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典型名城”市中心历史风貌的保护更新

2020-09-08李嘉宁

理论与创新 2020年12期

【摘  要】非典型名城是指没有被列入“历史文化名城”名录的城市,这类城市与典型的历史名城相比仍保留着部分珍贵有价值的历史遗存,但缺乏完整的历史空间结构和集中的历史风貌建筑,因而往往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与开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坐落于城市中心的历史建筑风貌不断被现代化的建设改造所挤压侵占,历史风貌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处境不容乐观,古城历史文化底蕴未能良好显现。本文以盖州古城城址中位于市中心的上帝庙、钟鼓楼为例,参考借鉴各地历史风貌保护更新的原则与方法,探讨适应性的保护策略并给出优化发展的更新建议,使历史性与时代性相融合,唤醒城市记忆。

【关键词】非典型名城;文物保护更新;盖州古城;历史建筑

引言

由于受到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城市建设的限制,非典型古城是历史文化遗存保护中的“弱势群体”。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的发展为了满足城市功能的需求使得盖州古城历史片区大片被拆毁,用于建设商业区和住宅区。随着国家对历史文化遗迹领域关注的提升,人们对生活环境中文化内涵意识的唤醒,非典型古城中的历史风貌的存续发展问题逐渐被聚焦。古城与新城的共存是许多历史名城风貌的缩影,保护与更新始终是历史风貌发展的矛盾。正确地处理好矛盾关系,适应性地进行遗产保护和旧城更新不仅是对城市历史景观的重塑、城市生活品质的提升,更是对城市文脉的一种延续。

1.研究区域概况及应对模式初探

盖州古城位于辽宁省盖州市东部,是东北地区典型古城之一,其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期。文革时期古城的原有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城墙城门楼等被拆毁,现代化的建筑覆盖于此。目前,现存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7处,非物质文化遗产3项。上帝庙和钟鼓楼分别为国家级和省级保护建筑,风貌价值和挖掘潜力突出,加之其功能的特殊性,地理位置处于城市中心,应作为研究的典型。对于此类历史遗迹,静态的修补还原式保护可能会适得其反,而结合经济理念、文化内涵、环境保护的多元化注入保护方式方为上策。除了关注建筑群的修复和保护,如何最大限度挖掘自身文化价值、如何完美地与周围现代建筑体系相融合、如何提高居民及游客参与度和体验感带来社会效益才是区别于历史名城风貌保护更为重要的意义。

2.上帝庙、钟鼓楼现存问题分析

上帝庙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观赏价值很高,同时也是研究玄真观修建历史的活标本。钟鼓楼作为古城内部保存最完整的建筑群曾在民国时期被改为大众图书馆,附近现存较多明清民居。二者作为盖州古城中心现存历史风貌中保存较完好、历史价值较珍贵的标志性建筑是盖州居民城市历史情感的寄托,表面风光的背后仍潜藏着系列的问题。钟鼓楼的存在相对于周围建筑较为独立,周围没有驻足性空间,仅作为标志性的符号架空于交通轴线中。与钟鼓楼相联系的明清民居相互依附,周边的产业形态复杂且距离较近,均对钟鼓楼的保护产生不利影响。上帝庙相对钟鼓楼具有开敞性区域上帝庙广场,留出了充足的驻足空间。在这样的空间范围内,文化产业的联系并不紧密且质量堪忧,美食娱乐产业占据主流,厚重的历史感与文化气息被大大稀释,产业风貌与历史风貌不协调。历史建筑风貌以外的部分,如上帝庙内的寺庙文化的传扬,盖州传统的皮影、风筝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介入也不够充分,地域性文化的注入需要镶嵌其中。

3.非典型名城历史风貌适应性的保护更新路径与建议

在进行非典型名城历史建筑的保护更新过程中,不加甄别的照搬照抄,不仅是对其他历史名城的一种误读,也容易忽视城市本身的文化特质。历史风貌的保护与更新是一个综合性的实践过程,它既包括对建筑群等物质文化遗产的修复和保护,也包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延续和传承。基于上述两个方面,提出适应性的保护更新对策,提供定制化的“盖州方法”。

3.1以政策为龙头,自上而下的战略管理

历史建筑风貌是城市景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文化的外在显示,其保护与更新应受到政府工作部门的关注与重视。对于历史文化内涵相对薄弱的非典型名城的历史建筑适应性保护更新要站在城市宏观和长远发展的角度上,将其优化发展工作纳入到城市发展战略中,有计划的进行战略性实施。顶层决策人员需成立领导小组,基于城市的整体规划,统筹考虑各历史风貌的特点及价值,制定适应性的政策,并以此为龙头,自上而下地有序进行。如对钟鼓楼附近的闲置场地,增加驻足平台的建设;鼓励并吸引文化组织于上帝庙广场开展大型文化活动;对一体化的其他私人建筑拥有者予以维护补贴;夜经济的背景下增设历史建筑灯光设备的投入使用等等。在面对从业人员良莠不齐的情况,要严格进行筛选和培训,合理提高薪酬待遇,吸引专业性人才,为行业注入新鲜的血液。

3.2利用典型建筑组织引导古城整体历史风貌

相对碎片化建筑的个体精致,景观序列的轴线化设计可以更有逻辑有序列地提升古城的整体风貌与审美格局。让各个历史建筑从属于城市整体设计的同时又不被大环境掩盖自身特色,既发挥历史风貌的主体性,又实现城市风貌的统一性是规划设计的核心初衷。典型建筑正如钟鼓楼、上帝庙、财神庙等具有区位优势性的标志性历史建筑应起到组织引导作用,在不破坏自身建筑风貌的前提下,于所构成的空间内部协调其他古建筑风格,依托统一的机理,建设适应性现代需求的仿古建筑。对于传统的原始历史建筑应严格进行修补,修旧如旧最大化恢复原貌特征,而混合型的以及后改造的历史建筑应合理化拆补保持其传统风貌。以典型带动非典型建筑是处理历史建筑风貌两极分化问题的良好选择,依据不同的评估价值形成不同层面的更新方法殊途同归,均致力于整体和谐风貌的还原。

3.3结合现代化周边产业形态,尝试联动发展

城市的发展必然会存在历史建筑风貌和现代建筑风格,任何一方单独存在的可能性都不大,那么既然不能分割,就要想方设法相互协调。这种协调不仅是外在的风貌上的协调统一,更是功能性上的、产业性上的交互,即在现代建筑中织补进古建筑的外形特征,在历史建筑中应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和商品经济的模式。非典型古城的历史风貌的可持续发展一定需要考虑到经济因素,单方向的投资保护会增加建筑的依赖性,双向的回报才是生存的基石。周边产业形态需要整合自身情况避免影响到依托的典型历史建筑,历史风貌区域也要大胆迈开步子,广泛吸收产业形态中能够利用的活力因素。历史建筑风貌空间内的一切生产生活要素都应作为考虑的范畴,必须结合建筑特点、地理区位、交通环境、景觀绿化、文化氛围、配套设施等多方面综合考量,实现经济、文化、环境的契合。

3.4融合地域性非物质文化,加强内心共鸣

盖州古城作为非典型古城,其历史文化特色并不能像诸如北京、西安、苏州等突出,缺少一个引导性的文化声音。历史建筑风貌的外在景观是静态的、被动的,而地域性非物质文化对人们的冲击力是直观的,强烈的,也更容易引起内心的情感共鸣。在物质载体同质性严重的情况下,挖掘文化内涵,增加非物质性文化的融合,这在精神层面上也是对历史风貌的一种特殊的保护。作为辽宁省首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盖州皮影戏、盖州风筝观赏表演性强,实际操作性简单,将这样地域性文化产业注入在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中会使历史建筑风貌发挥双倍的价值。地域性非物质文化在居民和游客中的流动和传递可以增强产品的创新,形成良性循环,带动区域性经济的发展。

4.总结与展望

采取有效的方式将历史风貌中的历史建筑及其他要素“用”起来是对非典型名城历史风貌保护最具有可持续发展意义的方式。市中心区域的历史风貌并不是斑驳现代城市景观的杂质,而是一座城市文化底蕴的宣扬,是市民文化自信的源泉。

参考文献

[1]李冰;杜楠华;苗力.基于空间句法的古城街道形态演变分析——以盖州古城为例.城市建筑.2020年(05):11-14

[2]李炎炎.盖州古城历史风貌的保护与更新研究.沈阳建筑大学.2014年(05)

[3]赵勇;唐渭荣;龙丽民;王兆芳.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的回顾和展望.建筑学报.2012年(06):18-23

[4] 汪文;王贝;童丹丹.“非典型名街”历史文化遗产的适应性保护研究——以武汉汉正老街为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年.211-216

[5]顾大治;张袁;陈刚;尹宇辰.“非典型名城”历史建筑价值评估与适应性保护研究.工业建筑.2020年(02):86-92

作者简介:李嘉宁(1999.08-),女,辽宁营口人,大连市沙河口区辽宁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师范)专业,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