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伏击战术高
2020-09-07孟红
孟 红
抗战时期,八路军兵微械弱,缺医少粮,何以屡屡给装备精良、给养充足、不可一世的日军以沉重打击?八路军将帅用兵如神的战略战术是克敌制胜的法宝。这一点,仅从因地制宜、出其不意把擅长的山地伏击战灵活应用得奇效叠出、战果不凡上,即可窥一斑而见全豹。
反用兵常理,七亘村连环伏击
“重叠设伏”,这是一种前无古人的战法。三天之内,在同一地点连续两次成功伏击同一强敌,它的发明人是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
1937 年10 月,日军占领石家庄后,沿正太铁路西犯,妄图一举攻取太原,掠夺山西的煤炭资源,瓦解国共两党的晋北抗日联盟。国民党军队作战失利,仓皇溃退,八路军一二九师在师长刘伯承率领下,挥戈东进。
经过缜密的侦察,八路军获悉日军劲旅第二十师团的迂回部队,在向山西平定开进,前锋直指太原。其辎重部队约千余人在测鱼镇驻屯,负责向前方供应弹药粮食。刘伯承判断:日军为了切实控制正太路南的平行大道,必然加紧从井陉至平定的小路运兵运粮。刘伯承判定日军将于10 月26日经七亘村向平定运输军需品,即令部队利用七亘村、南峪之间的有利地形埋伏,计划在七亘村打一仗,钳制日军的迂回进攻,掩护娘子关友军。
七亘村是一个理想的伏击战场,它是井(陉)平(定)小道的必经之地,从七亘村往东到石门,正好是10 里峡谷,谷深数十米,底宽不足3 米,地势十分险峻。刘伯承经过实地侦查,选中了这个伏击阵地,随即命令八路军一二九师第七七二团第三营进至七亘村附近待机。
果不出所料,26 日拂晓,测鱼镇庞大的辎重部队,在步兵200余人掩护下向西开进,上午9 时许,日军进入伏击区。一二九师第七七二团第三营的战士们放过敌人的前卫部队,向它的本队突然发起火力袭击。地形选得实在太便利了,陡坡顶上八路军的机枪、步枪“哒哒哒”地往日军的人堆里倾泻着子弹,手榴弹只消打开保险盖垂直往下扔。日军顿时像炸了窝的马蜂似的乱碰乱撞,死的死,伤的伤,有不少被挤下了深沟。在一阵短促猛烈的火力袭击后,战士们随着一片喊杀声,奋勇杀入敌群,跟日军展开了白刃战。有几名日军被战士们逼到了断崖边,战士们边喊边示意他们缴枪投降。日军竟毫不理睬,端着刺刀反扑上来。战士们毫不留情地击毙了他们。2 个多小时后,枪声、喊杀声渐渐沉寂下来,日军除少数逃回测鱼镇外,其余全部被歼。此战八路军共毙敌300 多人,缴获骡马300 多匹和大量军用物资,八路军伤亡10 余人。
朱德、刘伯承和邓小平共同研究作战计划
《孙子兵法》指出:“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刘伯承运用这一军事法则时,不是一成不变地照搬照套,而是视实际情况灵活决策。这次伏击战中,他便是因地制宜反用兵常理的。第一次七亘村伏击战胜利后,八路军本应迅速撤离,另寻战机。刘伯承却分析指出,日军第二十师团正向平定进犯,急需军用物资,在他们打通正太路以前,仍然只能走七亘村前送补给。同时,敌指挥官熟悉中国古代兵法,对“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不得遵常”等条文也有了解,很容易得出我军不会在此地二次设伏的误判。基于以上情况和分析,刘伯承对“用兵之法,贵在不复”的兵家常理反其道而行之,在七亘村再次设伏。
10 月27 日,测鱼镇日军一面派部队到七亘村搬运尸体,一面调整力量,准备继续运送物资。
为了迷惑日军,刘伯承故意让七七二团主力佯装撤退,给敌人造成七亘村无兵把守假象。事实上,八路军待敌人收尸完毕后,仍以七七二团三营继续在七亘村设伏,只是“不变中有变”,把伏击地点改到第一次伏击地点西侧,利用七亘村南山的土坎、沟壑、草丛等地形隐蔽埋伏。
彭德怀与左权在山西省武乡县砖壁村八路军总部
10 月28 日,日军以100 余名骑兵、300 余名步兵掩护辎重部队经过七亘村。当日军骑兵通过改道庙到达营庄,辎重部队刚刚进入八路军伏击圈时,八路军伏击部队发起突袭,日军被打得人仰马翻。
这次伏击,击毙日军百余名,八路军又缴获一大批军需品和骡马,牵制了敌人,使困在旧关以南的国民党军曾万钟部1000 余人,从敌人的包围中撤了出来。
迂回设伏以小胜大,打赢府城阻击战
1938 年2 月20 日,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左权副参谋长等率领八路军总部机关和特务团第二营,由山西南部临汾一带洪洞县马牧村,到达安泽县府城镇。
仅有一个营和一个骑兵排的八路军,与日军一○八师团一○四旅团6000 余人遭遇,当时沿线的百姓和军政机关都暴露在日军面前。
尽管形势明显敌强我弱,但是左权胸有成竹地坚持提议:此仗绝不能躲,坚决要打,以保护老百姓和地方政府的转移。
朱德再三考虑后,同意了左权的意见,并让他直接指挥战斗。
左权把手里不多的兵力设置成两道防线:将一个连安置在安泽县、屯留县交界的“三不管”岭,组成第一道防线;将其他两个连放在府城以东的对口店、郭都岭一带,布置成第二道防线。朱德对安泽县县长邓肇祥说:“我带的队伍不多,全部用上了。你不是还有点自卫队吗?交给左参谋长去指挥吧,他很有办法。”一切布置妥当后,左权命令警卫员护送朱德去第二道防线,自己带两个作战参谋和一个骑兵班亲临第一道防线指挥。
敌人先是用飞机侦察轰炸,接着用大炮远近炮击,最后是士兵抱枪冲锋。
左权命令部下既不反冲锋也不放弃阵地,敌人靠近时就甩手榴弹杀敌。战士们比赛似地看谁的手榴弹投得多、投得准。就这样打了一昼夜。敌人万万没有想到,阻击他们3000 余人进攻的仅有八路军一个连。夜幕降临,日军在山脚下燃起熊熊大火,以为我军会放弃阵地追击。左权却反其道而行之,命令部队后撤。
2 月23 日上午,日军进到府城以东强渡沁河。左权命令部队猛烈射击封锁河面。日军连续3 次冲锋却未能前进一步。日军又改用“钳击”战术,佯攻对口店、郭都岭一带,主力则分两路夹击府城。
左权则把八路军之一部拆成小股,分头袭扰夹攻府城的日军。直到太阳落山、黄昏来临时分,敌人才扑进了一座空城。
2 月24 日,左权集中身边仅有的3 个连的兵力,采取迂回战术,有效地伏击了敌辎重部队,共歼敌200 余人,击毁敌运输车80多辆,缴获数百包军衣、军毯及大批枪支弹药和食品。
左权指挥的府城大道阻击战共打了四天三夜,战线东起“三不管”岭,西至山西省运城市平陆县的尧店村。这一漂亮仗,狠狠地打击了敌人,保护了安泽县的老百姓,沿途45 个村庄没有一人遭日军杀害,粉碎了日军妄图歼灭山西境内中国军队的企图。
吸打敌援,神头岭伏击成功
抗日战争的烽火遍燃华北大地后,日军将重兵据守于山西省潞城,且将山西黎城设定为邯郸至长治公路线上的重要兵站基地,两城之间流淌着一条浊漳河而隔河相望。
1938 年3 月,八路军第一二九师接到八路军总部“侧击由河北省邯郸经东阳关向潞城、长治进犯的日军第一0 八团”的任务。
随即,第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同政委邓小平马上商议对策,决定采用“吸打敌援”的战术,命令陈赓旅长率三八六旅为右翼,在潞河村与微子镇之间设伏,歼灭潞城出援的日军;派三八五旅七六九团为左翼,袭击黎城。
在这场战斗打响之前,师部并没有给陈赓设定详细的伏击战场。为此,3 月3 日,陈赓在接到命令后,迅速主持召开三八六旅团以上指挥员作战会议,具体讨论选择何处为伏击点以及怎么合理部署兵力等事宜,最后,经集思广益讨论,决定在潞城县东北的神头岭伏击日军。会毕,陈赓带领10余位八路军将士,策马疾驰前去察看道路与地形。
多亏前赴阵地考察,才发现实地跟地图上的出入还较大。图上显示公路在沟底,公路两边有山梁。然而,现地是公路不在沟底而在山梁上,山梁宽一二百米,路的两边没有任何隐蔽物,仅有一些国民党军队残留的破旧工事。
亲眼目睹到这一切,有的同志发急,忍不住低声讲出心里的担忧:“这样的地形不利于打伏击呀。”
陈赓闻听后,没有急着表态,而是独自低头思索着,并且来回地在那些废弃工事边踱步观察,进一步认真打量着眼前的地形地貌与周围环境,仔细埋头记录着。
看过现场后,陈赓率一行人于夜幕降临前夕马不停蹄折回营地,继续召开会议,进一步商讨战略战术问题。待大家发表一通意见后,陈赓站起来,毫不含糊地说:“我看,这一仗还要在神头岭打。”
“神头岭?!”大家都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异口同声地喊了出来。
“对,就在神头岭打!”陈赓接着说:“一般来看,神头岭确实不是一个打伏击的好地方,我们这样认为,敌人肯定也会这样认为。地形不险要,敌人就会麻痹,这正是我们出其不意地伏击敌人的好地方。当然,打伏击嘛,要是有隐蔽接敌的地形那是最好,虽然那儿没有这些,但有国民党军队给我们留下的破旧工事,近的离公路几十米,最远也不过100 来米,鬼子对这些东西早已司空见惯了,如果我们把部队提前隐蔽到工事里,敌人有可能发现不了。山梁狭窄,不利于我军展开,也不利于敌人展开。大家说说,在独木桥上打架对谁更有利?”
抗战时期在太行山的陈赓
陈赓句句在理的一席话,使大家心里顿时敞亮了许多,会场上沸腾了起来。七七一团的团长徐深吉说:“这还用说,谁先下手谁占便宜呗。”补充团的团长韩东山接过话茬自信地笑言:“对呀,只要我们猛地杀出来,一定能把鬼子杀得落花流水,屁滚尿流的!”陈赓听后,转身微笑着问七七二团的团长叶成焕:“倘若将你的二营放在申家山,战斗打响以后,40 分钟之内能不能冲到公路上来?”叶团长胸脯一拍,信心十足地大声说:“没问题!要不了40分钟,半个钟头就够了!”
听到这里,大家心里都明白了陈赓的部署:利用破旧工事在公路一侧设伏,战斗打响以后再让二营快速运动,绕过大沟,从另一侧攻击敌人,形成两面夹击之势,把鬼子堵在狭长的公路上,痛打猛揍。这时,细心的陈赓又想到另一个问题,潞城的日军有3000多人,如果倾巢而出,我们“啃下来”的难度太大,说不定还会使自己陷入被动,便转身对叶成焕说:“你马上派一个连,绕到潞城去开展游击,以分散鬼子的兵力。”
3 月16 日凌晨,担任“钓鱼”任务的七六九团开始对黎城发起攻击。同时,陈赓率领三八六旅主力进驻神头岭,埋伏在路边的工事内。上午8 时,1500 多日军到达了微子镇,陈赓得知这一消息,知道那个游击连显威风了,要不然,敌人不会只来这么多!8 时半,日军到了神头村前,突然停了下来,派一支骑兵小分队沿一条放羊小路向七七二团一营的预伏阵地走去。20 米、15 米、8 米……情况十分危险。
所幸日军马蹄快踩到八路军头上时停了下来,潜伏的八路军屏紧呼吸。然而,日军目光一直停留在远方的申家山,对脚下未看一眼,大摇大摆继续前进。
9 点30 分,日军全部进入八路军的伏击圈时,三八六旅的3个团从三面发起攻击,手榴弹雨点般落在日军队伍里,枪炮声、爆炸声响成一片;横飞的弹片、闪闪的火光、弥漫的硝烟、滚滚的黄土一起齐汇成愤怒火龙,把日军连同整条公路吞没了。
打这样的伏击战,数炮兵过瘾了。以前作战炮兵都在步兵后用间瞄射击,看不到炮弹炸敌的景象。这次炮兵跟步兵在一起,都在废弃的工事里,能直接看到敌人被炸死的惨状,炮手们个个精神抖擞,斗志昂扬,越发打得准、狠,简直是炮不虚发。
当日军伤亡过半时,三八六旅勇士们高呼着冲了上去,与日军展开肉搏战,日军大部分成了刀下鬼。一小股日军向西逃窜至神头村后,利用民房和窑洞负隅顽抗,妄图固守待援。陈赓察觉后,立即向紧靠村子的一个排发令:“立刻把村子夺回来!”
这个由蒲达义率领的排一向以勇猛善战著称,此次战斗中,他们同样也未辜负陈赓的期望。他们用机枪火力作掩护,一个班从正面进攻,两个班从侧面攻击,一个猛冲就连续攻占了两幢民房,以伤亡5 人的代价打死打伤十几名日军,硬是把日军赶出村。散落在旷野的日军吓得像惊弓之鸟四处狼狈逃窜。11 点30 分,除100多名日军逃回潞城之外,八路军歼灭日军1400 多名,俘虏日军8人,缴获长短枪550 余支,而一二九师伤亡240 余人。
神头岭伏击战是八路军继平型关、广阳伏击战后进行的又一次较大规模的歼灭战。日本随军记者也不得不称此战是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的“典型游击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