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冻民族资产”的老梗还有人信
2020-09-07袁正昌王东兴
袁正昌 王东兴
一位年近六旬的老人,社会阅历比较丰富,按说应当有一定的明辨是非的能力,可是她为什么还是会一条道走到黑呢
仅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湖北省谷城县籍女子杨小荣(化名)本是一名勤劳普通的家庭妇女,她的家里一直靠着种植两亩土地为生。土地被征用后,她便和丈夫在街面上经营了一家小卖部,日子过得倒也是安安稳稳、红红火火。随着孩子长大成人,各自过上自己的生活,她肩上的担子也越来越轻,对手机微信、网站信息也越来越关注,有时为了完成一些网络小操作甚至还请人帮忙。上上网、了解一些新鲜事物,对于年纪渐长的人来说,本来是一件好事。
遇上“正在解冻的民族资产”
2016年5月,杨小荣在自己家的小卖部看店铺、玩微信,微信上突然发来了陌生人的消息,要求添加她为好友。杨小荣添加后,便在网上和对方聊了起来,两人很快成了好朋友。在闲聊中,网友告诉她说,国家正在“解冻民族资产”,入群帮忙做些事后将来会得到丰厚的回报,并说可以通过关系拉她进“国务院民族资产解冻内务部及国际梅协发放安家福利基金善款、慈善基金、精准扶贫、华夏协同发展总基金会”等微信群。
网友的一句话顿时将杨小荣推向了高空云海,让她云里雾里不知所以。但杨小荣也很机灵,也怕上当,但她想:只要自己不掏钱,进去看看倒也无大碍。于是,在这位网友的推荐下,杨小蓉很快加入了一个微信群。
其实,“国务院民族资产解冻内务部及国际梅协发放安家福利基金善款、慈善基金、精准扶贫、华夏协同发展总基金会”等微信群是不法分子伪造国家部委印章、证件、公文,冒充中央领导,编造“民族大业”“菜篮子工程”“国防预备役部队”“精准扶贫”“养老帮扶”“慈善富民”等虚假项目,物色代理人通过微信群等现代通信、金融工具发展人员,声称缴纳数十元、上百元会费、报名费等费用就能获利数十万、数百万元,甚至谎称可以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预备役部队”,授予“司令”“军长”“师长”等职务,还可终身领取工资等,对不明真相的公民实施诈骗的诈骗群。
得到“加封”很开心
刚进群时,杨小荣的心态很淡然,只是抱着路过打酱油的想法。对方给她一些网页,她在浏览这些网页后,觉着这些单位好像都很可信,网页上面不仅有国家部委的印章、证件、公文,还有中央领导的讲话和“民族大业”“菜篮子工程”“国防预备役部队”“精准扶贫”“养老帮扶”“慈善富民”等系列项目,更有发展规划和系列“优惠政策”。
杨小荣动心了,觉得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遇,自己是遇到贵人,决定在这一领域大干一场。于是,按照网友的指导,她开始在网上招人,申请会员,并对群主推荐的项目进行宣传、转发,编造虚假谎言进行蒙骗,还鼓励、怂恿群友交会费、报名费,以实现“小投入大回报”。
她的突出事迹很快得到了辽宁省营口某高级教师吴某(另案处理)团队肯定。后来,吴某同她私聊,问其爱好、特长、对团队活动认识及今后发展方向。对未来充满了期望和憧憬的杨小荣看到“领导”同她私聊,对自己重视,非常感动,对吴某的问话都做了如实回答,尤其在谈到特长时,她还自告奋勇,说自己对财务工作很感兴趣,并保证在财务管理上不出问题。
在吴某的循循善诱下,杨小荣很快被吴某团队冠名为省统计副部长职务(行内称“一级猪头”),负责统计、核对群中参与人员缴纳费用情况等工作。
面对这信手拈来、从天而降的“副部长”职务,杨小荣没有太惊讶,她觉得这是她努力的回报,是她的机遇,也是她努力同“领导”吴某加强联系的好效果。为了报答“组织”的栽培,在会员招纳上,她主动有作为,经常在群中发帖宣传,编造谣言,甚至入户走访亲朋至友;对收缴的会费、报名费等更是做到认真仔细,算无遗策。每一个项目的报名费和会费收齐后,她都详细审核,然后一分不差地通过微信红包、银行转账等方式支付给吴某等人。
为了维护好“副部长”的职位,她常在群中发号施令,发帖炫耀,表彰群友交纳会费积极主动等;在与人“谈心”时,若有人不称呼她部长,她还会翻脸,说将来兑现报酬时,给其穿“小鞋”;在群外,她也常当着别人的面暗示,让人称呼她部长。“只要听到有人喊部长,我都会高兴几天。”杨小荣说。
尽管沉浸在“当部长”的幸福感中,长期从事项目审查,文件阅读,经费的收缴、盘算、上交等工作,杨小荣似乎觉察到了其中藏着的“猫腻”:觉着团队天天都在开发项目,发展会员,收取费用,却从来没有向会员们发过什么福利,兑现过报酬;“民族大业”类推出的项目不仅漏洞百出而且存在虚假、虚构现象,没有兑现的可能性;甚至微信群推出的“项目实施后会获取巨额回报”也只是幌子,似乎存在诈骗行为。
面对这些疑问和违法犯罪行为,杨小荣也动摇了,她想到过洗手不干,及时上岸。可每次想到“副部长”的头衔和人们对她亲热地称呼,她恍惚的念头又被打消了。她想自己的那些担心想法是不是因为知识欠缺,不理解上级精神所导致的?于是,她又继续欺骗着自己,履行“组织”给自己的职责,直到东窗事发被警察抓捕。
心存侥幸执迷不悟
对于杨小荣的讯问也颇有些曲折。一开始,杨小荣对自己行为的认识并不正确,一味地推卸责任。
“我是在给他们当会计,收费用,也通过网络推荐了会员,但我所收的会员费、报名费都全额上交了,没有用过一分,而且我自己也交了会员费和报名费,应当也是被害人。”检察官讯问时,杨小荣对自己的行为认识不清楚,她一直声称自己没收钱、没用钱,因此就没有犯罪。
后来,检察官对她进行了很多次劝说,一再进行普法宣传工作。尤其是随着案件办理的一步步推展,诈骗团伙的面纱被一层层撕开,杨小荣才认识到了自己的罪行,并自愿签署了认罪认罚具结书。5月17日,谷城县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对本案提起公诉,随后,法院判处杨小荣有期徒刑9个月并处罚金3000元,另责令其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10584元。
俗话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一位年近六旬的老人,社会阅历比较丰富,按说应当有一定的明辨是非的能力,面对这出漏洞百出、形态诡异的骗局,应有所认识、有所警觉,而且,事实上,在帮助对方长期做财务工作的过程中,她也产生了怀疑。可是她为什么还是会一条道走到黑呢?讯问笔录上有这样的一段话,颇令人警醒。
問:你既然知道他们干是违法行为,而你又没从中获取一点利益,为什么还那么积极地投入?
答:在抓捕前,我一直认为他们是国家机构,是核心人物。他们能给我省统计副部长的职务,说明他们信任我。我对这个职位很看重,挺有荣誉感,所以也干得挺充实。
问:仅仅就为了荣誉感?
答:当然还有以后的利益回报。
问:你发现项目有疑问,为什么不赶紧退出?
答:我怕自己认识错误,耽误了自己的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