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种植修复对牙列缺失患者固位功能、咀嚼功能及美观舒适度的影响研究
2020-09-07孙丽芳
孙丽芳
(南阳市口腔医院 口腔修复科,河南 南阳 473000)
牙列缺失是指牙齿缺损造成上颌牙列或下颌牙列缺失的现象,其易改变牙周组织,影响患者正常的发音及咀嚼功能,增加胃肠负担,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1-2]。目前临床多采用口腔修复方式治疗牙列缺失,常规的修复方法包括义齿固定、义齿摘除等。其虽可修复缺失牙列,但难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咀嚼功能,故应用效果存在一定局限[3]。口腔种植修复属于一种新型治疗手段,通过于压根处植入生物相容性好的种植体而修复缺损牙床,进而发挥治疗效果。但临床对口腔种植修复应用效果存在质疑。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南阳市口腔医院就诊的77 例牙列缺失患者资料,旨在探讨口腔种植修复对牙列缺失患者的固位功能、咀嚼功能及美观舒适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 2016 年4 月至2019 年7 月在南阳市口腔医院牙科就诊的77 例牙列缺失患者临床资料,依据修复方式分为对照组38 例与观察组39 例。对照组男性20 例,女性18 例;年龄57~80 岁,平均(68.45±3.21) 岁;12 例牙体缺损,10 例外伤,16 例牙周病变。观察组男性22 例,女性17例;年龄 58~79 岁,平均(68.51±3.24) 岁;11例牙体缺损,9 例外伤,19 例牙周病变。纳入标准:①经X 射线检查确诊为牙列缺失;②伴有牙周炎疾病史;③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凝血功能障碍;②合并免疫系统疾病;③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④合并颌骨肿瘤;⑤伴有溃疡、疱疹等口腔疾病;⑥持有口腔种植修复术禁忌症。本研究翻阅临床资料均经患者及其家属同意。两组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治疗前行X 射线或CT 检查,观察邻牙结构、牙槽骨高度与密度及缺牙间隙等,并参照患者实际情况制定修复方案。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修复,对口腔及手术操作区常规消毒后,采用0.8% 适量普鲁卡因(北京市永康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1020574) 进行局部麻醉;待麻醉起效后,清除患牙,嘱咐患者3 个月后回院复诊,观察其痊愈情况,并进行备牙处理;待牙模制作结束后,指导患者佩戴。
1.2.2 观察组 实施口腔种植修复,先对口腔及手术操作区进行常规消毒处理,其后应用0.8% 适量普鲁卡因进行局部麻醉;麻醉起效后,根据患者患牙情况,确定口腔植入点,并采用手术引导协助,应用手术刀沿牙槽嵴方向切割植入点骨面及黏骨,切口可根据口腔情况选取L 或H 型;待黏骨膜剥离完毕,牙槽骨充分暴露后,于牙槽嵴顶点处根据预设直径及深度采用先锋钻钻孔,并植入种植体;植入结束后,常规冲洗骨孔,置入封闭螺丝固定,并将软组织缝合。治疗结束后嘱咐患者保持空腔清洁,予以3~5 d 抗生素抗感染,并告知患者7 d 后拆线,3 个月后回院复查。
1.3 评价指标
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6 个月康复随访。6 个月后评估两组临床疗效、固位功能、咀嚼功能、美观舒适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疗效判定标准:①缺失牙列完全修复或修复>90%,视觉上与正常牙齿无差异,牙齿功能正常为显效;②缺失牙列修复70%~90%,视觉上与正常牙齿无差异,牙齿功能正常为有效;③缺失牙列修复<70% 或未修复,视觉上明显区别于正常牙齿,牙齿功能异常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治疗前和治疗6 个月后,采用本院自制量表评估两组固位功能、咀嚼功能、美观舒适度,其Cronbach's α 系数为0.776,重测信度为0.78,总分为30 分,各项分值均为10 分,得分越高反映固位功能、咀嚼功能、美观舒适度越好。统计两组康复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如咀嚼疼痛、关节后压痛及咀嚼肌痉挛等。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 18.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 表示,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构成比或率(%) 表示,比较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用秩和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疗效情况
观察组治疗后疗效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22,P=0.043)。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68,P=0.010)。见表 1。
2.2 两组治疗前和治疗6 个月后固位功能、咀嚼功能、美观舒适度评分比较
两种治疗前固位功能、咀嚼功能、美观舒适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6 个月后固位功能、咀嚼功能、美观舒适度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和治疗6 个月后固位功能、咀嚼功能、美观舒适度评分比较 ( ± s, 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和治疗6 个月后固位功能、咀嚼功能、美观舒适度评分比较 ( ± s, 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治疗前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治疗6个月后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n 固位功能 咀嚼功能 美观舒适度38 39 3.12±1.03 3.16±1.04 0.170 0.866 2.64±1.08 2.65±1.06 0.041 0.967 2.24±0.98 2.31±0.95 0.318 0.751 6.24±0.99†8.94±1.02†11.783 0.000 38 39 6.57±1.18†8.67±1.21†7.078 0.000 5.61±1.31†7.84±1.34†7.382 0.000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咀嚼疼痛、关节后压痛、咀嚼肌痉挛发生例数分别为3、2、3 例,总发生率为21.05%(8/38),观察组咀嚼疼痛、关节后压痛、咀嚼肌痉挛发生例数分别为1、0、1 例,总发生率为5.13%(2/39)。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19,P=0.038)。
3 讨论
牙列缺失是口腔科常见及多发疾病,其多因龋坏、牙周炎等因素所导致,好发于老年患者,具有较高的病发率[4]。该病发生后,容易影响牙齿原有咀嚼功能,削弱牙齿研磨及切割作用,不利于食物的初步消化,增加胃肠负担,且会导致骨密度降低,出现牙槽骨萎缩现象,进而影响下颌关节功能;同时牙列缺失容易导致面部软组织形态发生改变,进而影响美观舒适度,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影响[5-6]。
常规修复方法包括固定义齿、摘除义齿,其虽可改善牙列缺失情况,但残余牙机牙周组织容易影响支持及固定效果,且难以有效恢复固定功能及咀嚼功能;同时其美观舒适度无法与天然牙媲美,故应用效果存在一定局限[7-8]。随着种植技术的发展,口腔种植修复方式广泛用于牙列缺失的治疗中,其属于临床牙科美容新方式,通过于牙列缺失处植入与人体生物相容性好的种植体而发挥治疗效果,改善缺失情况[9]。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6 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固位功能、咀嚼功能、美观舒适度各项评分较对照组高,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表明口腔种植修复治疗效果更佳,可以促进患者的固位功能和咀嚼功能的恢复,提高美观舒适度,减少并发症。分析原因在于:口腔种植修复将种植物直接植入缺失部位,可使其与骨组织紧密贴合,进而可起到人工压根作用,对牙槽骨产生刺激性,预防其出现萎缩或疏松情况;同时种植体可对义齿产生固定作用,并为其提供支持力,进而增强固定功能,促进咀嚼功能会恢复,改善美观舒适度[10-11]。此外,该治疗方式不会损伤牙周组织及咀嚼肌神经,进而有利于减少咀嚼疼痛、关节后压痛及咀嚼肌痉挛等并发症[12]。但本研究因入选样本量较少,且未进行长期随访,故研究结果真实性有待探究,因此临床需增加样本量研究,进一步证实口腔种植修复方式应用效果。
综上所述,牙列缺失患者采用口腔种植修复治疗可增强固位功能,改善咀嚼功能,提高美观舒适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