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天权”成人类争夺的新高地
2020-09-08粟思衡李瑞景
粟思衡 李瑞景
20世纪60年代初期,美国总统肯尼迪曾公开宣称:“谁控制了太空,谁就控制了地球。”这是人类历史上“制天权”思想的首次正式亮相。1983年,美国总统里根依据格雷厄姆的《高边疆:新的国家战略》,正式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制天权”的理念逐渐进入国家政策层面。进入21世纪,广袤的太空因蕴含了巨大的政治、经济、军事、科研价值,因而成为当今各国竞相争夺的“新高地”,如美国的“凤凰计划”、我国的“腾云工程”、德国的“桑格尔”……各个国家的外太空角力手段层出不穷,一场夺取“制天权”的国家竞争悄然拉开帷幕。
国际竞争的“制高点”
自人类叩开宇宙之门进入太空时代以来,外太空便越来越彰显出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的紧密关系,深刻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2018年3月,特朗普政府制定了美国历史上首份太空战略——《国家太空战略》,其中明确表示:“保护太空带来的科学、商业和国家安全利益是特朗普政府的最高优先级。”不难发现,美国政府明确表明了夺取“制天权”在科研、经济和军事方面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在科研上,夺取“制天权”能够有力推动科技的发展。其中涉及的学科门类众多,如力学、天文学、地球科学、空间科学、医学等诸多学科,航天事业的发展能够极大地促进和推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如美国的“阿波罗”载人登月计划,先后把12人送上月球并安全返回地面,带动了美国科技,尤其是推进、制导、结构材料、电子学和管理科学的发展,为美国科技领先世界50年以上的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经济上,夺取“制天权”是太空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人类社会在2000年左右才开始进入太空经济时代,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潜力巨大。自2009年开始,全球航空航天领域共有535家初创公司获得约257亿美元的融资,尤其是2019年,融资量达到历年总和的23%。据摩根史丹利公司分析,到2040年世界航天产业的规模将达到1.1万亿美元。其实,早在2015年,美国的太空探索公司(SpaceX)就曾宣布,计划将4.2万颗卫星部署到距地面550千米的低地球轨道,截至目前已完成了第一批300颗卫星的部署,并即将为北美和加拿大地区提供太空互联网服务。在此之后,英国的OneWeb、加拿大的Telesat等新兴太空公司以及波音、谷歌、亚马逊和FaceBook等顶级公司纷纷加入太空互联网的直接竞争之中,而软银、高通、维珍、空客和可口可乐等世界企业巨头也通过投资的方式布局太空领域。太空经济惊人的发展速度和近乎无限的发展潜力,使其成为了各国都紧盯不放的“肥肉”,也使太空经济成为了太空创新的“孵化器”。
在军事上,“制天权”决定了制空权、制海权、制陆权和制信息权,是未来“战争食物链”的最高端。2002年,美军突袭阿富汗叛军武器藏匿地。在太空力量的支持下,美军缩小了行动区域,在发现武器库位置后,直接用卫星信号导引空中火力进行摧毁,使得主场作战的阿富汗叛军完全失去作战优势。
除此以外,夺取“制天权”是自由进入太空的“金钥匙”。美军从2011年开始高举“空间环保”的名义,提出“凤凰计划”,大搞太空维修、卫星回收、燃料加注、在轨组装、空间拖船等在轨服务项目,其实质就是确保能够快速地在太空中生产并部署太空武器,以便出其不意地对他国的航天设备进行破坏。美国已经明确表示,2030年前将对太空的进入权和使用权进行限制,自己也将拥有独一无二的太空“否决权”。
大国博弈的“新焦点”
冷战时代,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主导太空秩序,牵头制定了奠定当今太空治理的规则。冷战结束后,太空格局逐渐向多极化发展。英国的《国家太空安全政策》、日本的《宇宙基本法》、加拿大的《航天政策框架》……各军事强国都制定了各自的太空战略,谋求“制天权”。针对新的竞争格局,美俄又制定了新的国家太空战略,力争在该领域建立优势地位。
从20世纪60年代起,“做太空的主人”一直是美国太空战略思想的核心,历届政府都力图谋求美国在太空的优势地位。进入21世纪,随着太空多极化的发展,美国在太空秩序上的领导力有所减弱,提出的《新太空规则倡议》仅得到了极少数盟国的支持,与冷战时期一呼百应的盛况不可同日而语。一心要使“美国再次伟大”的特朗普总统在实现太空战略目标上的态度更加坚决。2018年3月,美国发布新版《国家太空战略》,明确了保证太空领导地位、壮大太空工业基础和维持太空军事霸权三个重要目标。
美国的《国家太空战略》要求优化太空科研项目的配置,推动并维持事关美国国家安全的太空技术的發展,重塑美国太空领导地位。特朗普总统签署的太空政策第1号指令,命令优先实现载人登月,反映了美国急于抢占新世纪载人登月头把交椅的急切心情。特朗普本人甚至希望在其任期内实现登陆火星。同时,美国支持波音公司和太空探索公司的载人飞船项目,意在打破目前只有中俄可以进行载人太空飞行的局面。特朗普政府还督促NASA与爱克信等公司合作,力图先于中国建成私营商业空间站。
俄罗斯虽然是传统航天强国,但综合国力已远不如苏联时期,不再盲目追求与美争锋、急功冒进,而是采取了“攻守平衡”的太空力量建设策略。2016年3月,俄罗斯正式批准了由航天国家集团制定的更加务实的《2016-2025年俄罗斯联邦航天发展规划》,后期又出台了《2030年前及未来俄罗斯航天活动发展战略》等多个航天发展规划,大体勾勒出21世纪俄罗斯的太空战略:一是发展航天技术,确保俄罗斯能够独立进入太空;二是保持和扩大在轨航天器数量,满足国防需求;三是建设空间站,进行载人航天飞行;四是扩大航天市场份额。
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大型航天科研生产联合体,现有航天工业企业100多家,包括生产载人航天器的航天建造公司、卫星制造商雷謝特涅夫信息卫星系统公司、生产“联盟号”运载火箭的进步国家科研生产航天火箭中心、开发未来运载火箭“安加拉”系列的赫鲁尼切夫国家研究生产太空中心等。依托其雄厚的太空工业基础,俄罗斯将优先发展卫星图像、厘米级导航精度、宽带通信等满足国民需求的项目,逐步实现航空部门和国际市场的整合,促进民用航天和商用航天的发展,力争到2030年前成为全球太空产品和服务市场的领导者,之后再考虑载人登月等雄心勃勃的项目,实现经济效益和安全效益双丰收。
太空军事化的“角斗场”
太空力量是新型作战力量,是军事实力的“倍增器”和“赋能器”,更是夺取“制天权”的重要手段。
美国组建太空军的想法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星球大战”计划的支持下,1985年9月,美国就成立了具有联合指挥能力的美国航天司令部。2020年2月,美国正式宣布组建太空军,空军下属的15个太空联队、1个太空与导弹系统中心、3400名军官、6200名士兵及部分文职人员共约16000人转入太空军序列。目前,美太空军已经配备了CCS反通信系统、“赏金猎人”电子战系统、“草场”干扰系统等反卫星武器,发展太空即时打击能力,研制HTV-2“猎鹰”亚轨道滑翔飞行器、X-51A“驭波者”高超声速飞行器和X-37B空天战斗机等,谋求1-2小时内的全球打击能力,并推动空间对抗武器技术的发展,未来将部署更多的太空平台和太空武器。近来,美国公布的《导弹防御评估》报告更是支持美国加紧构建由“爱国者”、“萨德”、“宙斯盾”等地基系统和天基拦截器共同组成的全球多层立体反导体系,以此复活“星球大战”计划。
俄罗斯在2001年就成立了航天部队,负责抵御导弹袭击、维持航天器运转、监控太空空间、实施商业太空项目等。2011年年底,俄罗斯航天部队并入空天防御部队。2015年,为优化空天力量,更好地应对空天威胁,俄罗斯将空军和空天防御部队合并成立新军种——空天部队,负责航空和反导预警系统管理、宇宙空间监测、航天器发射及控制、承担空天作战使命等。
为与美国抗衡,俄罗斯把武器研发的重点放在了动能与非动能物理武器上。从20世纪60年代末到20世纪80年代初,苏联就使用卫星歼击机导弹系统多次成功进行了反卫星武器破坏性试验。俄罗斯坚持继续研制在近地轨道攻击卫星的PL-19“努多尔”导弹,且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内形成作战能力。同时,俄罗斯也通过发展高机动性的“杀手”卫星来增强威胁能力。2014年9月,俄罗斯的“Olymp-K”卫星进入轨道,然后进行了一系列不规则的机动,进入到距离国际通信卫星组织的一对通信卫星7英里范围之内。
根据美国2019年发布的《太空安全面临的挑战》和2018年发布的《全球太空威胁评估报告》,俄罗斯空天部队的陆基天线已经能够干扰全球定位系统的信号传输,并且其激光武器、大功率微波武器以及机载与陆基电磁脉冲武器,都能以近地轨道卫星为目标。可以初步判断,俄罗斯空天部队已经具备了动能反卫星、天基反卫星、定向能反卫星和网络反卫星的能力。
当今世界,太空领域的“大航海时代”即将到来,“制天权”的争夺日趋激烈,太空军事化趋势加速发展,“太空实战化能力”成为衡量各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高权因子。因此,各大国都将发展太空力量视为保证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基石,而这必将推动一个崭新的太空时代的到来。
知识链接
我们以往所说的国家疆界指的是低边疆,比如我国有960多万平方千米国土。而高边疆指的是更大的空域、更大的海洋、更远的极地、更深的洋底,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够伸展的更高更远更深的空间。高边疆不一定是主权边疆,它很有可能是人类探索的新边疆,是全球发展的新领域,也叫战略新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