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2020-09-10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发射升空
2020年7月23日12点41分,我国国家航天局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利用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将我国首颗火星探测器 “天问一号”发射升空,本次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这是我国首次完全自主实施的火星探测任务,也是我国深空探测领域全新的里程碑。国家航天局希望能够通过一次任务,实现“环绕、着陆、巡视”3个目标。根据国家航天局计划的发射任务要求,长征五号遥四火箭将托举“天问一号”探测器送入地火转移轨道,探测器将在地火转移轨道飞行约7个月后到达火星附近。当时机成熟时,“天问一号”将在气动阻力、降落伞减速、反推火箭制动等一系列减速方法的作用下,在火星上实现软着陆,同时开展火星科学探测任务。
据官方透露,“天问一号”探测器搭载了13种科研仪器,包括各种光谱仪、分析仪等。这些仪器预计将完成绘制火星形态和地质结构图;调查火星表面的土壤特征和水冰分布;分析火星表面的物质组成;测量电离层和火星地表环境特征以及探索火星的内部结构等五大任务。
来源:新华网
我国成功发射高分九号05星
2020年8月23日10时27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九号05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获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还搭载发射了多功能试验卫星、天拓五号卫星。
高分九号05星是一颗光学遥感卫星,地面像元分辨率最高可达亚米级,主要用于国土普查、城市规划、土地确权、路网设计、农作物估产和防灾减灾等领域,可为“一带一路”建设等提供信息保障。
搭载发射的多功能试验卫星由军事科学院负责研制,将在轨对通信、导航、遥感等新技术进行试验验证;天拓五号卫星由国防科技大学负责研制,将在轨对船舶、航空器、浮标及物联网等信息采集新技术进行试验验证。
这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43次飞行。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
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仪式,宣布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后,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北斗系统将在商业、军事领域提供高精度定位等服务,在保障国防安全的同时,具有巨大商业价值。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了集芯片,板卡、终端和运营服务为一体的完整的北斗产业链,并作为国家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的标准,在大众消费大规模应用。
26年奋斗,终成北斗。从1994年北斗一号系统工程立项,到如今北斗三号组网卫星发射任务完成,中国北斗人用26年的时间实现了55颗卫星的研制发射。项目启动以来,已在全国范围内动员了400多个单位和30多万名科技人员参与研发。
伴随着5G移动通信、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持续发展,以及与北斗系统的进一步融合,构建以北斗时空信息为主要内容的新兴产业生态链,推动生产生活方式变革和商业模式不断创新,将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正如首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孙家栋院士曾说的那样,“北斗的应用只受人类想象力的限制”。北斗未来的应用价值,完全不可估量!
来源:中关村在线
2020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发布
8月15日,中国科协在第二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闭幕式上,发布了10个对科学发展具有导向作用的科学问题和10个对技术和产业具有关键作用的工程难题。
10个前沿科学问题为:冠状病毒跨种传播的生态学机制是什么;引力波将如何揭示宇宙奥秘;地球物质是如何演化与循环的;第五代核能系统会是什么样;特种能场辅助制造的科学原理是什么;数字交通基础设施如何推动自动驾驶与车路协同发展;调节人体免疫功能的中医药机制是什么;植物无融合生殖的生物学基础是什么;如何优化变化环境下我国水资源承载力,实现健康的区域水平衡状态;如何建立虚拟孪生理论和技术基础并开展示范应用。
10个工程技术难题为:如何开发新型免疫细胞在肿瘤治疗中的新途径与新技术;水平起降组合动力运载器一体化设计为何成为空天技术新焦点;如何实现农业重大入侵生物的前瞻性风险预警和实时控制;信息化条件下国家关键基础设施如何防范重大电磁威胁;硅光技术能否促成光电子和微电子的融合;如何解决集成电路制造工艺中缺陷在线检测难题;无人车如何实现在卫星不可用条件下的高精度智能导航;如何在可再生能源规模化电解水制氢生产中实现“大规模”“低能耗”“高稳定性”三者的统一;如何突破进藏高速公路智能建造及工程健康保障技术;如何突破光刻技术难题。
据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部长刘兴平介绍,2020年的征集发布活动共征集到103家全国学会、学会联合体、企业科协提交的490个问题、难题,1.88万余名院士、专家、一线科技工作者参与,“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相关研究上,今年入选的前沿科学问题——‘冠状病毒跨种传播的生态学机制是什么’在初选之际就颇受科技工作者关注,该问题最终入选,说明重大科学问题、难题同样也是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发布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表示,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是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的起点和动力。在推进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进程中,不断提出、判别重大的科技问题及其优先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据悉,由中国科协主编、18家全国学会联合组织相关专家编写的《面向未来的科技——2020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解读》一书也正式向社会出版发行。
来源:人民网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板索首次应用于大跨空间结构
日前,三亚体育中心体育场项目钢结构封顶。该次完成的三亚体育场项目CFRP(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平行板索结构应用,成为CFRP板索在大跨体育场实际工程中的首次大规模应用,对CFRP材料在大跨空间结构乃至于新建结构中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和里程碑意义。
三亚体育场总建筑面积8.8万余平方米,体育场屋盖为轮辐式索桁架结构,平面投影短轴224 m、长轴261.8 m,中心开口短轴134 m,长轴171.8 m。为提升结构抗风能力,屋盖结构布置内环交叉索;为降低内环交叉索对锁夹造成的不平衡力,该项目创新应用了强模比远高于普通钢索的CFRP平行板索,以新材料、新构件解决了结构问题。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及其土木工程应用是国际土木工程行业新一轮技术变革的重要内容,未来在海洋工程、大跨桥梁和空间结构、国防工程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过去二十年来,高性能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因其轻质高强、耐腐蚀、施工便捷及材料可设计等优点在结构加固与修复中得到广泛应用,并正向新建结构应用中扩展。三亚体育场项目CFRP板索结构的应用是碳纤维复材在新建结构中应用的一大突破,对于推动碳纤维复材新型结构的发展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来源:科技日报
我科学家首次实现亚分子分辨的单分子光致荧光成像
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侯建国院士团队的董振超研究小组,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亚分子分辨的单分子光致荧光成像,为在原子尺度上展显物质结构、揭示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本质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该成果于8月10日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光子学》上。
用光实现原子尺度空间分辨一直是纳米光学领域追求的终极目标之一。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SNOM)的出现点燃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希望,然而,荧光发射与拉曼散射过程不同,分子荧光在金属结构非常靠近分子时会由于非辐射过程被放大并占主导而导致荧光信号被淬灭,这极大限制了近场荧光显微镜的分辨率发展,也是迄今为止SNOM荧光成像空间分辨率很少达到10 nm左右水平的根本原因。
针对以上挑战,该团队对等离激元纳腔结构进行了进一步的精细调控,特别是探针尖端原子级结构的制作与控制。他们通过精致的针尖修饰方法在探针尖端构筑了一个原子尺度的银团簇突起结构,并将纳腔等离激元共振模式调控到与入射激光和分子发光的能量均能有效匹配的状态,再采用超薄的三个原子层厚的介电层隔绝分子与金属衬底的电荷转移,从而成功实现了亚纳米分辨的单分子光致发光成像。
他们惊喜地发现,当探针逼近分子时,即便间距在1 nm以下,光致发光的强度还是一直在随间距的变小而单调增强,通常存在的荧光淬灭现象完全消失。这充分保证了这项技术发明的普适性,为广泛应用于物理、化学、材料、生物等领域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这些研究结果实现了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领域长期期待的用光解析分子内部结构的目标,为在亚纳米尺度上探测和调控分子局域环境、以及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对于近场光谱学和显微学的基础认知与技术发展都至关重要。
来源:科技日报
国内最大规模5G智能电网建成
青岛5G智能电网项目日前建设完工,这个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5G智能电网,成功实现5G智能分布式配电、变电站作业监护及电网态势感知、5G基站削峰填谷供电等多个新应用。
去年下半年,国网青岛供电公司、中国电信青岛分公司、华为公司三方共同组建5G应用联合创新实验室,共同推进5G在智能电网、能源互联网体系的建设。截至目前,合作三方在青岛已部署30余个5G基站,借助5G技术赋能传统电网,有效支撑5G智能电网应用。
有了5G智能电网,电力工作人员通过超高清摄像头监控输电线路和配电设施,能够及时发现故障隐患,节省80 %的现场巡检人力物力。传统情况下,电力系统故障识别和定位时间较长,需要断电的范围也较大,恢复供电的周期以天为单位。通过5G技术的超低时延和超高可靠性,停电时间已经从分钟级缩短到秒级甚至毫秒级,电网线路故障能够快速定位、隔离和恢复。
国网青岛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5G的大带宽、低时延、广连接、高可靠的特性完全契合能源互联网的通信需求,下一步将在5G电力机器人、无人机智能巡检、精准负荷控制等方面发力,提升电网互联互通能力。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工信部发布新能源车准入新规 9月1日起正式实施
5月19日,工信部正式发布了修改后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删除了包括第五条以及《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审查要求》等附件中有关“设计开发能力”的相关内容;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停止生产的时间由12个月调整为24个月;删除了有关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申请准入的过渡期临时条款。《规定》将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
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负责人提出,删除申请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有关“设计开发能力”的要求,是为更好激发企业活力,降低企业准入门槛。《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办法》(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50号)第三十四条第三款规定生产企业连续两年不能维持正常生产经营的,需要特别公示,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停止生产的时间由12个月调整为24个月,有所放宽。删除有关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申请准入的过渡期临时条款,主要适用于《准入规定》实施前已获得准入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和产品,要求其在2017年7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期间遵守有关过渡性规定,目前过渡期已经结束。
来源:人民网
氢气预警技术有望防范锂离子电池火灾
日前从郑州大学获悉,该校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金阳带领课题组研究发现,利用氢气探测技术可以快速检测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表面微量锂枝晶析出,当电池储能系统探测到氢气产生时会立即切断充电电源,避免火灾发生,实现对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的早期安全预警。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焦耳》上。
锂离子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等特点,已成为便携式设备、电动汽车和大规模储能领域最具竞争力的储能技术之一,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然而,由于现有商业化锂离子电池使用易燃有机溶剂作为电解液的主要成分,以及锂离子电池固有的放热特性,其在过充或快充的情况下会产生锂枝晶,有可能刺穿隔膜,从而引发热失控等安全事故。
研究人员通过搭建的原位光学和气体探测试验平台发现,锂离子电池在过充早期会产生氢气,氢气来源于石墨负极表面析出的金属锂和负极中有机黏结剂的自发反应,利用这一方法可以探测微量锂枝晶的析出。为了进一步验证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研究人员在实际储能舱中开展了锂离子电池单模组过充实验,结果表明,氢气相比于其他气体能够最早被探测到,且探测时间比出现浓烟早639 s,比模组起火早769 s。基于此,研究人员开展了更大规模电池簇过充预警实验,在探测到氢气的同时切断充电电源,没有任何可见烟或明火产生,验证了氢气探测的安全预警效果。鉴于电动汽车火灾事故屡见不鲜,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危险,急需寻求一种能够快速有效检测锂枝晶的方法,实现对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的早期安全预警。该研究成果有望应用于电动汽车和规模化储能电站,防范锂离子电池火灾危险。
来源:科技日报
广州开展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
广州市交通运输局24日公布,开展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共发放了55张测试通知书,开放67条、135公里测试道路。
智能网联汽车(ICV)指车联网与智能车的有机结合,实现车与人、车、路、后台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实现安全、高效行驶,并最终可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
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沈颖介绍,广州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先行试点工作包括:开展城市级智能网联汽车规模化、综合性应用试点,形成全域开放的城市级测试区,在2020年选择1至2个区开展先行先试;加快试点区城市道路智能化分级研究,力争2021年前完成100 km以上路测道路改造;2022年前,各先行试点区开展3家以上商业化运营试点,探索智能网联模式下新型出行服务新模式。
据了解,广州市已先后出台关于智能网联车辆道路测试的系列政策文件和技术标准,提出三级测试道路标准以及道路测试、载客测试、远程测试和编队测试等多类别测试方式,允许开展城市快速路测试,对测试主体及测试驾驶员的道路安全责任均作出明确规定,并成为内地首个认可其他城市智能网联汽车路测许可的城市。
截至目前,广州已为广汽集团等6家测试主体共24台车辆发放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通知书以及发放了21张载客测试通知书、10张远程测试通知书。发布67条开放测试道路,总里程约135.29 km,分布于番禺、白云、花都、黄埔、南沙等区域。
2019年,广州汽车产量292万辆,位居内地城市首位;实现产值5461亿元(人民币,下同),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8.4 %。根据刚刚发布的《广州市促进汽车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2025年,该市汽车产能将突破500万辆,规模以上汽车制造业产值规划达到1万亿元,形成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实现氢燃料电池汽车初步商业化运营;建成5G车联网标准体系和智能网联汽车封闭测试区。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