学生就业创业的综合能力。六是精准对接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根据产业发展和技能型人才成长需要,多渠道多形式培养人才,使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

(二)产业、企业、学校协同构建人才培养体系

实行开放式办学,引企入校,加大人才培养与改革的力度,校企协同共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课程与教材、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协同改革教学管理、探索就业路径,将校企协同育人制度化。关注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和评价体系的多元化,学校、行业、企业、学生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全过程,协同完善教学评价机制。促使高职教育、培训机构、企业之间的有效合作,提升高职院校服务成人职业再教育、技能培训的作用。

(三)创新教学模式及教学内容

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实施工学交替、任务驱动、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的课程教学模式,科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

搭建网络教学平台,企业、行业全程参与课程建设中,建设开放、交互式的课程资源库和多媒体课件,并形成持续改进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机制,建成一批行业企业认定的具有“体医融合”特色的开放式核心课程、特色教材,将部分课堂搬到校外实训平台,达到课堂教学延伸。

(四)整合与大健康产业相关的行、企、校、各类教学和科研资源,创建“产、教、研、训”教学平台

针对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根据服务的真实技术和流程构建课程体系、技术技能训练体系和实训实习环境,搭建协同育人平台;该平台在实现学生实践教学上是按照专业群学生实训内容模块化来区分功能,将竞技体育训练的康复、全民健身指导活动、医院的术后康复和慢病康复与教学实践模块化对接,同时还承担专任教师技能提升培训,社会培训、技术服务等功能,通过平台对外进行的各种社会服务活动切实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培养实践能力,实现人才培养质量、教师实践能力的“双提升”。

三、结语

总之,为了进一步对接大健康产业,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需要全面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技术服务型、复合型、实践创新型人才,通过服务区域大健康产业发展人才需求为导向,创建“产、教、研、训”教学平台、创新教学模式、产业、企业、学校协同构建人才培养体系,以此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带动大健康行业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珊珊.浅谈我国大健康产业之现状及发展策略[J].特区经济,2019,(10),121-123https://kns.cnki.net/kns/NaviBridge.aspx?bt=1&DBCode=CJFD&BaseID=TAJJ&UnitCode=&NaviLink=%e7%89%b9%e5%8c%ba%e7%bb%8f%e6%b5%8e

[2]王丹,张冀东,杨玉芳,等.中医亚健康学推动健康服务业发展的思考[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9,26(8):115-117.

[3]周英奇,王京.老龄化视角下的大健康产业发展[J].商业文化,2019,45(16):163-167.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模式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保定市高校培养服务外包人才的路径研究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