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与培育

2020-09-10崔静怡陈涛靳凯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34期
关键词:文化背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崔静怡 陈涛 靳凯

[摘 要] 随着当今社会信息化、智能化程度的快速进步和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微网络平台已经逐步取代了大部分传统通讯方式,微网络文化也进一步深入到了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这促使微网络平台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深刻把握和发挥微网络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当中的作用,巩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阵地,对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地位以及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和培育有着现实意义。

[关键词] 微网络;文化背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基金项目] 2017年度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网络文化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耦合机制研究”(17CQSJ21)

[作者简介] 崔静怡(1984—),女,山东泰安人,硕士研究生,山东科技大学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4-0025-02    [收稿日期] 2019-09-29

一、引言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有广泛的价值共识和共同的价值追求。并且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然而,自2009年微博问世之后,微信、微公益、微视频等一系列的微网络平台相继涌现,国内开启“微网络文化”新阶段。大学生作为时代的弄潮儿,每天活跃在各大微网络平台,体验方便快捷的微网络文化“快餐”,接触不同的思潮和文化[1]。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正确引导和培育大学生深入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变得尤为关键。

二、充分利用微网络文化进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和培育的现实意义

(一)政治热点的传播和主流舆论的形成愈发依赖微文化

伴随着微网络平台的迅速发展,信息的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改变了固有的信息获取方式,冲击着原有的政治传播生态格局。过去以理性灌输为主的政治传播模式愈来愈显得被动,在微网络文化传播的对比下显得相对乏力。充分利用微网络文化传播政治热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阵地的建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和弥补传统传播方式所造成的滞后和缺陷。

同时,微网络文化时常引领主流舆论。微网络文化传播由于其时效性和便捷性的绝对优势,常常在事件的发酵阶段便引起全网范围内的热议,每天的舆论信息像海浪一样以碎片化、高密度的形式持续带来冲击,甚至长时间引领主流舆论的风向。而舆论的风向是人们价值理念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它与人们的价值理念既相区别又相联系。大学生正处在价值理念成型的关键时期,自身的辨别力尚未成熟,很多大学生在舆论的冲击下表现为价值理念逐步失控,独立思考的意识逐渐丧失。充分利用微网络文化的传播,给予舆论正确的导向,及时把握主流舆论十分有助于大学生价值理念的成型和发展[2]。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中强调“要坚持移动优先策略,让主流媒体借助移动传播,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和培育必须抓住有利机遇期,使广大学生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弘扬正能量,唱响主旋律。

(二)对高校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指向具有指导作用

微网络所发布的信息良莠不齐,虽然大多数高校学生在面对这些信息时都能够理性地对待,然而不能够排除受到负面信息的影响。尤其在社会当前的转型阶段,不单单出现了传统理念和当代理念的冲撞,同时,也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西方价值观这样不同价值观内部的剧烈对抗。微网络一般被视作高校大学生进行心灵交流的重要场所,经由微网络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实时地引导和敦促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理念,积极地引导大学生形成优良的品质,及时地改正错误价值观的误导,增强抵抗外界诱惑的能力,自觉地遵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行为,并将其内化,制约自我的言行,确立良好的价值观,最终实现自我的人生和社会价值

三、微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与培育方案

(一)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系统的指导性功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视作国内当下主流的一種价值观,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组成部分。因此,在微网络文化背景下,应始终确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整个文化格局中的引导地位,信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致理想,发扬围绕爱国主义轴心的民族观念与围绕改革创新轴心的时代理念,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从而构建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系统的核心内容,同时指引着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趋势。高校学生可以说是当下国内社会最具有创造理念和积极探索的重要群体,是我国将来建设社会主义的主力军。他们的思想政治观念和价值观,在建设现代化社会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加强思政工作团队的微网络文化素质

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和培育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团队发挥着关键性的指引功能。只有他们具备较高的微网络文化素质,才能够有效地引导和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可以从如下的几点展开:首先,具有较强的学习观念,尤其在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背景下,不断学习是步入微网络文化的前提性条件;其次,具有批判的观念,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思想文化互相激荡、价值观念多元多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应具备突出的辩证思想和批判理念,始终正确地站在主流立场;最后,拥有一定的媒体素质,即获得、研究、评估与传递各类媒体信息的能力以及将其服务于个体生活与工作的能力[3]。

(三)凸显政府部门微网络文化的话语领导权

微网络文化的发展本身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价值观的形成亦表现出多样性的特征,然而政府部门可以把握好话语的领导权,确立起主流的思想及其价值观,也可对高校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形成起到积极的导向性作用。将灰色化地带的中立式观念转变成红色的信仰,取缔黑色化地带观念,不单单要求政府部门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起到的核心作用,还应借助于法律法规加以规范。法律法规本身所具有的强制化特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微网络文化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思想的形成及其发展。

四、结语

大学生被视作国内当下社会最具有实践性和创造性的年轻主体,他们的价值观培养直接地影响到国内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荣昌盛。因而,必须重视高校学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培养,且应将其当作当下意识形态范畴中的一项极为关键的目标来加以对待。微网络文化格局下,在一定程度上对高校学子的思想观念产生多样性的冲撞,同时也为强化高校学子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奠定了新的发展机遇。因此,在微网络文化背景下,应积极地采取有效性的方式来引导和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刘梦.微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J].运城学院学报,2017,35(5):82-85.

[2]张军成,王曼丽.微时代高校核心价值观与优秀传统文化联动教育路径探析[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7,19(6):68-71.

[3]李立菊.转型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之必要[J].文教资料,2016,12(4):77-78.

猜你喜欢

文化背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山东戏剧
论文化背景知识在训诂中的作用
徽州体育形成的文化背景及文化担当
英语教学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策略
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网络文化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