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水土保持技术在小流域治理中的应用实践

2020-09-06王兆英

科学与信息化 2020年23期
关键词:水土流失

王兆英

摘 要 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是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基础和核心,做好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生态平衡的目标。文章以小流域为例,在对小流域水土流失现状、成因及造成的危害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实施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针对小流域水土流失的具体综合治理措施。研究结果以期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小流域生态平衡,实现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水土流失;现状及成因;综合治理措施

引言

现阶段,水土保持技术在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部分发生水土流失状况的地区,倘若未能及时应用相应技术对水土流失问题进行控制,将会为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埋下极大的隐患。因此,适当结合该项技术对小流域水土流失问题进行处理,是现阶段相关责任部门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

1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现状与存在问题

1.1 投入的资金不足

小流域虽然流域面积比较小,但是由于导致水土流失的原因可能长期存在,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需要长期的资金投入,资金需求比较大。虽然国家和地方政府投入了不少的资金,但是与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长期投入相比,资金缺口比较大,很多地方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资金只能满足一两年的需求,有些工程开工了一两年以后就停下来,其原因就是缺乏资金。同时,一些地方政府表面上非常重视小流域综合治理,实际上并未真正重视,在综合治理上缺乏持续性的投入,这也极大地影响到综合治理的成效[1]。

1.2 不规范放牧模式

在中国综合经济高速发展影响下,各地区正在逐渐强化对城市各区域内部的建设问题,在开展乡镇建设期间,极易忽视对生态自然环境的重视,因此会为水土流失埋下一定隐患。尤其在部分城市重视畜牧业发展方面,现阶段较为传统的放牧模式依旧广泛被放牧人员推崇,肆意允许牧群啃食植被会严重破坏该地区的水土保护基层,长期无节制管理会直接造成该地区发生水土流失现象。即使随着人们思想意识的不断进步,人们可认识到水土保护的重要性,但根深蒂固的传统放牧理念依旧不会发生较为显著的变化,缺乏相应规范措施的放牧模式仍是造成各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为彻底改善水土流失问题带来极大挑战。

1.3 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相关管理机制不够健全,致使治理工作进度缓慢,效果不佳。目前,小流域综合治理的费用主要由国家财政、政府资金筹措组成,当地居民负责治理辅助工作,但由于管理机制的不完善,导致国家财政到位后,地方政府在资金筹措时困难重重,从而影响居民治理辅助工作的积极性,影响了治理的施工效率[2]。

2水土保持技术在小流域治理中的应用实践探析

2.1 应用高新科学技术

积极探索“科技是促进生产的第一生产力”,在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中推广应用先进科学技术,运用遥感技术进行水土保持监测与监督管理,同时,在发展区域农村产业经济的过程中,应不断引进创新型的管理技术,学习新型的科学经验,积极探索,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2.2 全方位整治要抓住关键,因地制宜,发挥特色

各个不同的小流域区域都有着本身独特的地质条件,必须采用因地制宜,符合当地特点的定制解决方案。整治过程中要抓住关键、因地制宜、发挥当地特色,这样操作才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资源。像投子山小流域区域内拥有80hm2的斜坡耕地即为形成严重水土流失的重要根源。故此对于本次全方位整治方案,相关领导及专家抓住重点,率先制定出针对80hm2的斜坡耕地进行治理,具体方案如下:第一、实行清退生产效率低下的耕地,恢复种植森林(退耕还林)的方案。对斜度>25°和斜度<25°但是作物产量偏低的共30hm2斜坡耕地进行植树造林措施,最大限度利用自然环境的自然恢复能力。第二、剩下的50hm2斜坡耕地都治理为成土埂梯田,实施保水固土的耕作方法[3]。

2.3 土壤保护技术

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也与自然地质条件有一定的关系,由于河流两岸的土壤长期接触水源,因此,地质结构层当中的含水量就相对较高。在这种情况下,就容易出现地质结构稳定性差的问题,在洪水来临或者河水水流相对湍急时,不仅会引发水土流失问题,而且会污染水资源。基于此,运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开展水利施工工作时,施工人员就应当开展科学的土壤加固工作,将软弱土质层换填为符合施工要求的土壤,并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这可以为后续植被种植工作提供便利,需要操作专业的挖掘施工设备来完成这项工作。此外,施工单位需要对员工进行水土保持重要性的宣传教育工作,让员工在施工环节做好对原有自然植被的保护工作,营造良好的河流生態环境[4]。

2.4 健全综合治理组织机构

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要取得相应成效,必须对其组织机构进行建立健全,使各机构、各部门都能发挥相应作用,把复杂的工程治理工作条理化、清晰化,使各部门各司其职,让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指挥工作、管理工作及监督工作都能更为明朗,小流域综合治理要严格按照项目建设规范程序进行管理,对各流程进行严格把控[5]。

3结束语

总而言之,水土保持技术在中国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中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在实际将该项技术应用到小流域治理工作期间,水土治理人员要及时根据治理地区的水土流失状况、治理地势环境、周围土质情况等信息,妥善制订科学、良好、有效的治理计划,为实际解决水土流失问题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苏莹.传统小流域与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对比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8.

[2] 赵阿妮.黄土残塬沟壑区小流域治理综合效益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

[3] 黄幸.基于小流域综合治理的自然水体景观设计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6.

[4] 石云.基于景观格局变化的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恢复评价与分析[D].宁夏:宁夏大学,2016.

[5] 张晓明.黄土高原小流域淤地坝系优化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

猜你喜欢

水土流失
小流域综合治理方法
水土保持对防治水土流失的关键
吉林省土地整治规划效益分析与评价
北方农田土壤有机农药污染现状及修复技术综述
桐柏县小流域治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