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泰国新能源发展:动因、成效与前景

2020-09-10邹春萌孙建华

东南亚纵横 2020年5期
关键词:泰国新能源

邹春萌 孙建华

摘要:泰国是传统化石燃料相对匮乏的国家,经济发展高度依赖对外能源的进口,国家能源安全无法得到保障。为改变这种状况并缓解化石能源对环境的危害,长期以来,泰国政府十分重视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经过数十年的不懈努力,泰国在新能源领域已取得突出成效,在东南亚地区奠定了重要地位。未来,泰国将继续加快新能源发展的步伐,尤其是在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本文试图深入分析泰国新能源发展的动因与成效,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释泰国新能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泰国;新能源;发展动因;发展成效

[中图分类号] F41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2479(2019)05-066-07

一、引  言

新能源一般是指以新技术和新材料为基础进行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在联合国相关文件中,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通常并列使用,用英文表述为“New and Renewable Sources of Energy”。在中文语境中,通常把可再生能源归为新能源。1978年,第33届联合国大会第148号决议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范围界定为太阳能、地热、风力、潮汐力、波涛力、海水热变化率、生物物质转化、木材、木炭、泥炭、牲畜托引力、油页岩、焦油砂和水力①。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把新能源分为三大类:一是大中型水电;二是可再生能源,包括小水电、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三是传统生物质能②。

泰国是传统化石燃料相对匮乏的国家,其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资源占世界总储量的比例分别低于0.05%、0.1%和0.1%①。长期以来,泰国经济发展与能源短缺的矛盾十分突出,为了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很早就进入泰国政府的视野。水能作为廉价资源,是泰国最早开发利用的新能源。1964年,泰國建成其历史上首座也是当时规模最大的混凝土拱坝水电站——普密蓬水电站。1971年,泰国发电装机容量达1169兆瓦,较1961年的269.88兆瓦增长3.3倍,其中水电占38%,仅次于热电(44%),居第二位②。20世纪70年代中期,泰国政府着手开展生物质能和风能开发。在第五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1982—1986年)中,泰国明确提出发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和地热能等新能源目标③。到了20世纪90年代,泰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引导新能源发展的法律法规,新能源政策体系逐步明朗并不断得到完善。1992年,泰国发布国家能源政策委员会法案,规定能从中获取能量的生物质(包括木材、薪材、稻壳、甘蔗渣等)、水电、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波浪及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都是新能源,进一步明确了新能源的发展范围。进入21世纪,在他信政府“自足经济”(Sufficiency Economy)原则的指导下,最大程度地实现能源“自足”成为泰国新能源的发展目标。2004年,他信政府制定首个新能源发展战略规划,设立了新能源发展的具体量化指标。此后,泰国政府每隔5年便依据近期的新能源发展状况对新能源发展规划进行调整,逐步提高新能源的量化指标,泰国新能源的政策体系和市场规划更趋完善。2014年,巴育军政府上台后,新能源依然是泰国政府重点发展的领域。2015年,巴育政府出台《2015—2036年泰国新能源发展规划》,加快泰国向新能源转向的步伐,并向世界展示其新能源发展的绿色未来。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新能源现已发展成为泰国工业化的重要动力源泉。基于此,本文试图深入分析泰国新能源发展的动因与成效,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释泰国新能源发展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

二、泰国新能源发展的动因

泰国不仅是世界上能源资源匮乏的国家,还是一个能源消费大国,经济发展与能源短缺之间的矛盾一直伴随着泰国工业化的整个进程,对新能源的发展利用也贯穿泰国工业化的整个过程。基于国内保障能源安全和保护环境的需要,泰国政府高度重视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在维护其在东南亚地区新能源市场中地位的同时,也推动着泰国加快新能源发展的步伐。

(一)保障能源安全的需要

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始终是泰国发展新能源最迫切、最紧要的动力。工业化进程启动以来,因化石燃料短缺,泰国能源消耗严重依赖进口,能源安全无法得到保障。尽管泰国工业化取得较大成就,但能源安全始终像“达摩克利斯之剑”一般悬在泰国的经济命脉上。20世纪60年代初,泰国能源进口比例已高达50%,20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对严重依赖能源进口的泰国造成重大冲击。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国际油价猛然间暴涨250%。次年,泰国石油进口额达125.71亿泰铢,较石油危机前的41.61亿泰铢翻了两倍多,占当年泰国进口总额的20%④。1979年,伊朗革命和两伊战争再次导致石油危机,油价又大幅上涨,刚从第一次石油危机中缓过来的泰国经济再次受到严重打击。据统计,1981年,泰国对原油的需求量为179.6亿升,较1962年的27.6亿升增长了5.5倍,其中有75%完全依赖进口,泰国外汇的42%被用来购买石油⑤。

第一次石油危机发生后,泰国就开始关注能源安全问题,一方面组织人力、财力对本国能源蕴藏状况进行勘察,当时得出的结论是未发现大规模油气田,可开采的褐煤储量仅有7600万吨;另一方面则大力开发水能、风能和生物质能等新能源⑥。1980年,泰国已建成9座大型水电站,总装机容量达1269兆瓦,占当年泰国电力总装机容量的39.1%⑦。 在开发水能的同时,1975年,泰国能源发展与促进部(现名为新能源发展与能效部)组织建立观测站,对风能的潜在地区进行勘测。同年,在泰国国王普密蓬·阿杜德的建议下,泰国对将稻壳压缩成燃料块的方法进行试验。1977年,泰国出台酒精替代汽油的计划。然而,由于当时的新能源政策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贯彻落实,泰国能源供需矛盾依然严峻①。第二次石油危机让泰国政府认识到新能源开发政策迟滞的代价是巨大的②。20世纪80年代,泰国政府发展新能源的步伐明显加快。1983年,泰国国家电力局在普吉府建立第一座风力发电站。1985年,泰国启动用甘蔗生产燃料乙醇的皇家项目,该项目在20世纪90年代不断拓展,并于2000年成功试验出以棕榈油为原料的生物柴油。

(二)缓解环境压力的需要

缓解环境压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泰国发展新能源的重要出发点。20世纪80年代末,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泰国面临着严峻的环境问题。大量矿物质燃料燃烧导致空气污染严重,煤炭开采和伐木业的发展致使森林急剧退化。20世纪初,泰国的森林覆盖率高达75%,60年代却下降到53%,70年代末降至27%,90年代中期仅为22.8%③。令人担忧的是,环境问题已威胁到泰国的支柱产业之一——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20世纪80年代,泰国旅游业不仅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还为政府提供了50%的税收④。对泰国经济社会发展来说,减少环境污染、维护好青山绿水、保持旅游业的良好发展态势至关重要。1989年12月4日,泰国国王普密蓬·阿杜德在其生日庆祝会上发表演讲,表达了其对环境破坏的忧虑,并敦促泰国政府和社会采取行动应对环境危机。此后,12月4日被定为泰国环境日,环境问题受到泰国政府和社会的普遍关注。在泰国国王的推动下,进一步开发利用环境友好型可再生新能源以替代传统化石能源就成为泰国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20世纪90年代,泰国政府对发展新能源的重视程度明显提升,政策支持力度明显加大,甚至放开了私营企业进入电力行业的市场准入限制,私营新能源电厂不断涌现,泰国新能源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三)保持区域新能源市场地位的需要

保持在东南亚地区新能源市场中的重要地位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先地位是泰国发展新能源的重要考量。新能源是当今世界不可逆转的发展潮流,中国、美国、欧洲、印度甚至石油蕴藏量丰富的中东等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均纷纷制定新能源发展规划,在新能源领域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尤其是以新能源汽车为标志的新一轮新能源发展更是吸引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注意力。当前,全球几乎所有的主要汽车生产商均斥巨资研发新能源汽车并推出各自的新能源车型。例如,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2018年宣布在5年内投资110亿美元推出40款新能源汽车,荷兰(2025年)、挪威(2025年)、印度(2030年)、德国(2030年)、法国(2040年)和英国(2040年)等国政府均给出禁售传统能源汽车的时间表,预计2040年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份额将占到全球的40%⑤。泰国是东南亚地区新能源开发利用的引领者,在东南亚新能源市场上具有重要地位。据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的统计,2016年,泰国太阳能发电装机总量(包括离网装机容量)超过3000兆瓦,位于全世界第15位、东南亚地区第1位⑥。截至2018年,东南亚地区装机容量排名前25位的太阳能发电站有11座位于泰国,总装机容量占东南亚的52.7%⑦。同时,泰国作为东南亚传统汽车工业制造中心,其汽车保有量超过1500万辆,在东南亚仅次于印度尼西亚。汽车不仅消耗着泰国绝大部分的化石燃料,也成为泰国仅次于电力行业的第二大碳排放源和主要的空气污染来源。跟随世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潮流、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对泰国来说几乎是刻不容缓:其一,可捍卫其在东南亚地区汽车制造和出口中心的传统地位,避免泰国汽车工业被超越;其二,可促进泰国新能源发展结构的调整升级,实现能源消费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其三,还可缓解国内环境污染压力,助力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因此,泰国希望抓住新能源汽车发展机会,提升新能源开发利用水平,并充分利用自身作为东南亚传统汽车制造中心的优势,迅速转型为东南亚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

三、泰国新能源发展的成效与问题

基于能源安全、环境保护及保持在地区新能源市场地位等需要,泰国在新能源电力开发利用和新能源汽车制造方面取得显著成就。但是,在长期的发展中, 泰国存在新能源发展不平衡、新能源管理机构繁冗、缺乏协调机制以及既得利益集团制约等问题。

(一)泰国新能源发展成效

1. 新能源电力领域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泰国新能源电力取得长足发展。截至2018年,泰国新能源电力并网装机容量达8929.83兆瓦,与2014年相比年均增长11.83%,占全国电力总装机容量的23%(详见表1)。从各类新能源的比重看,大型水电依然是泰国新能源电力的主导力量,占新能源总装机容量的38.56%;生物质能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的占比旗鼓相当,分别为27.56%和26.36%;紧随其后的是风力发电,占新能源装机总量的7.08%;小型水电仅占0.44%;地热发电的占比微乎其微,基本可以忽略。从增长速度看,装机容量年均增长最快的新能源电力为风电,年均增速达34.38%;其次分别是太阳能发电和生物质能发电,年均增幅分别为30.52%和19.47%。

截至2018年,泰国并网发电的新能源电站数量达900个,遍布全国74个府和曼谷直辖市。其中,太阳能电站有459个,总装机容量为2353.79兆瓦,主要集中在沙缴府、华富里府、佛丕府和佛统府等;风能电站有21个,总装机容量为632.66兆瓦,主要集中在呵叻府、洛坤府和猜也奔府等;生物质能电站有382個,总装机容量为2460.79兆瓦,主要分布在北碧府、呵叻府、甘烹碧府、沙缴府和北标府等;大型水电站有15个,总装机容量为3443.10兆瓦,主要分布在北碧府、达府、呵叻府、程逸府和素叻府等;小型水电有22个,总装机容量为39.18兆瓦,主要分布在尖竹汶府、清迈府、猜也奔府、达府和夜丰颂府等;地热能电站有1个,装机容量为0.3兆瓦,位于清迈府①。

2. 新能源汽车领域

新能源汽车是泰国政府新能源发展的重点方向。2010年,泰国政府开始关注新能源汽车领域。经过国家石油公司、都市电力局、省府电力局和一批重点院校科研机构的不断努力,泰国新能源汽车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产学研架构。2015年,泰国成立新能源汽车协会,吸纳85家企业成员,搭建起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行业平台。自2016年开始,泰国国家电力局借助本国作为东南亚汽车制造中心的地位,每年举办国际新能源汽车技术大会,促进本地区乃至全球新能源汽车的技术交流和创新。经过几年的发展,截至2018年,泰国新能源车辆累计注册量为124085辆,其中纯电动车为1454辆(包括1110辆电动摩托和58辆电动三轮车),汽油—电力混动车辆为111171辆,柴油—电力混动车辆为11428辆,液化气—汽油—电力混动车辆为32辆(详见图1)。囿于充电时长和行驶里程,泰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仍以新能源混动汽车为主。在储能技术实现突破和充电基础设施完善之前,这一趋势不会有所改变。

虽然泰国新能源车辆的保有量占比仅有千分之三左右①,但其增长速度很可观。2010—2012年,泰国新增新能源汽车注册量年均增长率高达近50%。在经历了2014年和2015年的国内政局不稳之后,人们对政府的新能源政策重拾信心,新车注册量又出现增长趋势。2018年,泰国新能源车辆的新注册量较上年增长71.14%,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此外,泰国还在积极完善国内的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除了密布全国的各类小型充电设施,泰国政府已在曼谷及其周边地区建立120多个大型充电站,并建成智能充电网和充电站智能互联网系统,车主通过手机应用即可查找距离最近的充电站。泰国政府还计划将新能源汽车纳入国家新能源电力发展规划,将多余电力接入国家电网,在用电低峰时为汽车充电。

(二)泰国新能源发展存在的问题

1. 发展不均衡

泰国新能源总体发展十分迅猛,但各个领域的发展并不均衡。生物质能和太阳能并网发电装机容量占比较高,风力发电的发展则相对滞后。这是因为泰国的太阳能和生物质能资源相当丰富,在东南亚各国中首屈一指;相较之下,泰国的风能资源质量相对欠佳,风能较为理想的地区仅占国土面积的0.2%,且主要分布于海拔高、地形复杂的山地,开发成本较高。但近几年,由于政府政策的刺激,外国资本竞相涌入,泰国风能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另外,相对于新能源电力,泰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作为东南亚的汽车工业中心,泰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步伐已落后于世界主要汽车工业国,新能源汽车的配套设施建设急需完善,政策激励措施力度还有待提高。

2. 缺乏协调机制

泰国新能源政策的制定、实施与管理职责分散在多个政府部门,国家能源政策委员会、能源管理委员会和能源部均具有政策制定职能,财政部、工业部、内政部和交通运输部等部门也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虽然泰国新能源发展的总体方向未有变化,但由于各部门职责分散、各自为政且政策连续性不足,不利于新能源市场秩序健康发展,致使新能源领域的投资风险增加。例如,2006年,泰国出台政府补贴计划刺激太阳能发电的发展, 2010年该计划便被取消,2013年,政府又发布新的太阳能发展政策。显然,泰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部门来协调和监管各职能部门,以便更好地推进、实施和评估各种新能源政策。

3. 既得利益集团的掣肘

泰国国家电力局既是电力管理机构也是具有盈利性质的电力企业,不仅垄断了泰国电力销售市场,也垄断了整个输配电网络;而泰国新能源电力的绝大部分装机容量集中于私营企业,私营企业必须与国家电力局签署购电协议方可入网销售新能源电力。然而,以传统化石燃料为主要发电原料的泰国国家电力局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不仅对新能源电力的入网缺乏提供便利的主动性,对新能源政策的制定也缺乏足够的积极性。此外,泰国一些大型油气和煤炭公司等传统能源企业对政府新能源政策也有不容小觑的影响力。以泰国国家石油公司为例,这是泰国最大的石油勘探与生产企业,几乎垄断着泰国的整个油气产业。由于泰国财政部持有该公司50%以上的股份,公司高层也多具有政府背景,其对政府的新能源刺激政策也持有不同程度的消极态度。正是缘于既得利益集团的阻力,泰国更为开放的新能源电力市场迟迟没有建立起来。

4.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陈旧的基础设施也是限制泰国新能源发展的重要因素。以新能源电力为例,泰国电网基础设施老旧,城市电力线路设计不规范,布局混乱。泰国新能源电力的发展不仅需要建设新电站,还需要对其电网进行智能化的升级改造。当前,泰国电网的改造进程远远落后于新能源电站的发展步伐。泰国需要在新能源电网等基础设施领域方面加强投入,以促进其新能源产业的全面发展。

四、泰国新能源发展前景展望

未来,泰国新能源的发展空间仍然十分广阔。一是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泰国电力消耗的增长速度居高不下,发展新能源具有巨大的内在需求。据统计,2002—2018年间,泰国电力消耗年均增长率高达11.06%。预计2030年,泰国人口在100万~500万之间的大城市数量将增加到6个,是现在的两倍,电力消费需求还会进一步增加①。二是泰国环境污染形势依然严峻,对清洁的可再生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具有强劲的内在动力。尽管泰国新能源的发展成效显著,但其对传统化石燃料依赖程度较高的局面并未改变,天然气和煤炭仍是泰国电力生产的主要燃料,有近60%的发电量来自天然气,近18%的发电量来自煤炭,大量化石燃料的使用造成的环境问题依旧突出。近年来,曼谷地区的雾霾已经严重影响民众的身体健康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2016年,泰国签署《巴黎协定》,已承诺于2030年将碳排放量缩减20%。泰国正在实施的《2015—2036年新能源发展规划》也明确提出,未来将大力推进各类新能源的发展,计划到2036年将新能源在二次能源总消耗中的占比提升至30%。在泰国“工业4.0战略”和“东部经济走廊”建设计划中,新能源也是重要的发展领域。综合来看,未来泰国新能源发展将主要凸显以下几个方面:

(一)太阳能和生物质能仍是泰国新能源发展的传统重点领域

在太阳能领域,2018年12月,泰国能源政策和计划办公室召开听证会,商议国家电力发展规划的修改事宜,住宅屋顶太阳能计划是听证会的重点。该计划鼓励居民在房屋安装家用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并允许用户将储存的剩余电量输送到国家电网,从而获得政府电价补贴。这将大大促进泰国太阳能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在生物质能领域,2017年,泰國政府发起“生物经济”(Bio-economy)计划。根据泰国投资促进委员会(BOI)的规定,该领域的投资可以享受进口设备关税减免和为期8年的企业所得税减免②。泰国计划今后10年内吸引4000亿泰铢私人资本进入该领域,以促进生物产业的发展。

(二)新能源汽车是泰国新能源发展的新兴重点领域

泰国交通运输业的能源消耗占全国二次能源总消耗量的40%,是泰国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③。为了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改善泰国尤其是曼谷地区的空气质量,2016年,泰国政府通过了新能源汽车行动计划。该计划分为3个阶段:2016—2017年为准备阶段,政府在重点国有企事业单位内部试运行部分新能源汽车,建立实验性基础充电设施,研究电价政策,积累相关经验;2018—2020年为研究阶段,针对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电机、充电设施及标准开展可行性研究并制定相关标准;2021—2036年为拓展阶段,到2036年泰国新能源汽车达到120万辆,并建立完善的智能充电网络,届时新能源汽车成为移动储能装置,可以在闲置时将多余电量输送国家电网④。通过这3个阶段的发展,泰国的目的是将自身打造成东南亚新能源汽车制造和出口中心。当前,泰国尚处于该计划的第二阶段,各项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世界各主要汽车制造商早已跃跃欲试,积极布局泰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今后,泰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必然会随着政府各类发展政策的不断落实而继续扩大。据泰国开泰银行的预测,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占泰国市场的1%,年销量约为1万辆,各类充电站总数量将由现在的约1500个增加至6500个;到2037年,泰国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动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将占到汽车总销量的50%①。泰国新能源汽车协会和泰国商业银行也预计,2036年,泰国新能源汽车数量将达到120万辆,占全球市场份额的7%②。为刺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泰国政府已出台一系列税收和非税收的优惠措施,不仅下调新能源汽车的消费税率,还有条件地减免新能源汽车企业所得税,并给予新能源汽车企业在雇佣外籍顾问、拥有土地和免除外汇限制等方面的优待③。

(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泰国新能源技术的重点发展方向

“开源”和“节流”是泰国新能源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在开发新能源的同时如何节约能耗、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已经成为泰国政府关注的重点领域,是新能源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泰国第十二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计划(2017—2021年)已明确将新能源技术列為国家重点发展的12项技术类型之一。早在2007年举行的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APEC)峰会上,泰国及其他各国领导人提出通过合作,到2030年使得区域内的能源强度在2005年的基础上降低25%的目标。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泰国能源部制定了《泰国20年能效发展规划(2011—2030年)》,作为国家节能方面的长期政策框架和纲领性文件。该规划包括两个重要方面:一是在国家层面和经济部门层面设立短期(5年)和长期(20年)的两类节能目标;二是制定相应规划,为相关部门具体行动提供指导,以实现节能目标。工业建筑、大型商业建筑、小型商业或住宅建筑及交通运输业是该规划的主要目标部门,其中,交通运输业和工业是重点实施领域,分别占2030年总节能目标的44.7%和37.7%(详见表2)。

当然,要实现交通运输业的节能目标,除了发展高效的燃油发动机和生物燃料、提倡公共交通和轨道交通,大力推广电动摩托车和新能源汽车应是重中之重。因为电动机的转换效率要远远高于内燃机,可大量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损耗。电动摩托车比传统摩托车节能70%。预计到2030年,泰国电动摩托车将占新增摩托车销量的70%,并达到市场保有量的60%④。

注:本文为云南大学一流大学建设周边外交理论创新高地项目、地缘政治理论创新高地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科研项目(项目编号:CXTD2018025)的中期成果。

(责任编辑:唐   卉)

猜你喜欢

泰国新能源
山脊新能源
新年游泰国
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或占全球四成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去泰国啦
我的泰国之旅
泰国遭遇最黑色新年
绿色新能源
貌似冰雪的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