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请高考志愿规划师了吗??
2020-09-10周子豪丁卉余亦婷
周子豪 丁卉 余亦婷
2020年7月22日,西安,2020陕西高考志愿填报暨国内外大学招生咨询会现场,家长孩子踊跃参加。
今年是馨月第二次参加高考,虽然最紧张的日子已经过去,但一种毫无头绪的焦虑感却一直困扰着她。坐在电脑前,手捧一本填报指南,面对96个要填报的志愿,她有些无助。
2020年,山东首次实施新高考,不分文理科,施行“3+3”的高考模式。除语文、数学、外语全国统考科目外,考生可根据自身特长和兴趣爱好,结合高校招生对等级考试科目组合的要求,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等级考试科目中选择3个科目。高招方面,考生可填报志愿数量增至96个,取消传统的服从调剂,志愿设置由原先学校为单位改为 “ 专业 + 学校 ” 的平行志愿模式。
新高考改革下的志愿填报机制,赋予学生更多自由权和选择权的同时,也向家长、学生和老师提出更大的挑战。
“孩子的每一分都不容易,要做到利用最大化,这次我一定要请专家来把把关。” 电话那头的馨月父亲,坚定的语气里,还有一丝自责。去年的这个时候,超本科线8分的馨月,被滑档了。“女儿的复读,我们一直心中有愧。选学校、选专业这些我们不太懂,填志愿这种技术活,花钱问专家或许更靠谱。”
飞速升温的志愿填报市场
花钱咨询填志愿,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今年,新高考正式在北京、天津、山东和海南实施。这是继2014年浙江、上海施行新高考方案以来,第二批参与的省份。未来,全国大部分省份将陆续搭上新高考的改革巨輪。
在新高考改革的大形势下,志愿填报规则变化大,录取方面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再加上家长们对大学和相关政策的了解有限,这些原因直接导致了志愿填报咨询市场的火热态势。据艾媒《2019中国高考志愿填报行业用户需求大数据分析》报告显示,2019年高考志愿填报付费市场规模近6亿元,付费用户达到46.8万人左右。
“免费的志愿填报讲座是不能根据您孩子提供个性化方案的。在我们这儿,是志愿填报专家与您孩子一对一沟通,价格从3680到30000元不等。”当南都周刊以家长名义电话咨询一家全国连锁志愿填报服务机构时,其工作人员介绍道,“ 新高考的志愿填报繁多、复杂,所以咨询更火热,如果现在报名,我们也只能安排专家老师在晚上10点后和您孩子讨论了。”
据天眼查,我国经营范围含“志愿填报”的企业目前共有820家,而在2013年前,我国志愿填报相关企业的年度注册数量仅为个位数。近十年来,我国相关企业的注册数量增速波动攀升。2019年是此类企业注册增速最高、年注册量最多的一年,全年注册超300家企业,增速达74.46%。目前我国超55%的相关企业都成立于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内。
填报机构品牌众多,但其所提供的咨询服务都大同小异:了解考生基本信息,老师与孩子一对一面谈沟通;对考生进行兴趣、性格测评,规划孩子未来发展方向;最后依据孩子高考成绩,借助内部大数据等形成最终的志愿填报方案,整个过程最短可在一周内结束。
“新高考的96个志愿,如果填不好,又无法调剂,滑档的可能性是存在的。虽然协议价格高,但我们保证您家孩子被录取,如果没有,我们全额赔付。”山东省教育咨询机构百年育才的一位老师承诺道。
事实上,即使这些线下填报机构普遍价格不菲,但不同地区的服务收费也存在较大差距。在新浪高考志愿通的平台,南都周刊查询到,北京地区的专家报考服务最低价高达16800元,但在其余省份,价格均在4000-6000元不等。山东作为今年新高考省份,最高价也突破16000元。
价格的不同,对应着相关专家团队经验能力的不同。价格上万,服务新高考地区的“专家”,多为具备高考志愿规划师资质,有多年填报经验的专职人士。而其余导师团队多为非职业化,熟悉全国多地报考的“ 咨询顾问 ”。
“有资质的志愿规划师一个机构没几个”
据了解,“高考志愿规划师”证书由全国职业人才认证管理中心颁发。
“真正有资质的志愿规划师在一个机构一般是管理层人员,一个机构也没几个。很多时候为考生提供咨询服务的导师并非专家,而是兼职的硕士生、中学教师等。忙不过来时,甚至还会安排在机构暑期实习的大学生与考生进行沟通。”现在读大三,今年暑期曾在河北邯郸某志愿咨询机构实习的小王向南都周刊透露。
“至于某些机构对外宣传的内部大数据,其实许多是过往几年公开的院校录取排位、分数等,只需做一定量的调研工作,即可收集成表,并非什么‘机密。所以学生家长只要准备充分,是一样可以自己统计来辅助填报的。”
“真正有资质的志愿规划师在一个机构一般是管理层人员,一个机构也没几个。很多时候为考生提供咨询服务的导师其实是兼职的硕士生、中学教师......”
然而,在新高考改革下,不分文理,全省统一赋分排名,往年分科录取分数线的参考价值意义甚微。
“ 正是因为这些信息都失灵,我们家长更不敢自己来盲目推测,只好相信机构了。” 馨月的父亲显得有些无奈。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所谓的内部大数据真的还有用吗?
当南都周刊向几个大型志愿填报机构提出此疑问时,得到基本一致的回答:“ 我们专业的大数据换算系统,将根据考生分数转换成录取概率,来推荐冲稳保的院校组合。”
高中阶段缺失的职业规划教育
针对山东等地今年新实施的专业+ 院校的填报模式,百年育才的志愿咨询老师表示,他们将派浙江地区的专职团队来指导山东等新高考省份的志愿填报工作。“ 浙江新高考改革已久,那里许多孩子是从高一就报名,根据专业优先的填报规则,尽早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这不仅是志愿填报服务,更是一种未来职业道路的提前规划。” 这位老师解释道。
“但我觉得这些服务,形式大于内容。”来自宁波一所重点高中,高一入学即报名教育咨询服务的小倪抱怨道。在他看来,所谓的职业规划服务,水分很大,无非是交流“ 想学什么”,“目前成绩如何”等普通对话而已,并没有让他真正了解到大学里各专业的基本情况,以及这些专业的未来走向等。
不过,职业规划,正是新高考背景下大部分学生所缺失的。“ 对于未来希望学习什么专业,自己适合什么类型的职业,我们时常是迷茫的。” 小倪说。
“其实老师们会鼓励同学们根据兴趣爱好做出选择,但大部分同学只是在高一一学期内接触全科,也没有更多的途径去真正了解这些学科在大学里的应用,以至于很多同学还是随大流 ,不爱物理化學,也得选个先说。”
小倪的这一说法可以从数据上得到佐证。
据悉,在浙江省教育厅发布的2017年级学生科目组合可报高校专业情况统计表中,物理+ 化学 + 历史的组合需求最大,选考了物理,高考填报志愿时可以报考90%以上的本科专业。但若选择纯文科组合,专业可选范围缩小至60%左右。“ 这很现实,即使我们有明确的兴趣倾向,也会慎重选择。选科如此,专业的选择一样如此。”小倪说。
“高一时就要决定三年后学什么专业”
小倪的困惑,得到了许多新高考省份同学的共鸣。
“真的是乱填,掉头发,没思绪。”面对以专业优先的新填报,山东应届考生刘月显得有些一筹莫展。想报考广告、网络新媒体等专业的她在与南都周刊交流之前,曾一直以为那些是艺考生才能上的专业。
对专业的不了解,对未来职业选择的迷茫,是现在许多高中生共同面临的问题。一位考生说,新高考的实施,相当于要求高中生高一时就要决定自己三年后的大学专业,并以此确定自己后面两年需要学习和考试的学科课程。这就迫切需要学校和家长引导中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需要学校指导高中生科学规划自己高中的学业,帮助他们了解未来的职业选择。但当南都周刊询问几位就读山东省济南市素质教育排名靠前的中学的学生,学校有无开展职业规划教育课程时,大家的回答几乎一致:很少,基本没有。
“ 在学校,其实老师们并不是很重视我们的报考选择,他们更多的是帮助我们提高成绩吧。” 就读于济南历城二中的家铭说。“ 我们学校会有学长学姐的大学宣讲会,这算是一种弥补吧。”
“不要等到填志愿时才发现你对孩子一无所知”
自2014年试行新高考改革以来,许多学校尝试以不同形式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但系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专业老师指导的学校寥寥无几。
安徽省计划明年开始实行新高考改革,而早在5年前,合肥市某示范高中就已启动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负责教授相关课程的职业规划老师余老师表示,学校安排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一个大背景就是新高考改革,越来越难的志愿填报对于学生来说,相当于第二次高考,在高中阶段就让学生了解到自己想学什么、学的是什么,有助于学生从容应对填报志愿的变化。
余老师认为,高中生在面对专业选择时,最大的困难有两方面,一是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模糊,二是专业认知不全面,且表现出对以往经验的依从性。在曝光效应的影响下,学生往往会倾向于选择自己“眼熟”的专业,忽略深入研究这些专业的具体授课内容和职业方向,同时过往经验与社会热点的严重脱节,阻碍了学生选择社会需求量相对较大的专业,为就业困难埋下隐患。
基于此,余老师所在的学校高一就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通过测试题和一对一交流等形式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征,从而找到自己喜爱适合的科目和职业;全年级开展研学游、工业游和专题讲座,集体参观大学、工厂等,以促进学生对各个大学专业和与之对应职业的了解。
但也有教育专家强调,学校的力量终究有限,对于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也不可过度依赖,专业选择最终还是会落到学生自己及其家庭身上,只有全方位重视,考生才会对未来有更清晰的自我把握。
“我肯定会填建筑设计相关的专业”,来自天津南开附中的小磊已经明确了自己想学的专业。建筑设计是小磊一直以来的梦想,他从初中开始就研读各国的建筑史。知道小磊对建筑感兴趣,每年寒暑假,父母都会带着小磊去全国各地旅游,寻找感受不同地区特色的建筑。“我不会去找志愿填报机构,我觉得我可以选好自己喜欢的专业。”小磊现在每天在网上搜索各个大学招生的讲座,为后续的志愿填报做准备。
很多父母觉得孩子进了学校,就应该由学校全权负责,学校在教育、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方面确实应该提升,但家庭对孩子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天津某高中高三班主任刘老师建议:多跟孩子沟通交流,关注孩子的兴趣爱好,不要等到志愿填报时才发现除了高考成绩,你对你的孩子一无所知。
“为学生发展和终身幸福奠基,不仅仅是学校的事,而是学校、学生和家长共同的事情。提高学生和家长对专业选择的重视度,促进家庭与学校的良性互动,也将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进一步发展和改进的方向。”余老师说。
“ 即使已经报名了填志愿服务,也只会把它作为参考吧,更多的还是想自己去了解,再决定。” 馨月将填志愿称作是一次自我觉醒的机会:“遵循内心,选择热爱,开启一段全新的人生。”
(文中考生姓名均为化名,胡世鑫、周婕妤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