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据乐与痛

2020-09-10赵嘉

第一财经 2020年9期
关键词:人脸识别疫情算法

赵嘉

这期杂志的后期制作就要收尾的时候,我想到一个假设:假设2020年没有出现新冠疫情,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比如说,健康码这个事物是不是还会如此出其不意又顺理成章地出现?

武汉封城后第11天,一款名为“穗康”的微信小程序在广州上线,具备疫情线索上报、预约购买口罩、在线问诊等功能,当晚访问量1.7亿次。该程序核心开发环节只用了36小时。一周后,阿里巴巴技术团队基于余杭区政府“数字化防控”的要求,独立开发出类似的解决方案。

如今,回溯下这个过程,健康码的速度、它的效果、它带给我们的改变,像是一夜间发生的。大约从2月中旬起,200多个城市陆续落地健康码防疫管理方案。最近,有个舆论关注点是不少老年人无法顺利在手机上完成认证获得自己的健康码,某种程度上他们被排除在了社会运转体系之外。这恰好说明这个新事物已经嵌入我们的生活。

问题是,嵌入的不仅仅是个二维码。快速监测每个人的健康生态并给出结果,这个简单的工作背后,包含了至少14项数据来源,比如个人层面的移动终端定位信息、交通出行信息、疫情社区及重点活动场所,以及卫健部门所掌握的确诊感染者、发热门诊信息等。这正是让人感到困惑的地方:我们每个人的行动轨迹和消费信息,都可能成为被抓取的数据。继健康码之后,人脸识别也在悄然改变我们的行为习惯。

2020年,可以说是疫情之年,也可以说是个人数据集纳“元年”。

事实上,即便没有如此特殊的疫情,健康码没有普及,借助移动互联网,我们的个人数据也早已成为被集纳、分析的新时代“石油”。这个比喻并不恰当,石油是存量有限的天然资源,数据却是用之不尽的人类行为信息的汇总,它们只在一个地方能找到相似点:泄露的时候,以及因泄露引发的不可预估的损失与灾难。

最近5年,人工智能行业等来了一些里程碑事件。

如果进一步回想一下,疫情之前,引发全球关注的事件有多少?一定包括2016年击败人类围棋冠军的AlphaGo。它由Google旗下公司DeepMind开发,它的胜利让全球见识到“深度学习”的能力。这个辗转了半个世纪的行业迅速迈出商业化的步伐。人脸识别、语音识别、人工算法,种种功能被植入与我们紧密相关的机器——智能手机里。约有80%的App具备了所谓的AI功能。

被誉为能改变社会演进方向的人工智能技术,其商业化都建立在一个前提之上:需要无穷无尽的数据。其中一部分用来探究人类行为特征,据此建立算法;另一部分数据用来调教算法,提高其精准程度。

AI对数据天然的饥渴,激发了各类机构获取数据的野心。但随着数据在一条不那么透明的链条上传递,我们能感受到的最鲜明的变化却是接到了更多的广告短信與电话——这个链条如何形成的?个人的数据被如何获取,怎样被解读与使用?哪些地方可能触及我们的隐私?本期封面集中探讨了这些问题。我相信,这也是半年来在很多人头脑中闪现过的问题。

关于隐私,也许是我们最为关注,却也最找不到完满答案的一个话题。令人感慨的是,法学界第一次提出隐私权概念,是在1890年的《哈佛法律评论》上,文章的作者认为,个人信件、日记、照片不仅是一种财产,更涉及人权,个人有权不让这些信息被他人知晓。但技术的发展使这种权利更易受到侵犯。可见,技术与隐私的话题几乎贯穿历次工业革命,并持续到当下的信息社会,也必将出现在我们的未来。

所以,你不妨把这一期杂志看作1890年的延续,同时也是NONO年的起点。

猜你喜欢

人脸识别疫情算法
战疫情
人脸识别 等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揭开人脸识别的神秘面纱
基于MapReduce的改进Eclat算法
Travellng thg World Full—time for Rree
进位加法的两种算法
一种改进的整周模糊度去相关算法
基于类独立核稀疏表示的鲁棒人脸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