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编辑加工能力的思考
2020-09-06任岩
摘 要:在出版工作的流程管理、ERP、质检、三审分工等各环节灵活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编辑加工能力更有效率。
关键词:数字化;编辑;出版;编辑加工能力;ERP
中图分类号:G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34(2020)04-105-03 DOI:10.19483/j.cnki.11-4653/n.2020.04.029
本文著录格式:任岩.提高编辑加工能力的思考[J].中国传媒科技,2020,04(04):105-107.
导语
出版企业转制,需要更高的编辑加工能力;互联网及其他相关企业的竞争,需要出版行业具备更快的市场反应能力;出版规范与标准的日渐繁杂,行业监管日趋严格,呼唤更高的编辑加工能力。
综述
首先,我们需要辨析一个观念,“慢工出细活”不等于不努力提高编辑加工能力。
很多人拿“慢工出细活”这句老话来称量出版行业,认为三五个月出一本书很正常,甚至时间越长成就精品的可能性越大,因此认为,片面追求速度和效率不合适!其实,这种说法是在偷换概念。从策划角度看,慢工多半能出细活,毕竟越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东西越是好东西;但就策划完成的书稿的编辑加工而言,再追求慢就完全没有必要了。
当然,有人还会说,慢一点才能确保安全,才能保证质量,要知道,尤其就意识形态而言,任何问题都不是小问题。作为出版行业的一员,笔者也愿意接受这种观点,越慢肯定越安全;但在同行竞争甚至跨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在读者的阅读需求不断变化的明天,我们还能随心所欲地慢条斯理吗?还有,如果这种逻辑成立的话,那是否意味着:为了安全,我们应该死守绿皮车,不要发展高铁?每小时80公里,那多安全啊!每小时200、300公里,甚至还考虑每小时1000公里、2000公里,高铁时代不如绿皮车时代安全吗?
有人问农夫:“种麦子了吗?”农夫:“没有,我担心天不下雨。”那人又问:“那你种棉花了没?”农夫:“没有,我担心被虫吃。”那人又问:“那你种了什么?”农夫:“什么也没种,我要确保安全。”面对数字时代,你愿意做这样的农夫吗?
因此,今天的出版行业亟待提高编辑加工能力,以快速应对日新月异的阅读和学习需求。具体的方法有很多,例如:提高编辑的业务水平;改革工作方法;提高来稿质量;降低出版要求;提高协同水平。
关于提高编辑的业务水平,这是大家关注的焦点,难度很大,说来话长,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关于改革工作方法,数字化编辑就是不错的方向,但那是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至于提高来稿质量,那多半不现实,基于行业竞争与文化繁荣等原因,来稿质量实际上多半在不升反降;而出版要求呢,只会越来越高,短期内看不到降低要求的迹象。
因此,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在编辑业务水平、工作方法、来稿质量、出版要求等都不变的情况下,如何通过提高协同水平提高编辑加工能力的问题。这是一个不伤筋动骨的工作方向,影响面较小,但操作性较强,见效较快;一本图书的编辑加工过程涉及多个环节、多个工种,再加上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可以改进和提高效率的措施很多,值得给予特别的重视。
1.流程规范
多个环节、多个工种,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標,它们的协调一致、高效运作显然是基本要求。但技术的革新、观念的变化,导致个别流程难免出现不和谐因素:三审过程中才发现书稿质量明显不合格,需要退回;审稿意见填写不符合规范,因而耽误书号申领;提交质检时,发现封面还没有设计;签付印时发现ERP流程还不到位……这些都在影响我们的效率,延误工期。
因为现代管理理念和新技术的应用,使流程的改进永远在路上;而图书作为产品,流程的管理要求越来越高,通常不允许丝毫的差错和谬误。要将我们的最新管理思想体现到所有图书的编辑加工流程中去,传统的口耳相传、培训、发布工作文件等方法已经明显不够有效。
针对这个问题,实践中可以由管理部门牵头,整理发布统一的工作指南及流程规范,交代各环节工作最新要求及操作方法。让管理人员形成习惯,将它作为新要求的唯一发布渠道;让各环节工作人员养成习惯,随时查看这个文件,了解最新要求,采用最新方法与技术,使用最新工作表格,从而使多个环节的协同更加有条不紊和高效。
在该工作指南及流程规范中,应有效区分要求与方法:要求是产品要件,是必须照做的;方法是达到要求的路径,是可以选择的。三个审次的报告、发稿单等模板以附件的形式展现,从而一目了然。
2. ERP
其实,ERP也是流程管理的一部分,但它有其特殊性,因此在此专门说明。
对绝大部分出版企业来说,ERP是让人头疼的问题:永远在改进;使用一直不顺利。因此,很多编辑为此经常要消耗不少精力,甚至还会因为ERP进度不同步而耽误产品进度。ERP的研发人员也很委屈,流程一直在变,需求千奇百怪甚至自相矛盾,投入永远不足,技术人员特别稀缺,工作举步维艰。
基于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意识到:直面数字化编辑、数字出版与企业转制,出版流程的变化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都是永恒存在的,因此,短期内指望用上成熟的ERP系统多半不现实。
要想在这个工作方向上事半功倍,也是有迹可循的:在前述工作指南与流程规范文件中,为各环节责任人设计明确的ERP操作路径与要求。也就是说,在大多数情况下,ERP系统只要走通固定的一条或几条业务线索即可,这可以极大地简化相关研发与推广应用工作。ERP其实只是在企业内部使用的工作平台,只需要完成特定的任务即可,界面不必过于友好,无须将它设计成万能的开放软件。
这种通过管理文件协同ERP相关责任人高效工作的另一个好处是:该工作规范的持续完善,就是ERP软件开发的最佳需求来源——ERP系统将可能更快得到完善与改进。
3.质检
试图用质检部门查漏补缺,因发现问题而提高出版物质量,那得需要和编辑队伍相当甚至更胜一筹的质检团队,明显不可为。除此之外,还有三种质检工作思路:
第一种方法,尽量提高质检标准,形成威慑力,促进编辑多投入。这是实践中用得最多的工作方法,其特点是质检人员多由资深编辑组成,工作经验丰富;或者多在编辑容易忽视的细节与争议处挑错。优点是,投入少,只要几个高手坐镇即可;缺点是,因标准过高而显得风声鹤唳,编辑们压力巨大,因此,畏难情绪与退缩心理普遍存在。它的合理性在于,当编辑们责任心不强、任务量不重,编辑行业能够源源不断地吸引高素质人才时,用这种方法深挖编辑潜力是可行的;它的不合理性在于,责编已经承受过大压力,编辑行业优势不复存在时,过高的压力最终可能导致适得其反。形象地理解,这种工作方法的实际效果是,质检部门如同监工,挥舞着皮鞭,但其工作实际上并没有对图书的生产过程分担责任、减轻压力。这种工作方法好有一比,它就如同现实生活中的法官,为了保证社会安定,为了帮助国人走合法的道路,严格执行“所有不法行为,一律重判”,以儆效尤!
第二种方法,印后质检,只为厘清责任,形成威慑。这种工作方法的基本原理与第一种方法基本相似,也是为了彻底调动编辑的积极性,深挖其潜力。其假设与前提仍然是编辑们的水平普遍很高,还有余力,之所以存在质量问题是因为责任心问题。在这种假设下,它比第一种方法更有优势,让编辑们无可依靠,从而能彻底觉悟与振奋,一肩挑起图书质量的重担。显然,在编辑的整体水平每况愈下,编辑们已经疲于应付的情况下,这种方法很难奏效:有能力、有办法的纷纷离开编辑岗位;水平低、没有办法的消极应对。
第三种方法,整理形成质量规范与操作细则,提高编辑的识别能力。以中数、阿数统一为例,它一直以来是编辑工作的难点之一,是遵循“三以上的计数统改为阿数”,还是“除原文引用不变外都改为阿数”,一直没有明确的说法和操作细则。新的质检精神指出,“制定”“制订”可以不做区分,但到底该如何落实,能否全部统一用作“制定”,编辑无从得知……在这种工作方法下,质检部门站出来,研究规范,结合经验总结出具体规则,以便让编辑的工作方向明确。也就是说,它的工作价值体现在现有出版规范和标准离实操之间的差距,由质检人员来填补这一空白,以便让编辑有法可依,从而减压。在数字化编辑工作方式下,这一工作还可往前再走一大步:将确定的操作规范转化成敏感词汇(含修改建议),编辑审稿前将该敏感词汇用编校软件(如黑马)在书稿中标注出来,以便专门处理。
在目前图书质量要求不断高企、三审责任不清因而质量压力几乎全部落到责编头上、行业竞争导致编辑职业优势不再且人才流失严重、企业竞争已经充分挖掘编辑潜力的情况下,质检部门也许应该放下“皮鞭”,从编辑的对面走到编辑的身旁,用心思考“在一本图书的编辑加工过程中,我们为编辑减负了吗?”
4.三审分工
在审稿环节,三审只对书稿的1/3做抽样把关,这一点都大同小异,可以做的文章不多。但一审、二审都要求通读全书,他们的分工问题在传统纸稿编辑模式下是个盲点与自相矛盾:一审能够充分把关的话,还要二审干什么;一审不能尽到责任,指望二审力挽狂澜的话,那要一审干什么?
实践中,常安排新编辑做一审,任责编,理论上这是可行的:一审竭尽全力后,二审再查漏补缺,因而圆满。但问题是,一审水平参差不齐,二审多半不愿意面对水平较差的一审;或者以将二审报告写得差强人意就算交差了事——反正最后的质量责任主要在责编(一审)身上。从趋势上看,责编的水平在整体趋下发展,而要做的工作越来越多,二审的工作量核算又远低于一审(通常只有一审的1/5),因此,不能过于苛求二审,他们没有责任为一审的工作无限兜底(尤其是在越来越多“小白”编辑加入责编行列时);工作量指标日渐增加,二审也没有能力对此无限兜底。
反过来安排,让资深编辑做一审任责编,新编辑做二审,显然更不行:这多半会导致二审无所事事——二审能看出来的,一审都改好了,一审看不出来的,二审更无能为力;或者不敢下手——新编辑敢对老编辑的工作指手画脚?这种方式的好处是:图书质量更有保障;新编辑成长很快;缺点是,以资深编辑为主的责任编辑疲于奔命。
在数字化编辑工作模式下,这个难题有望破解:让新编辑做一审,承担可以定量要求的所有工作;资深编辑做二审,任责编。
可以以定量的方式要求在一审阶段完成的处理任务包括排版、公式、图、表、正斜体、上下标、千分位、中阿数、机构名称、标准与规范、英文简称、引文、政治、民族、宗教、法律、港澳台、常见字词句错误等,并可持续向更宽广的方向稳步扩散。以其中的排版工作为例,最低要求应做到格式统一,标题级别清晰,最高要求是无限逼近出片质量。具体做到哪个程度,可由新编辑的Word水平决定,或者先将新编辑培养成Word准高手(这比培养一个合格的编辑容易多了)。由于这些工作都可以量化要求、批量处理,因此也可称之为量化一审,以区别于传统的大锅饭一审;二审可以照着量化指标验收一审的基础性工作,因而更有可能合作愉快。笔者曾经就上百本图书做两种分工模式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量化一审的工作方法既能促进数字化编辑工作模式的转变,还能提高工作效率30%以上,责编的压力大幅度降低(越来越多的工作可以整建制量化要求),质量稳步提升。
之所以推荐只在数字化编辑工作模式下采用量化一审技术路线,是因为在传统纸质编辑工作模式下,要求新编辑高质量完成这些工作,既不可能,工作量也过于浩大。
结语
本文探讨的实质是,为确保图书质量,建立面向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在责编身上挖潜的可能性已经越来越小,我们必须考虑为责编减压。否则,将质量之绳系于责编一身的做法风险太大。
另一方面,即便责编还有潜力可挖,同步挖掘其他环节的潜力也不矛盾。
参考文献
[1]石明贵,任岩,李冬 . 稳步推进数字化编辑改革,探索一个月出版的可能性[J].中国传媒科技,2020(01):36-38+125.
[2]李朔,张暾,石明贵,高希宁.数字化编辑将改变传统的编辑工作方式[J].出版广角,2012(5):66-67.
[3]安蓼葭.书稿的编辑加工[J].新媒體研究,2017,3(04):110-111.
作者简介:任岩(1964-),男,北京,副编审,研究方向:融合出版。