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模式下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考核体系创新

2020-09-10王连秋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34期
关键词:考核体系三全育人思想政治

[摘 要]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考核体系创新是构成高校思政课建设体系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全育人模式下,在考核主体上要构建“以教师为主导,以实习单位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的校内外都参与的多元化评价主体;在考核内容上,形成课内、课外全方位评价体系;在考核方式上,借助网络化教学平台,创建全过程评价机制。

[关键词] 思想政治;考核体系;网络化教学平台

[作者简介] 王连秋(1969—),女,山东寿光人,法学硕士,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思政部主任,副教授,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號] G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4-0046-02    [收稿日期] 2020-02-23

近年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模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和方向。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考核体系是构成高校思政课程建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行之有效的教学考核制度对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效果,实现思政课教学目标,调动高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高职院校立德树人实效具有指挥棒的作用。当前,很多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制度存在诸多问题,与三全育人的教育模式不匹配,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的实现。因此,根据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创新势在必行。

一、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考核评价机制存在的问题

1.在考核主体上,思政课教师为本,主体单一[1]。当前多数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学考核基本上是以思政课教师为唯一的评价主体,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出勤情况、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给出综合评价。由于不能详细掌握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成绩缺乏客观性。同时,学生校外顶岗实习、毕业实习期间,其思想道德状况、综合素质水平等情况,因缺乏思想政治方面的评价机制,使得学生在校外实习期间的思政教育成为盲点。

2.在考核内容上,过分注重理论知识,考核内容很受局限。在统一考试内容的要求下,理论考试注重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死记硬背,而忽视学生情感、意志、行为的统一,更缺乏对学生实习期间的职业素养、诚信意识的考核,而成为高职思政课教学考核的空白。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教学任务不仅仅是传授政治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培养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将爱国之情化为报国之行,积极投身中国梦的伟大实践,引导学生自觉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而这种以教材重难点为主的考核方式不能对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升综合素养起到价值导向作用,不利于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严重制约了思政课铸魂育人功效的发挥。[2]

3.在考核结果上,结果为先,过程忽略。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思政课对学生考核过分侧重于结果性评价,将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考勤、平常作业、课堂纪律等)和期末理论考核成绩作为评定学生成绩的主要依据,未能将思政课的学习成果考核与学生在校的日常行为表现、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社团活动等结合起来,导致学生思政课的学习成绩与学生们的思想实际出入很大。这就导致思政课丧失了对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价值引领,背离了思政课的教学目标。

二、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分析

1.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单一的、以思政课教师为主体的考核评价机制,没有把其他思政工作队伍的人员纳入评价主体中,是导致以“教师为本位”的考核模式的主要原因。

2.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以理论教学内容为主的教学设计导致了以理论知识考核为主的评价方式。由于思政课教材的特殊性和师资条件等限制,高职院校的教师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中未能很好地改变教学中偏重理论的特点,缺乏实践教学内容,或者设计了一些实践教学内容,但因为经费或学生安全等方面的忧虑而不能落实,流于形式。

3.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形成统一体系,思政课教学队伍与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队伍不能有效结合,各自属于不同的领导分管,没有形成合力,也是导致思政课教师在考核时唱独角戏,只能关注学生在思政课堂内的表现而无法考核学生课外行为的原因。

三、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创新

(一)在考核主体上,构建学校和实习单位都参与的多元化考核评价主体。

校内,思政课教学考评主体除了思政课教师对课堂内的学生平时成绩和实践成绩及理论考核成绩进行考评外,还应该包括其他的考核主体。这些主体可以包括网络平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自动记录,或是学生所在分组的组长对学生的小组学习行为进行评价;可以是班主任老师或辅导员对学生的日常操行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成绩进行评价。[3]通过多元评价主体,全方位对学生思政课学习成果进行评价,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真实性,增强其公信力,切实发挥全员育人的作用。

校外,学校和实习单位内外衔接、交叉融合,整合教育资源,共同为立德树人服务。高职院校突出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这使得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学需从校内延伸到顶岗实习单位。思课教师应顺势而为,主动地把思政课的教学融入到顶岗实习阶段,建立工学结合、现代学徒制等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思政课教学典型范式。[4]

(二)在考核内容方面,建立课内课外全方位评价体系

高职思政课的考核内容应该包括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参与实践活动情况和对所学理论的领悟、辨析和灵活运用能力。因此,思政课教学评价成绩应由平时成绩、理论考核成绩和顶岗实习实践成绩三部分组成。学生的日常行为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成果,平时成绩不仅仅覆盖学生在思政课堂内的出勤、表现情况和日常测验成绩,还应该包括课堂外的日常操行表现(包括纪律、文明素养等),这部分成绩主要依据是系部、班级的日常检查结果、院、系的通报、表彰等文件。学生理论考核成绩由思政课教师评定。顶岗实习实践成绩不仅仅包括学生在思政课内的实践教学项目(团队合作、探究学习,课内演讲等),也包括学生在课堂之外参加的实践活动(包括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科技下乡、公益活动等)的表现及成绩和在实习单位的职业道德情况等。课内实践活动考核除思政课教师评分外,还包含团队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互评及组长评价,让学生也参与到教学评价中来,实现其自我成长的内在需求。课外实践活动考核主要由承担实践教学任务的辅导员根据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提交的实践活动报告等确定成绩。顶岗实习的思政课考核成绩主要由实习单位和指导老师来完成。通过全方位的评价,实现思政课教学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目标,引导学生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三)在考核方式上,借助网络化教学平台,创建全过程评价机制

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下,学校统一建设移动网络化教学平台,校内每个教师和学生拥有一个账户,这些评价主体将自己负责的项目通过数据平台上传至校园网,经过数据整合形成学生的个人成绩。

在校外,实行校企合作双导师制,丰富完善思政课评价体系,拓宽思政课实践教学渠道。遴选专职思政课教师与专业实习老师沟通合作,充当好学生成长成才的“导师”,负责学生实习期间的思政考核。思政课教师下沉到企业,与专业指导教师共同承担对实习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实习指导任务,把思政课实践教学延伸到车间,拓展到企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

参考文献

[1]古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式改革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6,3(11):63-65,69.

[2]韩志敏.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过程化考评体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6(1):88-90.

[3]朱萍,钟霞.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考核的过程管理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16):29-30.

[4]叶忠明,刘炯.构建顶岗实习叠加的思政课实践教学长效机制[J].南方论刊,2016(2):86-88,102.

猜你喜欢

考核体系三全育人思想政治
高校教学质量考核体系的研究与构建
以创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考核体系分析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基于过程方法的工科专业本科毕业实习考核体系的建立与实践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