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范化护理联合早期康复对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预后的影响

2020-09-07王艳芸包慧娟

宁夏医学杂志 2020年8期
关键词:病症功能障碍规范化

王艳芸,殷 丽,包慧娟,陈 玲,孙 婷

脑卒中类相关病症是临床上对于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影响的一种严重病变,这也是临床上一种多发病症。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生活方式的改善等,导致这种病症的发病率逐年提高,对患者产生的影响也相对较大[1]。临床上大部分脑卒中患者能够安全地渡过急性期并获得生存,但基本上都存在着各种类型的后遗症,对患者整体的生活质量产生了严重影响[2]。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的一种后遗症,其主要表现是非痴呆性认知功能障碍、伴有血管因素的阿尔兹海默病、血管性痴呆等相关的类型。据报道[3]在脑卒中患者发病后3个月之内,血管性痴呆的发生率达13%以上,非痴呆性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达到26%。因此,本文对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早期康复加规范化护理措施,观察其对预后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1月收住我科的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男性15例,女性15例;对照组男性14例,女性16例。观察组患者年龄45~78岁,平均(62.58±6.72)岁;对照组年龄47~82岁,平均(63.57±6.82)岁。对2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 年龄、病程等)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组和排除标准

1.2.1 入组标准:①经过临床颅脑CT、磁共振诊断显示存在脑梗死或脑出血的表现[4];②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的脑卒中诊断标准;③符合加拿大健康及衰老研究组所拟定的《关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标准》[5];④所有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临床资料完整。

1.2.2 排除标准:①严重的肝肾功能异常;②其他原因所致的认知功能障碍[6];③伴有精神类病症或肢体语言等相关功能障碍不能配合治疗和量表评定[7];④其他原因无法进行康复治疗和量表评定而中途退出者。

1.3 方法

1.3.1 规范化护理措施:住院期间,对2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其具体内容为基础的用药护理、饮食护理、生活护理、安全护理以及适当的运动护理。并在此基础之上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认知障碍的护理干预[8]。具体措施:①强化记忆训练,对患者反复进行数字与文字的辨识、图片的观察以及实物的接触,给予多种形式的感知刺激,如看电视或者读报纸,并且积极鼓励其对之前生活中开心的事件进行回忆,对现在生活中的人和事物进行认识。②进行简单的计算活动。③建立护理人员和患者的互信关系,增强医患交流。④进行心理护理[9]。⑤指导和鼓励家属与患者进行交流,给予关爱。

1.3.2 早期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入院48 h 之内,由康复医师完成首次的康复评价,并在患者病情许可情况下,根据病情选择相应的床旁早期康复治疗,包括生物反馈治疗、等速肌力训练及等速肌力评价、吞咽治疗、康复训练等。

1.3.3 认知护理:对患者入院时进行认知功能评分,根据评估结果制订认知功能训练计划,并对患者和家属进行讲解,指导性进行相关的纠正。住院过程当中,患者病情经过多学科团队集中评估后,通过健康路径和个性化训练方案进行结合性干预,干预的过程当中,要坚持循序渐进、从易到难的原则。对患者进行认知功能康复的过程中,可用联想方法、编故事方法、设备辅助等,使患者进行记忆障碍训练,也可以应用猜字或电脑游戏等方式,对患者的听觉和注意力进行训练。训练患者的执行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善其肢体的协调性,还应训练患者站立和讲话等相关的功能。

1.4 疗效及预后判定标准:2组患者入院48 h 内和出院时进行MMSE和ADL评分,其中MMSE评分最高为30分,如超过27分则为认知功能正常,否则说明患者认知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ADL评分包括躯体生活自理量表和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2个部分,总分14分内则说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正常,如超过14分则为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生活能力降低,最高分不超过56分。

2 结果

2.1 2组患者不同干预不同时间段MMSE评分比较:治疗结束后评价2组患者的MMSE评分、ADL评分,观察组患者均明显优于比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干预后不同时间段MMSE评分比较(分,

2.2 2组患者干预后不同时间段ADL评分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3、9、12个月AD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2组患者干预后不同时间段ADL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脑血管认知功能障碍属于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的范畴,患者抢救成功以后,大部分会合并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吞咽障碍和肢体功能障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10-13]。脑卒中这种病症是中老年群体当中的一种多发病,很多患者由于身体素质不好,所以在发病以后导致认知功能存在障碍,如果不积极进行干预,将会导致死亡。

对血管认知性功能障碍患者通过早期康复训练和临床规范化护理管理手段进行干预,能够有效地促进患者相关病症和临床表现的恢复,主要是规范化护理管理手段能够对患者实施各项康复训练,并且分层次进行各项康复[14-15],能够促进康复总体质量的提升。在干预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研究对患者进行早期康复的过程当中通过临床规范化管理,可以积极有效地为患者提供相关指导,这种康复护理的主要手段是对患者在进行干预时可坚持以康复护理为目标,多种康复护理措施共同实施来促进患者的恢复。在进行康复护理的过程中,可通过康复科进行多种手段的应用,综合性地为患者强化记忆,能在入院48 h 以内进行早期康复,通过康复医师为患者进行主观的评价,在了解病情的基础之上,为患者进行康复指导。通过生物电反馈、等速肌力等相关的训练,对于改善患者的功能障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病症的恢复。

猜你喜欢

病症功能障碍规范化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炙甘草汤,适用于哪些病症
青春期病症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高血压与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满足全科化和规范化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