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节事活动对城市形象的影响研究

2020-09-08李晨熙

中国民族博览 2020年7期
关键词:庙会疫情

【摘要】在我国,节事活动已经成为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市作为我国的首都,全球经济大都市,其节事活动也成为了全国城市的标杆。本文以北京市新年庙会为例,探讨北京庙会节事活动对北京城市形象的影响。

【关键词】疫情;节事活动;庙会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节事一词最早可以追溯到英文“event”,包括了各类节日、活动、庆典等。在我国,研究者们首先是通过旅游节日中的节事活动展现节事的相关研究的,最初命名为事件活动,后来确定为节事活动。国内的研究者们对于节事活动的概念各有认识,比如周丹敏认为节事是特殊节日中的事件联合。旅游中的艺术节将各种表演、消费、艺术、文化等多元的活动形式结合起来,不断的提高城市的形象,提升知名度,繁荣城市的经济和文化。现代节事活动从原始的小型聚会或单一的会展展览逐步衍变为一项集综合性、复杂性等为一体的大型事件活动,这也就意味节事活动已经逐渐开始改革,转型。然而,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导致城市的发展力不足,旅游、商业、娱乐等行业空间狭小,造成了节事活动的不足。节事活动最为一种独特的经济文化活动,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一方面影响着城市的发展,也发挥了关键的促进作用。在我国的东北地区,节事活动数量和质量都很高,而西部地区的节事活动较少,这些都是由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的,所以也就导致了东西部城市节事活动开展的差距。在我国的节事活动中,最多的是以自然景观为主题的节事活动,民俗风情的次之,占据了整个节事活动的一半之多,这些节事活动对城市的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一、北京庙会节事活动概述

北京,简称“京”,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古都,已经有三千多年的文化传承。作为政治、文化、经济的汇聚之地,北京向来是重要地区,各个朝代都有不同的称谓,如“燕都”“燕京”“大都”“北平”等。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永乐,建北京城,正式命名为北京。而北京庙会的出现,是在佛教和道教的竞争中催生的。东汉时期佛教便开始在我国展开了传播,这时也恰逢道教的逐渐成熟。两个教派开始了不断的渗透,在唐宋时期已经成为宗教习俗,宗教活动也逐渐的繁盛起来。此后,在各种宗教仪式中,也不断的增加了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不仅信徒们参与进来,当地百姓也进行了广泛的参与。现北京存在最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庙会有很多,如地坛庙会、龙潭庙会、白云观庙会和大观园庙会,到现在北京庙会已经不仅仅是崇拜神佛的地方,在节事活动中,人们会以庙会为中心,共同庆祝。

二、北京庙会节事活动的特色分析

(一)饮食特色

北京庙会节事活动相比其他地区庙会节事活动比如万岁山春节大庙会、太昊陵庙会、秦淮灯会在饮食上是有很大区别的,现如今其他地区庙会节事活动都会大量引入不同地区的特色美食,比如新疆羊肉串等,但北京庙会则是大量引入北京的特色老字号美食,小批量引入其他的地方特色美食。北京庙会常见特色美食如蜂糕、炒肝、豆汁、茶汤、爆肚等,这些美食是在其他地方庙会节事活动中是见不到的,成为现今北京地区美食中的老字号。在北京庙会中的老字号美食,都有自身鲜明的特色,具有悠久的历史。比如,爱窝窝作为北京特有的传统美食,是深受群众喜欢的一种食品。早在明万历年间,刘若愚的《酌中志》中就对爱窝窝进行了记载:“以糯米夹芝麻为凉糕,丸而馅之为窝窝,即古之‘不落夹是也”,可见爱窝窝这种美食的历史悠久。因而,我们也可以从北京美食中,侧面的反映了北京节事活动深厚的文化底蕴。

(二)地点特色

北京庙会节事活动举办地点多在胡同和公园,而其他地区庙会节事活动则多在街道。这里就不得不提老北京的胡同文化。北京胡同可以说是北京千年的精粹、人民群众的缩影、民族民风的凝结、集体记忆的场所,它是北京文化的典型案例,也是北京历史文化的精华所在。而胡同作为一种特殊的群体记忆,可以加深人们的情感,将庙会的地点选在北京的特色胡同,从而达到城市形象塑造的目的。在没有胡同和四合院的情况下,城市的独特标志、人们文化和居民的生活方式就会消失。胡同已经不是某住宅建筑文化,但作为首都的北京胡同,她有不同的味道,不同的感觉,熟悉而又陌生,这让其他地区的胡同黯然失色,比如故宫宫殿,颐和园,都贴上了这个伟大的城市古色古香的美。所以说北京庙会节事活动的地点也具有北京城市的特色,对于城市形象的塑造意义深远。

(三)带有“京”味儿

“京味”是由人与城之间的精神共振, 也是人对城市文化的内化认知,也渗透在了北京的节事活动中。因而,我们也可以发现北京节事活动中,掺杂了鲜明的“京”腔、“京”味。尤其是在北京人的对话中,这种独特的“京”味儿,表现的尤为明显,比如:“得嘞”“您内”“逗你玩儿。”它体现着人与城的精神联系,情感联系,而这种联系构建了北京独有的城市形象。人们会下意识的把儿化音与北京方言联系在一起,把语气词和北京土话联系在一起,这种语言的表达在其他地区的庙会节事活动中是不曾有的。所以说“京味”也承载着北京的城市形象。

三、北京庙会节事活动产生的影响

(一)北京庙会节事活动对城市视觉识别系统的影响

花卉、景观、公共设施等不仅是城市视觉识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外部形象最直接的表现,是城市形象构成的重要因素。北京庙会节事活动作为北京近代都会举办的节事活动之一,已经深深印上了北京独有的烙印,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为了使外地人更加了解北京特色,感受北京魅力,地坛庙会等代表庙会应运而生,让人们在丰富休闲娱乐的同时也能够了解北京的悠久历史文化。为北京庙会节事活动成功举办而进行的北京特色胡同维修,道路建设等一方面催化着北京城市文化建设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不断完善和塑造着北京的城市形象。

(二)北京庙会节事活动对城市行为识别系统的影响

城市行为识别系统是由城市通过其行为建立的,主要包括政府、商业、公共等行为。北京节事活动对城市行为识别体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方面,北京庙会节事活动使政府对城市管理更规划。现在,北京庙会节事活动都是由政府部门来制定章程,经过多部门的协调配合以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这就提高了当地政府的影响力和管理能力。第二方面,北京庙会节事活动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据人民网报道,春节期间北京市生产总值增长6.6%,可见节事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第三方面,北京庙会节事活动极大的规范了公众行为。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仅能够增强北京市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还能极大的加强其民族自豪感,有利于进一步规范其行为举止,文化修养,从而达到约束公众行为,塑造城市形象的目的。

(三)北京庙会节事活动对城市理念识别系统的影响

城市理念客观的反映了城市的形象、定位、经济等状况。北京庙会节事活动对城市理念识别系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北京庙会节事活动主题定位是城市理念的展现。北京的庙会就以独特的“京味儿”,全面的呈现了北京特有的历史面貌和文化底蕴,塑造了鲜明的城市形象。2.北京庙会节事活动有助于深化城市理念。北京庙会节事活动把地方的精神文化加以渲染,推陈出新,化抽象为具体,在展现城市形象的同时,也把城市理念不断的深化和丰富。3.北京庙会节事活动有助于促进城市精神文化的整合。可以说每一届北京庙会节事活动都会把北京已有的文化遗产进行整合,以保证其历史文化不会遗失,这对延续传承北京特色文化,有着积极的作用。

结语

北京寺庙的盛行是因为它们的建立是为了适应社会。庙会的形成最初与寺庙的宗教活动有关。随着时间的流逝,庙会成为人们最终寻找的市场。这也就意味着生活中家庭主妇已经不需要去北京旧城的百货公司进行生活用品的选购,他们置身于庙会之中,像现在出售的蔬菜或农产品市场一样的购物。北京庙会节事活动不管是从历史上还是形式上都对城市形象的塑造有着显著意义,在日后我们更应该将北京文化节事活动作为整体、系统性的工作加以实践,真正的实现城市文化与经济的双效收益。

参考文献:

[1]戴光全,保继刚.西方事件及事件旅游研究的概念、内容、方法与启发[J].旅游学刊,2003(5):26-24.

[2]周丹敏.基于城市形象提升的节事活动开发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4(3).

[3]蒋晓薇.节事活动利益相关者综合影音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5).

作者简介:李晨熙(1996-),漢族,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澳门城市大学研究生在读,文化产业管理。

猜你喜欢

庙会疫情
疫情中的“梦境”
新年智慧庙会
疫情中的我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
疫情中,中俄贸易同比增长
元宵节,逛庙会
庙会经济
【专题】逛庙会,过大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