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工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
2020-09-10王子朝张慧茹李海峰岳媛媛丁凯强陈凌子
王子朝 张慧茹 李海峰 岳媛媛 丁凯强 陈凌子
[摘 要] 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作为生物类专业主干课程之一,从高校、教师、学生三方面探索“细胞工程”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进而实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引领发展”的培养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伟大中国梦培养合格人才。
[关键词] 细胞工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 河南工业大学2018年本科教育教学研究改革与实践专项“以《细胞工程》课程为例探讨大班教学策略”(GJYJ-ZX30)
[作者简介] 王子朝(1985—),男,河南安阳人,工学博士,河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生物工程理论与教学研究;张慧茹 (1967—),女,河北鹿泉人,農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编辑部教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教学方式和评 估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4-0029-02 [收稿日期 ]2020-01-02
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高等教育不仅承载着传播思想和真理的重任,更承载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伟大中国梦的重要使命[1]。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高校思政工作的根本问题,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将思政教育贯穿教学全程[3]。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高校学生素质良莠不齐、学习兴趣不高、家国情怀意识淡薄、纪律性差、抗压能力弱等特点,对在校大学生思政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4]。在此背景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应运而生。
细胞工程是指应用现代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理论与方法,按照人们的需要和设计,在细胞水平上的遗传操作,重组细胞结构和内含物,以改变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即通过细胞融合、核移植、染色体或基因移植以及组织和细胞培养等方法,快速繁殖和培养出人们所需要的新物种的生物工程技术[5]。实现细胞工程课程“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引领发展”的培养目标,需要高校、教师及学生共同努力,将“课程思政”贯穿学生培养始终。
一、高校贯彻落实“课程思政”建设
“课程思政”不只是教师和学生的事情,学校各部门、各单位同样有责任和义务。学校应响应国家政策要求,形成学校、学院、各部门、各单位齐抓共管的体制。学校从整体层面把握“课程思政”建设的方针政策;教务处应加强对课程的统筹规划,将“课程思政”教育纳入其中;人事处应加大对应聘教师的思想、品德和政治考核力度;后勤部门通过标语宣传、提供舒适美观教室、干净卫生宿舍、美味可口饭菜等为师生创造良好环境。例如,学校通过响应和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提高了教师的政治水平和政治站位;通过承办第十一届少数民族运动会高脚竞速、板球竞速和蹴球项目,使师生们在国家对待少数民族政策上有了新的认识,全国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团结在党中央领导的周围;通过组织师生观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阅兵庆典,不仅使师生们对国家的强大感到自豪和震撼,进一步激发了师生们的爱国热情和学习热情。
二、教师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活动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实施者,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起主导性作用。教师应带头站稳政治立场,正确引领社会政治思潮,针锋相对地批判错误观点。将传统思政教育课与专业课对接,实现专业课与思政课同轨并频,充分认识专业课的思政教育功能[6]。思想政治课程教育属于显性教育,通过明确规定的若干课程和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接受科学理论,把理论认知转化为信念和信仰的追求,养成优良政治品德[7]。细胞工程课程则属于隐性教育,通过把正确的政治态度融入课程教学中,将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引导融入知识传授中,通过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使学生接受熏陶,实现春风化雨效果。
在讲授动物细胞工程应用时,通过动物细胞培养人造肉以期解决由非洲猪瘟导致的猪肉价格上涨问题,使同学们理解细胞工程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社会责任感;在讲授植物细胞工程及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高效生产时,通过介绍袁隆平院士跋山涉水选育杂交水稻和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六十年如一日开发挖掘抗疟疾药物青蒿素等坚持不懈的科研精神,教育学生做科学研究必须要有耐心和持之以恒,要树立正确的科研观和人生观,要有远大的理想抱负,不能被一时的成功或失败打倒;在讲授动物细胞融合单克隆抗体制备时,以中国疾控中心病毒所所长侯云德院士为例,几十年如一日,不求名利为祖国构建疾病防治之盾,让学生们理解和明白做一名科研工作者为国为民的真谛和真理,“道固远,笃行可至;事虽巨,坚为必成”。通过“课堂思政”把价值观正确、道德情操高尚和无私奉献等思政元素融入细胞工程教学中。
三、学生积极融入“课程思政”教育
大学生是高等教育的主体和科学文化知识的核心受众,是青春和智慧的承载,是民族的希望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事业发展和建设的未来接班人。大学生要积极配合学校及教师工作,积极融入“课程思政”[8]。“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大学生要重点培养自身爱国情怀,增强国家和民族意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及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学校及教师应积极引导,培养大学生勇于探索、创新和超越的精神,不断完善和提高自身的各项能力,增强自身社会责任感,为促进社会思想道德建设,提高社会整体文明度,引导社会全面进步,构建和谐社会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
在讲授采用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生产疫苗和利用干细胞治疗人类疾病时,以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假疫苗案和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发育与再生医学综合研究中心小保方晴子臆想出的STAP细胞学术造假案为例,告诫学生做科研和做人都必须诚信第一;在讲授应用细胞工程技术进行质量安全检测时,以三聚氰胺、苏丹红、瘦肉精等为例,让学生了解细胞工程技术在人类健康和安全检测中作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在讲授应用细胞工程技术克隆动物时,以贺建奎的基因编辑婴儿事件为反面教材,告诫学生科研和人生的底线,任何科学研究都必须遵循自然的发展规律,科学研究只是揭示自然的奥秘,不能且绝不允许改变自然本身的进程,更不允许以获得名利为目的虚构事实和触碰伦理道德底线,要求学生们树立正确的科研观、人生觀、价值观和世界观。
四、结语
面对新时代高校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特点,通过高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不断完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提高教师“课程思政”的意识和能力,建立健全协同育人机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党建,2012(12):13-30.
[2]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J].实践(思想理论版),2017(2):30-31.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党建,2012,7(11):15-34.
[4]严伟英.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4):56-59.
[5]李志勇.细胞工程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10.
[6]邵璇,张礼慧,高俊山.双一流建设下《现代控制理论基础》课堂思政教学策略研究[J].高教学刊,2019(21):107-109.
[7]陈歆.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思政教育的融合实践[J].智库时代,2019(49):62-63.
[8]郭南,张婷.基于课堂思政的大学生爱国情怀培育探究[J].高教学刊,2019(23):167-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