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好好学习”
2020-09-07
1952年,“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在中直育英学校就读五年级的李讷,接到班主任布置的一项任务:希望同学们行动起来,制作一份节日礼物,既可以自己做,也可以结成小组共同做,还可以请家长帮忙,以实际行动向儿童节献礼。老师要求这项活动一定不要花钱,不然就失去了意义。
周末放学后,李讷回到家,在丰澤园菊香书屋父亲毛泽东的办公室外,她转来转去,最后实在忍不住了,轻轻走进去,还是不敢吭声。伏案工作的毛泽东抬头看见正在犹豫的女儿,问她有什么事。李讷于是表达了希望父亲能够为她和学校送上一份节日礼物的愿望。毛泽东很高兴答应了女儿,随后在长35厘米宽11厘米的宣纸上,用毛笔题写了一张条幅。
育英学校每周一早上的第一节课是周会。会上,班主任老师问起大家向儿童节献礼做得怎样了。李讷说:我让爸爸写了几个字。同时拿出了一张条幅,交给老师。班主任把纸慢慢展开,全班同学都看到了,上面是毛泽东书写的“好好学习 好好学习”八个字。整个学校都沸腾了,师生们兴奋异常、激动不已。后来,在老师们的建议下,学校把这张珍贵的条幅用镜框镶嵌好,悬挂在校部外大厅的墙上。
毛泽东为什么会写两遍“好好学习”呢?李讷向老师解释说:“昨天我央求爸爸给写几个字,爸爸写了‘好好学习四个毛笔字。但不小心被水滴弄了水印。于是爸爸又在这个‘好好学习的左侧偏下写了‘好好学习四个小字。”这个小小的偶然,反而更加富于深意。它清晰地表达出作为一位开国领袖同时作为一名家长的毛泽东,对孩子们的期望和鼓励。
平时在和子女的沟通交流中,毛泽东总是会提到学习问题。他说:“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东西。没有学问,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他还常说:“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儿子毛岸英、毛岸青在苏联时,毛泽东在给他们的家书中,特地嘱咐他们要认真学习,提醒要趁着年纪尚轻,多学习自然科学。毛岸英回国后,为了让他深入了解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毛泽东建议他要多读书,特别是要看历史小说、明清笔记小说。毛泽东还建议他去工厂和农村,扎根中国大地去上“劳动大学”,向广大劳动人民学习。
毛岸英在朝鲜牺牲后,1956年2月14日,他的妻子刘松林到苏联学习。毛泽东在给刘松林的信中,嘱咐她要“注意身体,不使生病,好好学习”。
女儿李敏从小在苏联长大,对中国文化起初比较生疏。回国后,毛泽东不仅督促她完成学校布置的学习任务,尽快学会、掌握汉字,还要求她练写毛笔字,并且亲笔给李敏写仿帖。除了写字,毛泽东还要求李敏好好读四大名著等中国经典作品。李敏后来回忆说:“为了培养我,父亲下了一番功夫,他想让我在学成一手好字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女儿李讷就读大学时,毛泽东也写信建议她多读书学习,并且谈到读书要循序渐进,“要读浅近书,由浅入深,慢慢积累。大部头书少读一点,十年八年渐渐多读,学问就一定可以搞通了”。
在给孩子的信里,毛泽东曾语重心长地说:“一个人无论学什么或作什么,只要有热情,有恒心,不要那种无着落的与人民利益不相符合的个人主义的虚荣心,总是会有进步的。”
“好好学习”四个字,生动反映出毛泽东一生热爱学习和追求真理的崇高风范,是他和子女之间沟通交流的重要内容,也是他对子女传承优良家风家教的深切要求。
(文章选自《老一辈革命家和先进模范人物好家风故事集》,吕臻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