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侯大师变为侯教授
2020-09-08方正宇
方正宇
自从谢军横空出世荣膺“棋后”之后,中国在女子国际象棋项目上不断涌现出优秀人才,侯逸凡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这位天才少女14岁时就获得男子国际特级大师称号,先后4次加冕“棋后”,一度在女子国际象棋领域内“独孤求败”。
不久前,侯逸凡再度成为新闻人物,这次并非“侯大师”又在棋盘上战胜了某个强敌,而是因为她获得了“侯教授”的新称号,成为深圳大学师范学院(教育学部)体育学院的教授。年仅26岁,非但是深圳大学最年轻的正教授,而且放眼全国高校,如此年轻就成为教授的例子也极为罕见。
于是,有些人难免产生疑问——侯逸凡之所以能够获此职称,到底是因为她具备了与教授职位相匹配的学术能力,还是仅仅因为世界冠军的耀眼光环?更进一步来看,以往一些优秀运动员被名校录取,经常在社会上引发关于教育公平问题的讨论。尤其在媒体披露某些运动员长期缺课之后,公众更对此类挥霍教育资源的“混文凭”行为提出质疑。
不过,在侯逸凡这里,估计质疑的声音不会太强。回顾侯逸凡的求学经历,可以发现从小就显示出“学霸”级别的属性。她曾在小学阶段的奥数竞赛中获奖,之后由于下棋而暂停学业,但是18岁被保送到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就读,先后两次获得学科综合评价第一名。2017年,她成为全国仅有四名获得“罗德奖学金”的学生之一,得到前往英国牛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的机会。看得出,侯逸凡还是很乐于也很擅长将自己的天才头脑用在学业上。
当然,好学生未必都能成为好老师。深圳大学本次破格聘任,到底是真心欣赏侯逸凡的学术水平,还是更侧重于制造新闻效应,也可以暂时打一个问号。未来几年里,不妨看看“侯教授”在新岗位上到底能取得哪些业绩,相信届时会有更加理性和客观的评价。但无论如何,侯逸凡本次转身必定会给传统的“体而优则学”模式注入全新元素。
多年來,帮助优秀运动员获取进入高校学习的机会,早已成为体育界和教育界之间达成的默契。这一想法的初衷是考虑到很多运动员长期训练和比赛,耽误了求学机会,主管部门希望给予部分补偿,确保运动员至少能握有一纸文凭,有助于退役后寻求下一份工作。
这种模式明显具有计划经济时代的烙印,客观上的确为不少运动员提供过有效的保障,但其中也存在不少弊病。有些世界冠军级别的运动员觉得学籍只是一种点缀,锦上添花,根本不珍惜前往校园的机会。相比之下,那些在体育生涯中并未取得显赫成就的普通运动员,更需要通过高校学习来改变命运,但名额往往分配不到他们那里。简单说,就是有时会出现尴尬局面——上学的不想学,想学的没学上。
改变这种局面,首先要纠正“唯文凭论”的认识误区。在整个社会评价体系中,“冠军”的分量要比“大学生”重得多,如果冠军愿意转换到后一种身份,必须建立在真心渴望学习而非混取文凭的基础上。随着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未来在体育管理领域势必出现大量的岗位需求,在专业内已经取得成就的运动员如果能够补上理论学习的短板,必将拥有巨大的可作为空间,这才应当成为他们进入高校学习的动力。
“侯教授”给社会带来的肩示,就是只要用心学习,运动员完全有可能转型,成为优秀的学者或者管理人才。既然如此,各级部门没必要非要把文凭送到那些无意学习的运动员手中。在高校学习的问题上,允许宽进,但必须严出,可以把机会提供给更多的运动员,前提是他们懂得把握和珍惜机会,而不是在机会上面坐享其成。这样一种思路上的转变,也许有助于造就更多运动员出身的“教授”。真若如此,则将成为国内体育界和教育界的共同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